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01日04:10 中国新闻网

  普通化妆品消费税今起取消 高档化妆品税率减半

  中新网北京10月1日电(记者 李金磊)好消息!自今日起,化妆品消费税迎来重大改革,普通化妆品将取消征收消费税,高档化妆品税率从30%降到15%。专家分析,这是消费税改革的重要一步,未来化妆品有望出现降价,有助于把购买力留在国内。下一步,部分奢侈品可能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

资料图。中新社发 尹海明 摄资料图。中新社发 尹海明 摄

  新政:化妆品迎减税利好 普通化妆品消费税取消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9月30日下发《关于调整化妆品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自2016年10月1日起,取消对普通美容、修饰类化妆品征收消费税,将“化妆品”税目名称更名为“高档化妆品”。征收范围包括高档美容、修饰类化妆品、高档护肤类化妆品和成套化妆品。税率调整为15%。

  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了解到,此前化妆品消费税税率为30%。如今,高档化妆品税率调整为15%,税率降低了一半。

  根据通知,所谓高档美容、修饰类化妆品和高档护肤类化妆品,是指生产(进口)环节销售(完税)价格(不含增值税)在10元/毫升(克)或15元/片(张)及以上的美容、修饰类化妆品和护肤类化妆品。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对中新网记者表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逐渐成为居民生活的必需品。此次改革对普通化妆品取消征收消费税,高档化妆品税率也大幅降低,符合社会和市场发展的要求,是非常必要和合理的。

资料图。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资料图。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影响:化妆品或降价 有助把购买力留在国内

  此次减税后,不少消费者预期化妆品会出现一轮“降价潮”。对此,刘剑文表示,此前化妆品消费税税率较高,成本因此也比较高,此次减税后,化妆品成本会有所降低,自然也会出现降价的空间,但能否出现大幅度降价,还需要一段时间观察。

  相比于降价,在专家看来,此次减税更大的意义在于引导合理消费,把流失的购买力拉回国内。中新网记者观察到,近年来,中国民众出境消费增长明显,不少人选择到境外购买化妆品,尤其是高档化妆品备受青睐。

  根据官方发布的通知,自2016年10月1日起,化妆品进口环节消费税征收范围调整为高档美容修饰类化妆品、高档护肤类化妆品。进口环节消费税税率由30%下调为15%。

  刘剑文说,由于境外化妆品等一些商品相对便宜,消费不断流失到国外,这次高档化妆品税率降低后,有助于增加进口,从而拉动国内消费,把购买力留在国内。

资料图。中新网记者 翟璐 摄资料图。中新网记者 翟璐 摄

  趋势:专家称奢侈品应征收消费税

  据了解,消费税是1994年税制改革时设置的,征收范围包括烟、酒、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烟火、成品油、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和实木地板等10余种商品。

  近年来,消费税改革动作不断。为促进节能环保,自2015年2月1日起将电池、涂料列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在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征收,适用税率均为4%。自2015年5月10日起,将卷烟批发环节从价税税率由5%提高至11%,并按0.005元/支加征从量税。

  未来,消费税还会进行哪些改革?刘剑文预计,政府还要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税率,把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由于奢侈品属于高档消费品的范畴,下一步可能会将部分奢侈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此前也对中新网记者表示,一些原来被认为带有中高端消费特征的商品在大众化后应该从消费税里加以排除;另外一方面,一些奢侈品消费、中高端消费性质的商品则应该纳入征收范围。消费税调整的总体原则应该是区别对待,动态调整。

责任编辑:陈永乐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牟其中还能东山再起吗

1940年出生的牟其中今年已经76岁了,按牟其中“十年之内就会重建一套商业体系”的构想,届时牟其中已是80几岁的老人了。这已经是人生的晚年了,一切不再是一个80几岁的老人说了算的时候了。届时,留给牟其中的恐怕只能是“壮志未酬”了。

土地垄断是房价上涨根本原因

面对当前房价快速上涨的局面,调控政策宜疏不宜堵。短期内,通过稳增长政策带动实体经济投资意愿,分流地产市场资金是上策。在土地的垄断供应制度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房价长期下降既不可能,也更不应该成为政策追求的目标。

分享经济的产生有四个先决条件

来自人类互助合作天性的分享,要满足一系列条件,才能从小圈子熟人范围内的临时替补性活动,发展成大规模改变生活、商业方式的“分享经济”。关键的一点是,有没有切实可靠的供给,让大规模分享真正变成现实。

经济成功前提就是政府因势利导

随着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所用的各种基础设施也必须不断完善,各种制度安排也必须不断完善,而一个企业家没有能力来推动基础设施以及法律、金融制度的相应完善,这些必须由政府协调不同的企业家,或是政府自己来提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