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30日21:52 新浪综合

  京八条多项全国第一 两个“非普通住宅”是大杀招

  来源:攸克地产公众号

  遵循央行创立的优良传统,北京市政府在9月30日晚间转发了《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京八条”)。八项规定,创造了多个全国调控第一,真正的杀招,却容易被忽视。

  第一,信贷政策调整是当仁不让的重头戏。不要仅仅盯着二套住房首付款比例上调到50%。真正的杀招是首套比例的提升。在京八条新政里面,普通首套住房首付为35%。

  你我都知道,通过离婚、分户等各种手段,很多本不是首套的购房行为,都可以变为首套。北京市直接对套首付比例进行调整,力度是空前的,通过假离婚、分户等行为增加杠杆的行为,都将落空。要知道,这部分人的比例还是不小的。

  第二,北京新政分离出了一条非普通住宅首套首付40%的规定。先来看看北京非普通住宅有认定的三个标准:一是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以下(不含1.0);二是单套建筑面积在144平方米以上(不含144平方米);三是实际成交价格高于同级别土地住房平均交易价格1.2倍。这三条,只要占一条,就算非普通住宅。(新浪财经注:北京非普通住宅有认定的三个标准:一是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以下(不含1.0);二是单套建筑面积在144平方米以上(不含144平方米);三是实际成交价格高于同级别土地住房平均交易价格1.2倍。这三条,只要占一条,就算非普通住宅。)

  经过这一轮的房价快速上涨,再比对上述三条标准,恐怕北京相当比例的住房都将被划入非普通住宅范畴,然后执行40%的首付比例。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首套房的首付比例不是35%,而是40%。这个去杠杆的幅度,相当可以。

  第三,二套房首付比例50%。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有一组数据,北京二手房购房人群中,卖掉一套买一套的比例,约占二手房交易量的50%左右,按照京八条认房又认贷的标准,这些人都将被认定为二套房。

  更关键的是,二套房首付,又分离出了“非普通二套及以上住宅”的概念,首付为70%。这一招影响非常之大,因为按照上面三条非普通住宅的认定标准,北京有相当比例的住房都是“非普通住房”,只要是以“二套”的身份,一律70%。

  波及面远比我们想象大得多。看看北京今年的10万+的项目有多少?更关键的是,海量的改善型需求都在二套范畴,相当大的比例,都属于“二套非普通”,打击面超乎字面的理解。

  非常明显的是,北京的顶豪市场,将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一方面他们都是非普通住宅,而他们的客户,多数也都是二套的客户,对他们来说,绝大多数客户的首付比例,都已经是70%了,这个影响,无法忽视。

  第四,90/70政策又回来了。这不是个新政策,在2005、2006年的那一轮调控中,这个政策就曾出现过。这个政策曾经广为市场诟病,后来在2009年的大救市中,销声匿迹,今又重来,说明北京市政府这次决心空前。

  现在,应该关心的是90/70政策,如何在时间点上划线。究竟是没有开工建设的项目全部按90/70政策调整规划呢?还是只有尚未获得规划许可的项目需要按90/70政策调整规划呢?这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对开发商和市场供应结构影响重大。

  攸克君倾向于前者,前者的影响远大于后者。因为北京在这一轮房价上涨中,涨幅只是中游,但去杠杆的程度,却堪称全国之最。这说明北京市政府已经痛下决心,自然要走得更远、更纯粹一些。

  第五,攸克君在一周前的文章中,已经分析了北京市有可能实行竞地价、限制房价的土地出让方式,以及公建持有的事情。这是为了执行市主要领导“北京坚决不出地王”的重要指示。攸克君相信,除了竞地价限房价,北京还会以开暗标的方式对土地获取进行竞标。拿地要动的脑子和要做的动作,都要比以前多多了。

  第六,行政管制房价。京八条对售价有专门表述,这将意味着北京楼市重新回到2010年那波调控的状态。很多开发商们都有记忆。2016年执行只会更严,基本上所有在销项目的价格都会被直接管制,涨价很难很难了。

责任编辑:李彦丽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牟其中还能东山再起吗

1940年出生的牟其中今年已经76岁了,按牟其中“十年之内就会重建一套商业体系”的构想,届时牟其中已是80几岁的老人了。这已经是人生的晚年了,一切不再是一个80几岁的老人说了算的时候了。届时,留给牟其中的恐怕只能是“壮志未酬”了。

土地垄断是房价上涨根本原因

面对当前房价快速上涨的局面,调控政策宜疏不宜堵。短期内,通过稳增长政策带动实体经济投资意愿,分流地产市场资金是上策。在土地的垄断供应制度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房价长期下降既不可能,也更不应该成为政策追求的目标。

分享经济的产生有四个先决条件

来自人类互助合作天性的分享,要满足一系列条件,才能从小圈子熟人范围内的临时替补性活动,发展成大规模改变生活、商业方式的“分享经济”。关键的一点是,有没有切实可靠的供给,让大规模分享真正变成现实。

经济成功前提就是政府因势利导

随着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所用的各种基础设施也必须不断完善,各种制度安排也必须不断完善,而一个企业家没有能力来推动基础设施以及法律、金融制度的相应完善,这些必须由政府协调不同的企业家,或是政府自己来提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