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总规出炉记

  征集公众意见1.15万条  采纳率达88%

  来源:北京晨报  

  阐述“都”与“城”、“舍”与“得”、疏解与提升、“一核”与“两翼”的关系……经过3年酝酿、总共6万余字、规划期到2035年并远景展望2050年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如何写就?昨日,北京市规划国土委相关负责人对新版总规出炉记进行“解密”。

  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七次编制

  2005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以来,国务院批复和总体规划在指导城市建设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北京已经步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行列。

  但另一方面,总体规划确定的部分指标已突破了2020年的控制目标,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房价高涨、大气污染等“大城市病”问题凸显。如何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理目标和对策?站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北京更需要从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性、全局性角度,从长远发展角度进行统筹考虑,寻求综合解决方略。

  “与此同时,首都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重大机遇,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规划国土委相关负责人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机场建设、河北雄安新区等重大战略决策出台,以及筹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都将对首都未来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最为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系统谋划和回答新时期“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课题,北京开展了新一版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第七次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专家领衔汇聚顶尖智慧在此

  新版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汇集了全国最顶尖的专家和研究机构的智慧。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总体规划编制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清华大学三家研究单位牵头,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等近30家权威研究机构共同参与。

  在编制过程中,本市组织召开了40余次专家研讨会,吴良镛、徐匡迪、周济、傅熹年、钱易、邬贺铨、谢克昌、江亿、施仲衡、陆大道、贺克斌等院士、权威专家及近200名各领域专家学者对总体规划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

  “要弘扬首都的气魄和特色,塑造北京的总体空间布局艺术,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严格保护生态绿地,塑造首都的建筑特色。”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有三条红线不能动,特别是生态保护红线不能动,城市功能要明确,规划要以人为本,建设一个和谐宜居的城市。”中国工程院院士、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徐匡迪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北京的规划必须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更加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草案征求意见过程中,许多专家提出这样的建议,最终汇成了新版总体规划中的专门一章,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容进行阐述。

  “正是有了这些专题研究和专家的智慧,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全面,让规划编制成果更加科学。”相关负责人说。

  征集公众意见1.15万条

  一本决定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自然需要市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新版总体规划的编制,坚持“开门编规划”,通过网络、电话、调查和公示等不同渠道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今年3月29日,新版城市总体规划草案在众人的期待中,在北京规划展览馆和市民首次见面。30天的公告期间里,仅直接前往规划馆现场参观的团体就有193个,参观的市民高达25849人次。其中年龄最大的87岁,年龄最小的5岁。市民通过现场留言、网络留言、发送邮件、信件等方式提出了1.15万条意见,总计达百万字左右。一位市民在公告展览留言台一字一句写了满满17页的留言,阐述自己的意见建议以及对城市未来发展的美好期盼。

  经过大数据统计,公众关注度较高的内容主要涉及人口、空间结构、公共服务、交通、市政、住房、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京津冀协同等方面,跟规划直接相关的有效意见3600余条。

  “总体规划编制起草组对公众意见进行了逐条整理和研究,意见采纳率约达88%。”相关负责人说。

  例如,在交通方面,规划中进一步增加了绿色出行和自行车、步行出行的指标;共享单车等新兴的交通出行方式也写进了新版总体规划,以鼓励、引导、规范其健康发展。

  在城市环境改善方面,规划更加重视“留白增绿”,提出利用疏解腾退空间不断补充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公共租赁住房、增加绿地和公共空间,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时间表

  2014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26”重要讲话精神,北京启动了新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2015年4月 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2016年5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部署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紧密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结合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工作,对总体规划的前期研究进行深化,形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初步成果。

  2017年2月23—24日 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北京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为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主持下,本市迅速组织力量深化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反复对总规文本进行修改完善,较大的修改前后已16稿。

  5月17日 市委召开十一届十四次全会,研究审议总体规划送审稿,一致同意将总体规划按程序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审定。

  6月27日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题听取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

  9月13日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经中共中央、国务院审定后,正式批复,成为北京未来城市发展的法定蓝图。

  他们说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朝阳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雪梅

  王雪梅说,从她刚参加工作时的1993版总规“分散集团式”布局到2004版总规的“两轴两带多中心”,到新版总规提出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空间结构,作为一名在首都城乡规划战线工作近三十年的规划管理工作者,她有幸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六次编制工作中的三次。“蓝图已经绘就,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在朝阳的生动实践等着我们去奋勇开拓,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门头沟浅山区潭柘寺镇赵家台村的王宏

  看到总规中提到,“加强浅山区生态修复与违法违规占地建房治理……实现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王宏感到十分开心,“今年年初,我们开始了浅山拆违,我家后面堆积了几十年的垃圾场,如今变成了遍布花草的休闲公园,现在村里的很多老人都喜欢坐在广场上晒晒太阳。这回看了新总规说还要对北京的浅山进行生态修复,我觉得特别激动” 。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柯焕章

  柯焕章表示,提出减量发展是总规的一个新的亮点,也是新的突破。以往的总规,都是增量的规划,没有减量规划,特别是人口规模、建设用地的规模都是增量的,总规修编一次规模扩大一次,城市边界不断被突破,确实很难承受。希望通过这次总规的修编,能够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的问题,把划定的“三条红线”守住,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发展目标。

  北京晨报记者 张璐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