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08日07:04 界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8城联手调控 中国房地产暂别繁荣期

  10月6日,福州和东莞先后出台限购政策,至此,2016年重启限购限贷政策的城市已经达到18个。

  9月,福州和东莞的平均房价为每平方米1.4万元和1.5万元,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20%和40%。

  至此,2015年至今房价上涨幅度最显著的18个城市全部发布了限购限贷令(北京、上海、南京、厦门、杭州、深圳、苏州、合肥、无锡、天津、成都、郑州、济南、武汉、广州、珠海、东莞、福州)。

  佛山和惠州没有发布限购限贷政策,只是出台了针对开发商收紧预售政策;南宁出台了针对开发商的限价令——商品房实售价格不得高于预售申报价。如此看来,这三个城市只是会加强现有政策的执行力度。

  从限购限贷的力度以及对开发商的管制力度来看,这一轮调控被称为史上最严限购毫不为过。

  从针对买房者的限购限贷政策强度来看,这18个城市大致可以分为四档。北京、上海、深圳最强,都把外地人买房的社保年限提升到五年;其次是南京、苏州和厦门;第三档为合肥、东莞、福州、广州、无锡、济南、武汉和珠海;第四档为杭州、成都、郑州和天津,因为这四个城市对于本地居民基本没有限制,而且贷款政策也没有完全收紧。

  而从针对开发商的管制制度方面来看。南京和合肥是最强的,对土地出让的竞价、销售许可、房屋户型等方面皆有限制,可谓史上最强土地出让令;其次为北上深和东莞、苏州、福州,也都明确了土地出让后的规模和户型比例,开发商自主空间较小。

  从2015年“330新政”颁布开始,中国房地产进入了史上最繁荣的18个月。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16前8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874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5%;全国商品房销售额66623亿元,同比增长38.7%,而库存面积减少为70870万平方米,比7月末减少512万平方米,连续6个月减少。

  8.74亿平方米的销售面积和6.66万亿元的销售额,相比2013年房地产最鼎盛时期的13亿平方米和8.14万亿元,已经无限接近。中国住建部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此前曾指出,2016年全年销售量和土地价格有望创出历史新高。

  在房价方面,根据研究机构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截至2016年8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均价同比上涨13.75%。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更是上涨了18%。

  居民和开发商进入楼市愈加疯狂。根据统计数据,2016年开年以来,全国超过20亿元的地块已经达到154块,超过去年的151块,其中溢价率超100%的已经达到88块,比之前15年加起来的还要多。

  同时,买房者从银行借了更多钱来买房。仅仅2016年上半年,中国个人购房贷款增加了2.36万亿元,已逼近2015年全年的2.66万亿,四大银行的一半贷款放给了个人房贷。到了8月,个人住房贷款增长更强,为5286亿元,已经占到新增贷款总额的55.72%。

  这个数字与2015年相比简直令人胆战心惊。2015年,中国新增贷款超11万亿,而个人住房贷款仅占1.1万亿元。

  大调控之后,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所有人面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何去何从?

  方正证券的分析师任泽平认为,18个月的房地产小周期要结束了,“这一轮房价上涨接近尾声。”他的理由是,2014-2016年这一轮房价上涨是在经济下行周期下启动的,主要是货币金融现象,受益于政策牛(放松限购限贷减税)、水牛(货币超发低利率)、杠杆牛(放松限贷降低首付比),现在这三头牛都走了——政策收紧、货币中性、降低杠杆。随着销量收缩,房地产投资和经济增速面临再度回调压力。

  在国庆假期连续六天的“调控令”到来之前,楼市的分析师们也已经集体表达了对于楼市过热的担忧。120多个证券机构中,对于楼市下一阶段依然乐观的,只剩下民生证券、兴业证券国金证券

  除了上文提到的任泽平,另外两位重量级的分析师姜超(海通证券)和周金涛(中信建投)也在此前一致表达了对于楼市过热的担忧。

  姜超感叹“满眼都是房贷”——新增居民中长贷规模达到新增贷款总量的56%,但是地产销售额增速从4月起便大幅回落,他因此判断,“2016年或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历史大顶。”这个结论与周金涛相似,他认为,中国房地产周期或于2017-2019年步入下行期。

  不过,在大调控之前,依然有分析师对后市表示乐观。

  民生证券的分析师在9月便预料到了杭州、苏州、厦门等热点二线城市重启限购,不过依然看好主流城市房地产市场在三季度的表现,理由是,政策继续收紧预期在加强,可能会促使部分购房需求加速释放。

  而同样看好房地产后市的兴业证券的理由是基于货币供应。该研报表示,银行会持续大幅度增加对于房产按揭的配置,而按揭的超发必然会带来房地产持续繁荣。同时,他们认为房地产政策只能缓不能转,货币政策大幅度收紧,造成繁荣中断的可能性非常低。

  国金证券的分析师认为,房价的上涨态势多是轮涨和补涨,和区域基本面的改善有重要关联,并不都是预期改善或地王现象导致的。而且居民住房的置换和升级需求依旧很大,核心二三线城市新房市场还远没有到顶点。

责任编辑:李彦丽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牟其中还能东山再起吗

1940年出生的牟其中今年已经76岁了,按牟其中“十年之内就会重建一套商业体系”的构想,届时牟其中已是80几岁的老人了。这已经是人生的晚年了,一切不再是一个80几岁的老人说了算的时候了。届时,留给牟其中的恐怕只能是“壮志未酬”了。

土地垄断是房价上涨根本原因

面对当前房价快速上涨的局面,调控政策宜疏不宜堵。短期内,通过稳增长政策带动实体经济投资意愿,分流地产市场资金是上策。在土地的垄断供应制度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房价长期下降既不可能,也更不应该成为政策追求的目标。

分享经济的产生有四个先决条件

来自人类互助合作天性的分享,要满足一系列条件,才能从小圈子熟人范围内的临时替补性活动,发展成大规模改变生活、商业方式的“分享经济”。关键的一点是,有没有切实可靠的供给,让大规模分享真正变成现实。

经济成功前提就是政府因势利导

随着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所用的各种基础设施也必须不断完善,各种制度安排也必须不断完善,而一个企业家没有能力来推动基础设施以及法律、金融制度的相应完善,这些必须由政府协调不同的企业家,或是政府自己来提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