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4日07:40 《财经》杂志

  金融监管层人事变动潮涌

  一位仍在体制内,一位则投向体制外,监管层两大司局级职位变动引发业界瞩目。

  中国金融监管层正迎来新一波司局级管理者的职位变动。

  8月3日市场上传来两则重磅消息:一则为证监会国际部主任祁斌被任命为中投公司副总经理;另一则则是央行金融所所长姚余栋已向央行递交辞职信,将任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一位仍在体制内,一位则投向体制外,监管层两大司局级职位变动引发业界瞩目。

  祁斌转任中投副总经理

  据悉,祁斌此次受国务院任命,已于8月3日正式上任。这是他自2000年加入证监会并工作近16年后,极为重要的一次职位变动。在其上任前,中投公司已空出一名副总经理的职位。今年6月末,该公司原副总经理刘桂平调任重庆副市长。

  对于祁斌的调任,中投公司公关部门相关人士当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予置评”。截至发稿时,中投公司和证监会官网尚未公布祁斌职位调动的信息。

  资料显示,祁斌生于1968年,现年48岁。他于 199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并留校任教。1992年赴美留学,分别获罗切斯特大学生物物理学硕士和芝加哥大学商学院MBA学位。2006年获清华大学数量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6年-2000年,祁斌就职于华尔街高盛集团等投资银行。2000年,应中国证监会邀请回国工作,任证监会战略发展委委员。2001年-2006年,任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副主任。2006年起,担任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后任证监会国际部主任。若自2000年加入证监会算起,祁斌已在中国备受瞩目的监管部门任职近16年。

  祁斌在国际部任职期间积极推动沪港通,探索简化H股上市的行政审批工作,也是推动A股纳入MSCI指数的成员之一。

  在外界看来,这位在证监会任职16年的官员,身上还充满学者的气息。2005年,由他牵头编译出版的的专著《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在国内畅销并引来热评,当年曾被多种报刊评为年度最佳经济管理类和金融类图书。2007年,他作为写作组组长,主笔《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的写作,对资本市场未来十五年的发展进行了战略规划。此后,他还组织资本市场各领域专家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院举行系列讲座。2010年,以上述讲座为基础出版了《资本市场:中国经济的锋刃》。

  祁斌笔下有一篇文章为外界广泛传播,该文中谈到了他眼中的大国崛起与衰落,在该文中,祁斌总结称:“任何人,只要他全身心地参与到经济改革的进程中去,推动改革、努力耕耘,时代是一定会以某种方式回报他的。”

  在祁斌赴任之前,中投公司高层主要包括一位董事长、一位副董事长和两位副总经理。其中,丁学东为中投公司现任董事长兼CEO,屠光绍为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两位副总经理分别为居伟民和郭向军。从上述高管履历看,两名副总经理的年龄与祁斌相仿;公司现任总经理屠光绍的职业生涯与祁斌有些相似,屠光绍此前曾在证监会副主席之位上任职多年。

  公开资料显示,中投公司于2007年9月在京成立,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主要从事外汇资金投资管理业务,其管理资金源自中国的国家外汇储备。其成立初期的注册资本金为200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之一。公司官网显示,其组建宗旨是实现国家外汇资金多元化投资,在可接受风险范围内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

  中投公司目前下设三个子公司,分别是中投国际、中投海外和中央汇金。其旗下的中央汇金因在去年股灾期间参与救市,广为人知,该机构素有“金融国资委”之称。

  在创始之初,中投因投资黑石集团、摩根士丹利等公司遭遇巨额浮亏,并因此曾备受质疑,随后投资速度放缓。该公司近期发布的2015年年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公司总资产超过8100亿美元,成立以来,累计年化国有资本增值率为15.30%。公司2015年境外投资净收益率以美元计算为-2.96%,自成立以来的累计年化净收益率为4.58%。

  央行姚余栋将出任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央行官员离职备受市场高度关注,《财经》记者获悉,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将出任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不过,目前,姚余栋本人仍然在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上班,正式离职尚需一段时间。

