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24日18:05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3月24日消息,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于3月23日至26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出席“怎样去杠杆”分论坛并发言。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在中国解决流动性的问题靠证券化不可能,因为追究的体制,特别是我们的法律制度是大陆法,大陆法系不太支持证券化的运作,这在上世纪末 的时候,人民银行在考虑引进证券化这个工具的时候就研究过。经过7年推了一单证券化产品,又经过了大概10年,到现在证券化在中国还是不太能推开。因为我 们做不到真实销售,做不到税收中心在我们这个法律制度下。

  另外一个,在西方国家通过证券化是希望释放一部分流动性,中国流动性可以不通过这种方式,通过别的方式可以获得。我们今天上午报告,我们研究了一下中国影子银行的问题,从信用角度考虑,就是谁在为社会提供信用。如果是100%的话,不到60%是银行信贷,20%多一点是发行债券,还有20%多是影子银行。现在整个供应资金结构是这样的。

  还要再说一个小故事,观察中国的债务以及债务风险要注意的。假定银行给企业发了一笔贷款,它就会在企业资产负债表赏显示出资产是加杠杆的。但 是有一个情况,去年我们中国上市公司的数字来看,发现中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里资产方,现金资产增加了20%。比如银行给了企业,于是看到企业负债增加、 杠杆率提高。但是这笔钱没有用,记帐大家都很清楚,在资产这边也要记上一笔现金资产。

  所以这样的话要衡量企业的杠杆风险就大大降低了。仅仅看20%那个当然很高,但是要考虑到他没有用,放到他的帐上,转变为现金资产,那么企业风险就没那么大了。也就是说中国的企业也不是乱花钱,中央银行的钱发给了他,他也没有用。所以中国债务危险没有那么大。

  我们现在都是用债务对GDP的比例衡量杠杆率,大家清楚这不是一个非常好的指标,但是现在也没办法,我们都用它。 所以四只要债务增长率低于GDP增长率情况就是在改善。我们看到2016年中国出现了这个情况,就是债务的增长率低于GDP增长率,所以我们看到了杠杆下 来了。我们现在希望保持个格局,这样就能腾出手来进行去杠杆的活动。

  其实去杠杆,我的感觉是非常难的事情,我们大致列举了一下有多少种去杠杆的方法,其实是很难的。比如说你想还债怎么还?用资产还?资产在危机的时候卖不出价钱,很难还。 所以我们必须考虑可持续性的问题。

  我本人对中国的证券化是倾注过很多心血,1993年我是第一个中国访问相关的金融组织,回来之后和我来推销证券化的是周小川,当时他是中国银行副行长。我们说联手把争证券化推到中国来,后来发现中国法律不支持,做不到真实销售、真实隔离和税收中心,我们证券化信托机制不存在,我们一定要有一 个信托公司,而且一定要有一个真正的销售过程,这中间就有一个税,这个税不愿意免,所以证券化不可能做到。所以我们做了非常多的努力,发现它不是中国能够 做的事。

  再一个朱民说到可以转移风险等等,确实它只是转移风险,没有消灭风险,它到别的地方去了。即使美国的危机,也就是证券化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很 大的作用,它一层一层的证券化,信用升级到最后还是没有用,因为它底层的风险并没有被消灭。一旦经济出现巨大波动就变成了一个危机。 这个问题,金融是可以做一些事的,但是金融是消灭不了风险的。

责任编辑:张彦如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