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06日05:22 新浪综合

  央企重组潮,做强做优的华丽“拥抱”

央企结构调整与重组指导意见印发 光明图片/东方IC央企结构调整与重组指导意见印发 光明图片/东方IC
央企重组顶层路线图廓清 光明图片/东方IC央企重组顶层路线图廓清 光明图片/东方IC
宝钢武钢股份部分央企股东持股情况 光明图片/东方IC宝钢武钢股份部分央企股东持股情况 光明图片/东方IC

  【界面】

  宝钢与武钢,中国建材与中材集团,港中旅与国旅集团……近一段时期以来,大型央企间重组整合的步伐明显加快。是经济下行压力中的“抱团取暖”还是做强优目标下的“强强联合”?他们的“联姻”又能否实现“1+1>2”的目标?

  1.“减法”不是目的,提质才是方向

  【声音】

  “国企改革无非就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布局;二是活力。优化布局、增强活力,所有的改革举措都是为这两个目标服务的。”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评价国企改革的走向。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央企业间产业重组、合作整合是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的必然要求。

  去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对国企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对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提出了明确要求。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对进一步优化中央企业资源配置,促进央企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

  去年以来,国资委先后完成了中国远洋和中国海运、招商局和中外运长航、中国五矿和中国中冶、中粮和中纺、港中旅和国旅、中国建材和中材、宝钢和武钢7组14家中央企业联合重组。

  “大多中央企业分布在传统产业中,一些企业发展仍然主要依靠扩大规模、增加投入。一些国企行业产业集中度低,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核心竞争能力不强,重复建设、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表示,通过强强联合、专业化整合、并购重组等手段开展产业重组、合作、整合,有利于推动解决中央企业发展过程中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等问题,推动企业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增长转变,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央企的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中央企业主业不彰、投资分散、同质化经营、“大而全”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国有资本涉足行业过宽、战线过长,有的企业在国民经济96个大类中涉足70多个,法人单位数量过多,不同层级子公司之间业务交叉混杂,相互竞争,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功能。据了解,很多企业的亏损多集中在5级以下企业中,没有很好地清理和整合,出现了大量低效无效资产、“僵尸企业”和长期亏损企业,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效率和质量。

  另一方面,中央企业所处行业既有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又有一些行业供给不足;既有很多低端产品销售不畅、大量积压,又有不少中高端产品满足不了需求。比如,制造业高端设备的关键零部件仍然严重依赖进口,国产机器人仅占市场份额的30%,且集中于行业低端;航空材料大部分需要进口,航空航天器及其零部件年进口额约1700亿元。

  前不久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宣告成立,业内将其看成是“在央企重组多做‘减法’的时候做起了‘加法’”。“央企结构调整的步骤既要重组整合一批,也要巩固加强一批。大企业宜合宜分,都与全球经济形势、产业演进阶段、国家经济战略、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密不可分。‘加法’还是‘减法’不是关键,关键是通过重组整合实现提质增效,提高国际竞争力。”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强强联合是央企“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通过企业重组可以集中资源形成合力,减少无序竞争和同质化经营,逐步占据产业链高端,实现央企做强做优做大,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2.不要物理叠加,要催生“化学反应”

  【事例】

  日前,中航工业将房地产业务整体剥离,全部划转保利集团,同时与国机集团就八万吨模锻压机项目展开合作。“如果说剥离地产业务是‘退’的话,与国机集团模锻业务的合作就是‘进’。”中航工业集团总经理谭瑞松表示。

  李锦认为,判断兼并重组是否成功的标志,是企业能否形成协同效应,发挥体系性优势,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那么,央企联合重组后的运行效果究竟如何?

