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31日18:14 综合

  政策利好不断,民营医院数量已占医院总数的52.6%,但看病人次不到公立医院的1/7

  民营医院“春风”不断却等不来“春天”

  招人难、留人难是限制其发展的现实难题

  本报记者 杨学义

  今天清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挂号大厅内如同往常,人满为患。排起长队的就诊患者不时踮起脚尖往前看,生怕号源被抢光……而位于朝阳区的北京明德医院,尽管有漂亮的装修、舒适的就医环境,但前来就诊的患者依旧寥寥可数。

  这是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就诊现状的缩影。尽管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办医,但民营医院的发展依旧困难重重。

  民营医院的“春天”迟迟不来

  国家卫计委日前发布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则指导原则(2016~2020年)》提出在符合规划总量和结构的前提下,取消对社会办医机构数量和地点的限制。消息一出,民营医院再一次看到了“曙光”。

  近年来,这样的利好消息并不鲜见。从医师多点执业、分级诊疗,再到今天的鼓励社会办医,这些都让民营医院看到了希望,然而民营医院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根据国家卫计委的调查数据,我国民营医院已经占到全国医院总数的52.6%,可是民营医院的市场占有率却不高,床位数为103.5万张,仅占医院床位总数的19.4%,诊疗人次占医院诊疗人次总数的12%,去民营医院看病的人次不到公立医院的1/7。

  实际上,全国多地都对社会办医出台过鼓励政策,比如对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免征营业税;在职称评定、科研课题招标和成果评价、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享有同等待遇。

  民营医院虽然“春风”不断,“春天”却依旧遥远。

  好医生被公立医院“垄断”

  “民营医院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医疗人才遭遇‘天花板效应’。”上海健康医学院院长黄钢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民营医院医生在职业发展上困难不小。由于大多数民营医院发展历史较短,所以科研和医疗水平都与公立医院存在明显差距,这不光影响了患者的选择,更影响了民营医院中医务人员的职业发展。

  据悉,医生评定高级职称需要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而这又需要申请国家级科研项目,这对民营医院从业者来说难度不小,所以他们的晋升通道严重受阻。“虽然从道理上、政策上没有太多限制,但民营医院医生依然存在诸多隐性发展瓶颈。”黄钢说。

  而允许医师多点执业的政策,虽然能够让民营医院有机会争取医疗人才,但实际上也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据我了解,好医生没有时间到其他地方执业,在自己的单位都闲不住,病人号都挂不到。”黄钢表示,真正去民营医院执业的公立医院医生,多数为“号源充足”的医生。公立医院依然有明显优势,民营医院短期内很难匹敌。

  民营医院想要招到优秀的高校毕业生也很不容易。有媒体以南开大学医学院近3年来的400余名本、硕、博毕业生为例,选择去民营医院就业的只有两人。黄钢也表示,上海健康医学院的毕业生多数会选择到公立医院就业。

  除了招人难,留人难也是限制民营医院发展的现实难题。东北地区最大的民营医院沈阳维康医院总经理刘忠臣此前表示,近年来,该院医生、护士的流失率高达40%~50%,且绝大多数是30岁至45岁的骨干医务人员。

  逐步挽回民营医院的信誉度

  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五成(51.98%)的被调查者认为民营医院看病效果一般,仅有13.66%的被调查者认为其看病效果很好。而在“民营医院如何改进才能更吸引你”的调查中,有31.92%的民众认为首先应该“提高诚信度、减少虚假宣传”。

  “我相信民营医院未来还是会很好的,只是要经历一段时间,一点点缩小和公立医院的差距。”黄钢表示,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给民营医院医务人员创造更好的工作和晋升条件。同时,“现在到了重服务、不重人民币的时候了。”挽回民营医院的形象,最根本的还是要重新反思,将服务质量和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增加自律意识,逐步挽回民营医院的信誉度。(来源: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相关阅读

必须改变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

美元发行与流通的不对称性、无序的浮动汇率制、全球资本流动加剧是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也是全球金融治理的核心和难点。G20有必要建立对美国等国家货币政策的有效制约机制。

中国人疯狂移民美国惊呆老外

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发放的EB-5签证中,大约85%申请者为中国人。目前由于排队时间太长,即便立刻申请,也需要等3年以上才能拿到临时绿卡,而拿到永久绿卡和返还金额的时间则有可能拖长至十年。

为什么全球央行的工具都不灵了

对于市场化要素本来就有明显缺失的中国而言,其央行效仿西方那一套的货币工具干预招数,自然会频频失效。央行的干预,只是针对调整市场的货币多少,对于实体经济结构严重畸形中国而言,货币供应的多少无关痛痒。

重视楼市政策的叠加效应

不能对可能要出台的政策过度掉以轻心,政策是有叠加效应的,一旦超过一定“临界点”,随着购买力透支、需求透支,最后几个月的成交量也将回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