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2日06:47 证券时报

  中国经济仍处于筑底企稳过程

  证券时报记者 许岩

  7月份官方、财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出现明显背离,官方制造业PMI指数意外跌破50荣枯线,降至5个月低点,而财新制造业PMI则意外飙升至19个月高点。

  数据显示,这次官方的数据为49.9%,比6月下降0.1个百分点,微低于荣枯线。其中,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8.9%和46.9%,连续两个月回落,均低于临界点。而财新给出的数据显示,7月份财新PMI是50.6%,超过6月份2个百分点,为2015年2月以来制造业运行首次回升。

  分析人士指出,7月份官方、财新制造业PMI出现明显背离,主要是统计样本差异以及汇率因素导致的,而且,两大PMI数据显示的共同点是,外围需求依然疲弱,中国经济仍处于筑底企稳过程。

  对于出现背离的原因,国家统计局解读称,7月制造业PMI回落主要由于近期的洪涝灾害对产出造成较大影响;同时,市场需求增速放缓,扩张动力仍显不足,1~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回落;此外,在去产能、调结构的大背景下,高耗能行业PMI为47.7%,连续4个月下行。

  而财新解读称,新业务总量恢复增长是推动7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上升的主要动力。分析称,新业务总量为今年3月以来首次增长。数据显示,新业务增长主要来自内需的转强,出口销售则出现轻微下降。

  “7月中国官方和财新PMI出现走势背离,原因可能在其样本企业的地区、行业权重等分布上有区别,两者一跌一升的趋势都有待观察。”财新智库莫尼塔研究董事总经理钟正生称,从6月的投资数据来看,东部民间投资略有上升,而中西部有所下降;东部政府投资下跌速度较中部慢。若该趋势保持至7月,或可部分解释为何7月财新PMI上涨而官方PMI下跌。

  两者样本企业的行业分布权重或有差异。官方PMI样本企业的行业分布中,重工业比重可能相对较高,而财新PMI样本企业的行业分布中,轻工业和服务业比重可能相对较高。7月财新PMI的表现,与近期工业生产的高频数据是大致吻合的。

  此外,还有部分业内人士指出,中小企业对人民币汇率更敏感。因为它们中间出口导向型企业较多。另外,或许接受财新PMI调查的企业受到近期华中与华南洪涝灾害的影响较小。

  不过,两大PMI数据的共同点是,外围需求依然疲弱。官方PMI中的出口订单数据跌至5个月低位,从6月份的49.6%跌至49%,再联系到1日宣布的疲弱的韩国外贸数据,可见全球经济增长困难重重。两数据此前均是财新弱、官方强的走势。

  对于7月份经济怎么看,钟正生表示,数据显示,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逐步实施,中国经济开始出现企稳迹象,但经济增长压力仍然存在,还需继续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给予支持。

  光大证券的研报指出,下半年经济企稳更加确定。稳增长和促改革形成有效统一,下半年稳增长将更为有力,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更为有效的货币政策下,信贷社融将加快投放速度,而实体经济投资意愿也将回升。经济总体将保持平稳态势,预计三、四季度增速将继续保持6.7%水平。

责任编辑:陈永乐

相关阅读

中国中产阶级的虚幻和焦虑

由于贫富差距过大,没有一种抢的心态,在社会竞争中,人和人的差距就会相当之大。这种普遍性的势能形成了一种社会压迫,并造成了一种全社会的焦虑,让所谓的中国中产阶级幻化成一个泡影。

互金发展需控制好试错成本

金融的进步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试错的过程,但由于金融业具有巨大的风险外溢效应,其试错成本更要严格把控。从互联网金融到Fintech,从大数据到区块链,伴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金融创新会日益加快,金融产品也会日趋复杂。

中产收入陷阱才是梗应该关注的

中产收入陷阱最令人担心的后果是,尽管国家整体经济在不断走高,但是却更多反映为高收入阶层的财富以及政府税费的增长。这其中的机理在于,高收入阶层不仅坐拥众多资源和收入渠道,更可以通过无税的资本利得,实现收入的不断增长。

隐藏在银联巨额罚单背后的真相

违规行为何如此猖獗?刷卡手续费低,收单企业正常经营很难盈利是根本原因。银联总裁时文朝曾指出,中国绝大多数问题都出在定价机制上,衍生出所有经济主体的行为扭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