  作为央行官员,外界对姚余栋印象大多是研究性学者形象。“他接受过比较系统的训练,在国外拿到经济学博士学位,长期在国际机构工作,从背景来看是比较优秀的职业经济学家,并不是每一个央行官员都是职业经济学家,他算是一个。”某接近姚余栋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对于姚余栋转站大成基金未来主攻领域,上述人士表示,宏观肯定是很大的一块,以他的学习能力和勤勉程度,将很快进入状态,开辟新的领域。“他货币政策司以及国际金融机构阅历对姚余栋来讲都是优势。”

  资料显示,姚余栋现年45岁,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系研究生毕业,经济学博士学位。剑桥毕业后,先后在世界银行、IMF任职。2005年4月-2009年11月,先后担任黑龙江省招商局副局长、黑龙江省商务厅厅长等职。2009年11-2015年1月相继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副巡视员、副司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金融发展创新与互联网金融。

  据上述人士介绍,姚余栋兴趣比较广泛,在金融研究所工作期间,除宏观经济、国际金融之外,带领金融研究所的团队做了很多研究工作。而且,他经济学感觉比较好,很勤奋。“有很多的经济学家追逐热点,他发现热点之后会自己找文献、找数据、做模型等,非常敬业。”

  在互联网金融方面,姚余栋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姚余栋在“2016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高峰论坛”上表示,互联网金融行业要明确“谁投资,谁买单”的风险自担原则,打破刚性兑付的不合理预期。姚余栋介绍,包括P2P、P2C网络借贷在内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名称应与其投资属性和法律关系相一致,不能笼统使用“投资产品”、“理财产品”等产品名称,误导和迷惑普通投资者。同时要形成全国统一、简明、标准化、便于查询和追溯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代码。

  在业内人士看来,姚余栋担任央行金融所所长期间,对外发声相对也比较多,媒体报道也很多,这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央行研究系统的整体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官员辞职赴市场化机构似乎呈现一个常态趋势,今年5月份,央行原货政二司处长、青年宏观经济学家伍戈离职,出任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和总经理助理。此外,央行金融稳定局金融体制改革处李超出任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奔赴市场化机构任职。

  今年7月,有体报道称,央行支付结算司近期迎来离职潮,8名处长中有3名同时离职,另外还有4—5名普通职员提交离职申请。

  有接近监管人士告诉记者,人士变动和司局、部门属性有很大关系,有些接近市场的司局选择比较多,不愿继续体制内,想将之前的积累变现。“个人觉得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因素,就是公务员待遇低有一定关系。”

  今日就有媒体报道称,姚余栋履新后薪水颇丰百万以上,对此,《财经》记者并未获得姚余栋正面回应。

  某接近央行人士则向《财经》记者表示,从全球情况来看,央行官员和市场之间交换是非常正常的事,也需要实现内外平衡交流。

  《财经》杂志 杨秀红 张威/文

责任编辑:李彦丽

相关阅读

消费需求不足不能怪老百姓

今年我们讲转型,讲升级,对企业界来讲,发生的最好的时间点是什么呢?需求旺盛的时候,大家都要买东西的时候,企业转型就很容易,如果东西卖不掉的情况下,让老板转型,转到哪儿去呢?

滴滴Uber合并是赤裸裸的垄断

滴滴和Uber中国的合并虽然有其新兴行业的特殊性,但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凡是抑制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市场集中都应接受反垄断审查,并以实际行动证明没有损害公众利益。

中国经济不可能存在U型反转

因为我们15岁至64岁劳动年龄人口和20岁至29岁的刚需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之后,支撑我们总需求能够比较旺盛、处于扩张状态的基本周期失去了,这个问题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看到,我们必须承认它的客观存在。

中国正成为全球绿色金融领导者

全球绿色金融的崛起,得益于中国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资产证券化的高速发展,在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正在成为全球绿色金融的领导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