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3日06:16 第一财经日报

  经济新动能占比加大 利率将保持平稳

  温彬

  记者 宋易康

  [居民部门杠杆率过高,又会导致资产膨胀,利用高杠杆率进行投机炒作,助长泡沫。所以无论是企业部门还是居民部门,在保持低利率的水平下,对加杠杆要保持谨慎态度。]

  前三季度,中国经济逐渐企稳,新旧动能的作用几何?第四季度财政货币政策是否继续稳定?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称,新旧动能转化,传统动能影响比较大,但新动能从占比上不断加大,结构不断优化发展。

  流动性总体稳定

  第一财经日报:前三季度中国经济逐渐企稳,你认为究竟是新动能影响大还是传统动能的影响大?

  温彬:从数据看,三季度宏观经济逐渐企稳。PPI结束了连续的负增长,开始转正。企业盈利状况有所企稳。从PMI新兴指标看,10月份数据显示向好趋势。从投资和消费内需看,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上半年宏观调控政策为稳增长奠定了前提和基础。

  从经济企稳的原因和动力看,主要是宏观调控保持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上加大了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在保持流动性稳定的前提下,金融对经济增长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得到了巩固加强。

  从拉动经济结构的主力看,前三季度房地产投资回升、基础设施投资是主要动能,房地产上游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升。新动能方面,首先服务业对经济稳增长的拉动作用超过了制造业,服务业的增长对就业的贡献明显。从结构上看,一些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例如金融、咨询等占比不一定高的服务业以及房地产相关、汽车相关的服务业也跟随房地产、汽车产业的增长被大幅拉动。此外,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增长前三季度也比较快。“一带一路”沿线高附加值机电设备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业出口商增长良好。

  上述产业可以看成是我国经济新动能结构上的转变和优化。传统动能影响比较大,但新动能从占比上不断加大,结构不断优化发展。

  日报:外媒一直在说中国经济企稳同政府刺激相关,今年政府的举措究竟是注重刺激还是保持克制、因势利导?

  温彬:短期的需求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齐头并进的,供需基本达成平衡。年初制定信贷及社会融资总量双13%增长目标,从具体的执行效果来看,M2增长11.5%,社融增长12%,均低于年初目标。

  利率水平总体平稳,今年没有降息,央行2月29日降准一次。大部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包括逆回购和MLF(中期借贷便利)来确定利率走廊,保持了流动性总体稳定,不存在激进扩张的政策。

  从信贷结构的调整看,与今年经济走势相吻合。从今年银行信贷投向看,加大了按揭、消费信贷和基础设施的投放,这与居民刚需、改善型需求旺盛有很大关系。高铁、公路等基础设施相关行业以及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投资和投入的力度比较大,总体来说流动性保持平稳,同时银行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对于目前反映的资金脱实向虚问题,银行贷款炒高房地产价格,中央政府以及央行看到了这个苗头,也采取了相应的限制政策,动态调整。

  年初可以清晰地看到政府两根线,一方面供给结构性改革推进,另一方面需求管理。经济企稳后再迅速做出相应调整,保持整体平稳的大体思路。

  未来降准可能性大

  日报:前三季度各类资产价格走强背后的因素是什么,是货币因素还是改革未竟造成的有效投资渠道不足?

  温彬:资产价格走强背后的逻辑是多方面的,近几年整体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上升,汇率升值之后,制造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传统出口行业国际竞争力下降。在此背景下,很多民营企业在国内投资增速放缓。既包括企业方面,国有大型企业获得资金比较容易,投资金融化,具有金融属性的,包括地产、大宗商品期货投资有所上升。银行端在一些债券投资上有加杠杆的行为,在此情况下,资金出现了脱实向虚的情况,推动了资产价格快速上升。

  从投资来看,总体投资空间较大。中央连续出台多项政策让民营资本进入服务业和基础设施领域。但是在具体地区落地执行中还面临阻碍,大家看到存在玻璃门、旋转门等,影响这些项目落地。金融创新支持方面还存在不适应需求的情况,例如PPP具体项目落地上,如何发挥银行、资本市场作用,还要进一步针对项目情况落地实施。后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脱实向虚的原因不能简单等同于货币超发。从货币政策看,利率水平和杠杆率要区分看。在全球量化宽松以及负利率的背景下,中国利率水平有利于降低投资消费门槛,降低成本,有助于扩大投资消费。但在杠杆率运用上,有必要谨慎。杠杆率包括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企业通过银行负债,加大经营财务风险。居民部门杠杆率过高,又会导致资产膨胀,利用高杠杆率进行投机炒作,助长泡沫。所以无论是企业部门还是居民部门,在保持低利率的水平下,对加杠杆要保持谨慎态度。

  日报: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其中也谈到了要有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坚持稳健货币政策,你如何展望四季度政策?

  温彬:去年以来,中国经济能够企稳,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年初,政府提高了财政赤字率水平,目前市场普遍达成共识,认为财政政策要保持年初基调不变。

  货币政策目前存在部分分歧。外部美联储加息以及近期通货膨胀可能上升等因素可能会制约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但是实体经济需要利率水平保持相对较低。即便美联储加息,全球货币量化宽松的大格局不会发生变化。

  利率未来将继续保持平稳,维持货币市场体系稳定性。对于杠杆率调整,总体会收紧。例如住房按揭已经收紧。在金融投资领域,分两部分。一是未来银行理财纳入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货币监管框架,这都是去杠杆的举措。此外债券通过错配,缩短放长,央行通过减少短端隔夜投放,增加7天或14天投放,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金融机构通过错配或加杠杆方式放大潜在金融投资流动性风险。

  目前市场对未来存款准备金率变化上存在分歧,我个人倾向于降准可能性大。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此时换美元小心被二次伤害

过去四十多年里,美国经历了非常重要的几个周期,对于投资者来说,最近一次能够抄底美元的机会实际上已经错过。从美元指数看,最近一次抄底美元的机会是在2010至2011年,目前看美元存在二次上涨的可能,前提就是其他货币的崩溃。

人民币不会也不该大幅贬值

此轮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是自我实现的预期在起作用。应对这一措施,短期内必须坚定地管理投资者预期与资金流动。中长期来看,必须从现在开始采取切实措施,逐步调低中国的货币存量,从根子上稳定中国的金融。

为何德国对中国投资态度突变

“德国作为商业重镇之所以如此强大,是因为政界和经济界有个互不干涉的传统,这就保证了商业活动的独立性。如果德国政府对中国投资筑篱盖墙,只会让自家企业懒惰。”

东北地区已陷入“资源诅咒”

营商环境恶化实际上是东北经济困局的一种表象,是结果而非原因。之所以出现营商环境恶化这一结果,是因为“资源诅咒”、劳动力外流和人口老龄化、体制机制滞后等掣肘性因素的存在。东北要实现振兴,需正视与解决好这三大掣肘性因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