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月规模企业利润同比增三成

  “去产能”带来上游产品价格上涨成主因

  3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156.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1.5%,增速比去年12月份加快29.2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加快23个百分点。分析认为,目前工业企业利润仍属于恢复性增长。

  采矿业扭亏为盈高端制造业继续领跑

  数据显示,1—2月份,企业利润增长明显加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156.8亿元,同比增长31.5%,增速比去年12月份加快29.2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加快23个百分点。

  分行业来看,1—2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758.1亿元,而去年同期亏损97.7亿元;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8840.1亿元,同比增长26.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558.6亿元,下降33.5%。

  申万宏源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上、中游均有显著改善。受益于价格上涨和需求回暖,采矿业和制造业利润均有显著改善。同时,采矿业的利润上涨也带动了国企的利润上升。

  分企业类型来看,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36.3亿元,同比增长1倍;集体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8.5亿元,增长9.6%;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976.7亿元,增长33.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52.1亿元,增长29.8%;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522.3亿元,增长14.9%。

  1—2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6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5个减少。其中,高端制造业继续领跑。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3.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9.8%,汽车制造业增长19.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0.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0.5%。

  同时,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1万亿元,同比增长13.7%;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92%,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

  专家分析:仍属于恢复性增长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去产能”带来的上游工业品价格上涨是工业企业利润回升的主因。2016年,政府在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推行“去产能”,供给的收缩使得这些行业的产品价格出现了快速回升,进而带动整个工业品价格的上涨。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解读数据时表示,生产加快、价格上涨、成本费用下降使企业利润增长明显加快。

  连平还表示,“降成本”成效初显,工业企业单位成本和单位费用下降加快。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91元,同比减少0.28元,而去年12月份为同比增加。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三项费用合计为7.7元,同比减少0.46元,比去年12月份多减0.32元。

  此外,“去杠杆”取得明显成效,工业企业负债率下降。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02.7万亿元,同比增长7.8%;负债合计57.7万亿元,增长6.6%;所有者权益合计45万亿元,增长9.2%;资产负债率为56.2%,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负债率的下降一方面可以减少企业的利息支出,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降低经济的整体杠杆率。

  除去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加快,呈现出恢复性增长的态势之外,一些能够反映企业效益的其他指标也存在明显改善。一是企业利润率同比明显上升。1—2月份,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92%(因季节因素,低于上年12月份),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升幅为2012年以来最大。二是回款难首现缓解。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41.3天(因季节因素,高于上年末),同比减少1天,为近年来首次同比下降。三是企业存货增长有所加快,但产成品周转天数继续减少。

  何平表示,同时应当看到,1—2月份工业利润出现较快增长,较多地依靠煤炭、钢材和原油等价格的快速上涨。虽然煤炭、钢铁和石油开采等行业利润增长较快,但仍属于恢复性增长。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王腾腾

责任编辑:陈楚潺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