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05日07:32 新浪综合

  继续看好楼市的分析师

  ——只剩两个人了

  来源:齐鲁证券资管微信号

  如题。齐齐鲁是在东财choice系统上查的,这个终端的研报数据不是很全,但是也够多了,9月以来的房地产各类研报130多篇,好死不死我也看了一天半时间。

  重大发现是:大佬级分析师组团看空楼市;而坚持看多的分析师,只剩两个人了。

  当任泽平姜超周金涛合体

  大佬们通常是不喜欢合体的,大佬们只在关键时刻合体。比如对于眼下的楼市。

任泽平任泽平
姜超姜超
周金涛周金涛

  海通宏观的姜超老师终于抽刀了。

  9月15日,姜超老师是这么说的:满眼都是房贷。

  9月23日,姜超老师又说:中国居民房贷杠杆真的不低了!

  昨天,姜超老师干脆说:“2016年或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历史大顶”!

  理由如下:1.房价纯粹是货币现象。2.流动性拐点已现(没钱了)。3.老百姓房贷加杠杆已到极限。4.青年人口拐点已现。

  姜超老师还刀入鞘,一回头发现哎呦我去中信建投周金涛老师在那戳着呢。

  周老师是研究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简称“康波”周期,你也不用明白这是啥,因为我也说不明白。总之结论是:中国房地产周期在2014年和2016年可能形成了双头顶部,或于2017-2019年步入下行期。

  周金涛老师拍了拍袖子上的粉笔灰,一回头发现哎呦我去方正宏观的任泽平老师在那戳着呢。

  任老师大家是了解的,2015年预测“一线房价翻一倍”,预言成真后,今年明确转变态度,他做比较研究,比较了历史上历次房地产大泡沫,发现的共性问题是:1.都受到流动性过剩和低利率刺激;2. 政府支持、金融自由化、金融监管缺位、银行放贷失控等起到了推波助澜、火上浇油的作用。3. 泡沫崩溃都跟货币收紧和加息有关。

  他预期未来房价走势有3种可能,不罗列了,反正没有涨的。

  好,接下来看看正方辩友。

  “少数派”的报告

  相濡以瘦,不如风雨同肥。仅存的继续唱多楼市的分析师CP,一位叫WY,另一位叫YCM,你可以试试自己的输入法输入WYYCM是什么结果,我的结果是“我要一场梦”。

  WY曾经是新财富第二,YCM曾经是第五,说起来都是金牌地产分析师了。

  WY近期没有深度报告,论证过程比较简单,所以只说下结论吧:“我们依然看好主流城市房地产市场在三季度的表现”,“房价大概率仍将维持小幅上涨态势”。

  YCM老师就厉害了,他比较早提出了“房地产本质就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见解,并阐述为“在小的地产周期内货币政策是决定……房地产基本面走势的唯一因素”。

  他的逻辑就是:1.钱多。2.钱是由银行往外放的,银行放钱的自主性越来越大。3.银行不知道该把钱往哪放(资产荒),比来比去还是放到房屋按揭上最踏实。4.老百姓也喜欢配置房地产,特别是在钱多的情况下(货币宽松的周期中)。5.房价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YCM老师从2014年就开始唱多房市,如果2014年开始你跟定YCM老师,你就会把握住这轮周期中最重要的大类资产配置机会。

  齐齐鲁同意YCM老师的逻辑,但现在的问题是:YCM老师提到的那些条件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变化了,YCM老师的结论就失效了。

  YCM老师近期的研报,几乎没有讨论过是否“事情正在起变化”。这相当遗憾。而在没有论证这些内容的情况下,YCM老师就敢于作“少数派”,齐齐鲁内心是佩服其勇力,不服其举例的。

  而且请注意,任泽平老师、姜超老师的逻辑,其实和YCM老师是一样的,但是结论完全相反,原因在于任、姜两位老师看到了“事情正在起变化”。

  选边时刻,我有秘籍

  现在到选边时刻。你是选组团看空的大佬们,还是决定温暖一下仅存的两位看多者?

  在给出我的答案前,齐齐鲁先说段题外话:

  因为没钱,所以齐齐鲁没跟老婆离婚。事情是这么来的——

  这个新闻标题最近被传滥掉,大家看完以后选择笑笑。但是全世界人工智能界都给跪了,管你多少专利的语义分析技术,字都认得,但愣是看不懂这标题啥意思。

  特别担心20年后孩子问我这个问题:你们那个年代要买房得先离婚是吗?你们那个年代有感情都要离婚是吗?

  就跟我问我爸:你们亩产三万大几千斤粮食,为什么后来还要麻烦袁隆平爷爷?

  我比较相信一个说法:有些新闻标题,不仅20年后仍能被看懂,200年后也一样能够被看懂,这种内容叫“常识”。而另一些新闻标题,如果20年后不经诠释就万难理解,则说明背后机制有着违背常识的种种苟且。

  后者的结局,一定是被“常识”钉上耻辱柱。

  “政治家们忘记了政见;律师们忘记了本行;批发商们忘记了生意;医生忘记了病人;店主忘记了自己的商店,一贯讲信用的债务人忘记了债权人;牧师忘记了布道;甚至女人们也忘记了自尊和虚荣!”

  这是对1719年英国“南海泡沫”最癫狂时社会的一段记录,全民炒股。

  而现在,因为房子,作为夫妻的我们,正在忘记婚姻的契约和誓言。

  SO,我选哪边,已经很清楚了吧?

  因为群体性的癫狂已到这种程度,而专业领域中——

  继续看好楼市的分析师……只剩两个人了啊。

责任编辑:马龙 SF061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牟其中还能东山再起吗

1940年出生的牟其中今年已经76岁了,按牟其中“十年之内就会重建一套商业体系”的构想,届时牟其中已是80几岁的老人了。这已经是人生的晚年了,一切不再是一个80几岁的老人说了算的时候了。届时,留给牟其中的恐怕只能是“壮志未酬”了。

土地垄断是房价上涨根本原因

面对当前房价快速上涨的局面,调控政策宜疏不宜堵。短期内,通过稳增长政策带动实体经济投资意愿,分流地产市场资金是上策。在土地的垄断供应制度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房价长期下降既不可能,也更不应该成为政策追求的目标。

分享经济的产生有四个先决条件

来自人类互助合作天性的分享,要满足一系列条件,才能从小圈子熟人范围内的临时替补性活动,发展成大规模改变生活、商业方式的“分享经济”。关键的一点是,有没有切实可靠的供给,让大规模分享真正变成现实。

经济成功前提就是政府因势利导

随着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所用的各种基础设施也必须不断完善,各种制度安排也必须不断完善,而一个企业家没有能力来推动基础设施以及法律、金融制度的相应完善,这些必须由政府协调不同的企业家,或是政府自己来提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