  据了解,中国远洋和中国海运重组后,对4家上市公司重新定位,完成了集装箱运输、码头运营、航运金融、油气运输四大业务整合,产业协同效应显著增强。招商局和中国外运长航重组后,海外业务布局更加合理,产业链更加优化完善,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国五矿和中国中冶重组后,两家企业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冶金建设方面的优势紧密结合,增强了资源控制和开发能力。中粮集团与中纺集团重组后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大大提高,具有一定的国际市场话语权。新成立的中国旅游集团提出,重组后要坚定不移地朝着“中国第一、亚洲前茅、世界一流”旅游集团的愿景目标迈进。

  数据显示,央企专业化整合成效显著,“1+1>2”的效应逐步显现。铁塔公司成立后,助力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运营商大幅降低运营成本。据统计,2015年三家运营商共节省投资500亿元,节省维护费用近40亿元。油轮整合也效益显著。中国外运长航与招商局集团合资成立了油轮船队规模世界第一的VLCC公司,单船收益水平大幅提升,2015年成立当年即实现盈利,2016年上半年在国际航运市场低迷情况下,实现利润11亿元。五矿与中冶合并后进行了大规模部门职能调整,总部管理层人数压缩超六成。

  “去产能”是当下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钢铁行业首当其冲。依照之前设定的目标,宝钢未来三年内压减产能920万吨;武钢今年分别退出炼钢、炼铁产能442万吨和319万吨。专家分析,两家企业合并后产能规模跃居全球钢铁业第二,行业集中度显著提高。同时,企业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生产节奏促进市场供需平衡,挤出无效劣质供给,更加有利于“去产能”目标的实现。

  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表示,重组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要想真正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深耕整合,催生“化学反应”。在他看来,央企成功实现重组,关键要“抓好五个聚焦”:“一要聚焦整合融合,增强合力;二要聚焦深化改革,积极推进内部体制机制改革;三要聚焦提质增效,增强动力;四要聚焦世界一流,增强实力,形成产业链凝聚力,增强产品供给力,提升国际化经营力;五要聚焦党的建设,增强凝聚力”。

  3.要使结构更合理,更要实现“1+1>2”的效果

  【目标】

  《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中央企业战略定位更加准确,功能作用有效发挥;总体结构更趋合理,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显著提高;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跨国公司。

  “央企是‘国家队’,央企的兼并重组必须从其地位与使命来考虑,综合来看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是否有利于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国际安全、国家活力、国家稳定、国资增值。”李锦认为,企业重组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因地制宜、因业制宜、因企制宜,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要坚持与改革相结合,在调整重组中逐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打造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型企业。他表示,中国企业正在迎来与全球企业接轨的重组潮,兼并、分立、剥离等各类重组动作的频率都会升高。

  总规模达3500亿元的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日前正式成立。基金80%的投资都将用在国有重点骨干企业结构调整上,包括央企的兼并重组、过剩产能退出通道机制建设、国际化发展等。

  央企产业重组合作是一篇大文章,牵一发而动全身。肖亚庆表示,下一步要加大中央企业产业重组、合作整合的力度。“中央企业在产业重组合作过程中,一方面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依法依规,规范操作,确保生产经营和职工队伍稳定;另一方面要通过产业重组合作,在突破关键技术、掌握核心资源、打造知名品牌、拓宽市场渠道、提升产品品质、提高产业集中度等方面,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切实实现产业重组合作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肖亚庆指出。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陈永乐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牟其中还能东山再起吗

1940年出生的牟其中今年已经76岁了,按牟其中“十年之内就会重建一套商业体系”的构想,届时牟其中已是80几岁的老人了。这已经是人生的晚年了,一切不再是一个80几岁的老人说了算的时候了。届时,留给牟其中的恐怕只能是“壮志未酬”了。

土地垄断是房价上涨根本原因

面对当前房价快速上涨的局面,调控政策宜疏不宜堵。短期内,通过稳增长政策带动实体经济投资意愿,分流地产市场资金是上策。在土地的垄断供应制度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房价长期下降既不可能,也更不应该成为政策追求的目标。

分享经济的产生有四个先决条件

来自人类互助合作天性的分享,要满足一系列条件,才能从小圈子熟人范围内的临时替补性活动,发展成大规模改变生活、商业方式的“分享经济”。关键的一点是,有没有切实可靠的供给,让大规模分享真正变成现实。

经济成功前提就是政府因势利导

随着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所用的各种基础设施也必须不断完善,各种制度安排也必须不断完善,而一个企业家没有能力来推动基础设施以及法律、金融制度的相应完善,这些必须由政府协调不同的企业家,或是政府自己来提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