2017年04月01日11:49 新浪综合

  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今日挂牌

  自贸区将包含三大片区

  来源:华西都市报

  华商报讯(记者 张小刚)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将于今日正挂牌,由此,陕西自贸区试验也将正式启动。据悉,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将出席于今日上午10时在西安高新区举行的揭牌仪式。

  建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

  去年8月31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第三批自贸区,第三批自贸区涉及的7个省市(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全部进入到紧锣密鼓的筹备阶段。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陕西自贸区的筹建工作,成立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由省委书记、省长亲自挂帅,陕西省商务厅承担了具体的筹建工作。

  昨日下午,国新办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表示,这次新增的7个自贸区主要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这样安排目的也是为了在全国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形成全国的经验。据昨日国务院批复的《中国(陕西)自由贸易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国家对陕西自贸区的战略定位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更好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大开发带动作用、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的要求,努力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

  三大片区各自“领命”发力

  根据国务院的《方案》,陕西自贸区将包含三大片区、9个功能区,实施范围119.95平方公里。其中,中心片区87.76平方公里(含陕西西安出口加工区A区0.75平方公里、B区0.79平方公里,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3.64平方公里和陕西西咸保税物流中心〔B型〕0.36平方公里),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26.43平方公里(含西安综合保税区6.17平方公里),杨凌示范区片区5.76平方公里。

  在功能划分上,中心片区着重发展高端制造、航空物流、贸易金融等产业,推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建设,拓展科技、教育、文化、旅游、健康医疗等人文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高端产业高地和人文交流高地。对于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重点是发展国际贸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旅游会展、电子商务等产业,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内陆中转枢纽港、开放型金融产业创新高地及欧亚人文交流新平台。

  杨凌示范区是以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为重点,通过全面扩大国际农业领域合作交流,打造“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

  三至五年形成高水平自贸园区

  国务院《方案》中给陕西自贸区定的发展目标为,经过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体系,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努力建成投资贸易便利、高端产业聚集、金融服务完善、人文交流深入、监管高效便捷、法治环境规范的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

  作为西北地区唯一获批自贸区的省份,陕西有其独特的优势。优势之下,则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为此,陕西将在改革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等方面转变政府职能,在提升利用外资水平、构建对外投资促进体系等方面深化投资领域改革,在拓展新型贸易方式、创新通关监管服务模式等方面推动贸易转型升级,在推动金融制度创新、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等方面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在创新互联互通合作机制、创新国际产能合作模式、创新现代农业交流合作机制等方面,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人文交流新模式等。

  按海关监管方式划分,自贸试验区内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重点探索以贸易便利化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开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业务;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重点探索投资体制改革,创新内陆地区开放发展机制,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推动金融制度创新,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

  陕西自贸区7大任务、21项举措

  昨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获批,《方案》中明确陕西自贸区的7大任务,以及围绕这7项任务将采取的21项举措。

  任务1: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举措1.改革创新政府管理方式

  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推动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前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施“多证合一”综合审批服务运行模式,建立“一口受理、并联审批”工作机制。推动税收服务创新,包括一窗国地办税、一厅自助办理、培训辅导点单、缴纳方式多元、业务自主预约、税银信息互动、税收遵从合作、创新网上服务等举措。

  举措2.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

  紧扣创新发展需求,发挥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的引领作用,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探索支撑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运行机制,推动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责权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体制机制。

  任务2:深化投资领域改革

  举措3.提升利用外资水平

  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着力构建与负面清单管理方式相适应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进一步减少或取消外商投资准入限制。鼓励外资更多投向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领域。鼓励跨国公司在自贸试验区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物流中心和结算中心。

  举措4.构建对外投资促进体系

  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企业“走出去”的窗口和综合服务平台。对一般境外投资项目和设立企业实行备案制,属省级管理权限的,由自贸试验区负责备案管理。确立企业对外投资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直接投资。建立对外投资合作“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强境外投资事中事后监管和服务,完善境外资产和人员安全风险防范和应急保障体系。

  任务3:推动贸易转型升级

  举措5.拓展新型贸易方式

  积极培育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鼓励企业统筹开展国际国内贸易,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支持进口先进技术和资源类商品。扶持和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通关、融资、退税、保险等服务。

  举措6.创新通关监管服务模式

  不断探索海关监管和检验检疫制度创新,鼓励企业参与“自主报税、自助通关、自动审放、重点稽核”等监管制度创新试点。依托电子口岸公共平台,开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完善货物进出口和运输工具进出境的应用功能,进一步优化口岸监管执法流程和通关流程,实现贸易许可、资质登记平台功能。将出口退税申报功能纳入“单一窗口”建设项目,将涉及贸易监管的部门逐步纳入“单一窗口”管理平台。

  任务4: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举措7.推动金融制度创新

  探索建立与自贸试验区相适应的本外币账户管理体系,促进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推动人民币作为自贸试验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贸易和投资计价、结算的主要货币。

  举措8.增强金融服务功能

  支持符合条件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机构在自贸试验区内以人民币直接投资设立或参股金融机构。

  举措9.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落实风险为本的原则,探索建立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监管机制,强化开展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工作,防止非法资金跨境、跨区流动,切实防范开放环境下的金融风险。

  任务5: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

  举措10.创新互联互通合作机制

  健全政府对话、企业合作、民间互动的多层次、多领域合作机制。创新航空港、陆港联动发展机制。完善集疏运体系,加密航线航班,增加国际货运航线航班。

  举措11.创新国际产能合作模式

  系统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合作机制建设。发挥金融对“一带一路”经济合作的推动作用,地方可根据实际需要,引入社会资本推动设立“走出去”发展引导基金。

  举措12.创新现代农业交流合作机制

  打造农业领域国际合作交流创新平台,积极推进国际旱作农业交流与合作,组建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现代农业合作联盟和全球农业智库联盟,拓展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业态以及节水农业、设施农业、农业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国际合作。

  任务6:创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新模式

  举措13.创新科技合作机制

  建立健全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及对话机制。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引导企业成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的投入、执行和收益主体。积极发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发展的契合点和共振点,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在沿线国家共建创新平台。

  举措14.创新教育合作机制

  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教育合作空间,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建设智力丝绸之路。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需求,调整优化相关院校的学科及专业设置,推进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在自贸试验区设立国际汉唐学院和中国书法学院。

  举措15.创新文化交流合作机制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新格局。保护和传承中华老字号,大力推动中医药、中华传统餐饮、工艺美术等企业“走出去”。

  举措16.创新旅游合作机制

  深化旅游业资源开放、信息共享、行业监管、公共服务、旅游安全、标准化服务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允许在自贸试验区内注册的符合条件的中外合资旅行社,从事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旅游服务。

  举措17.创新医疗卫生合作机制

  发挥陕西医疗资源、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及区位优势,在卫生合作机制、重点传染病防控、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与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与人才培养、传统医药、卫生体制和政策、卫生发展援助、健康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广泛合作。

  任务7: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

  举措18.带动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

  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的载体和平台作用,在积极承接外向型产业转移的同时,将陕西的科技、产业优势向西部其他地区辐射。培育建设产业集群发展带,推动关中—天水、新疆天山北坡、呼包银榆等重点经济区域协同开放、一体发展,形成西部地区新增长极。联合西部地区相关省份开展多式联运,畅通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经济走廊。

  举措19.推动区域创新发展

  积极鼓励自贸试验区各科研院所与西部地区各类企业合作。建立重点产业专利导航工作机制,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聚集区。积极推动国家军民融合知识产权运营工作,依托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军民融合特色试点平台,探索国防专利横向流通转化、国防专利解密与普通专利跟进保护有机衔接、普通专利参与军品研发生产等机制,促进军民科技成果共享共用。

  举措20.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自贸试验区高端产业集聚,促进西部地区优化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以产业链为纽带,促进西部地区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物流配送等环节的协同配合,支持西部地区企业通过跨区域兼并重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举措21.构建服务区域发展的人才高地

  率先在自贸试验区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评价机制、简化高层次人才评价认定程序、完善符合条件的外国籍高层次人才签证及居留政策等,推动境内外专业人才双向流动,为外国籍高层次人才来陕工作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手续,在出入境、工作、停居留等方面提供便利。

责任编辑:胡青山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