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7日电(能源频道 史建磊)距离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5号文”发布12年后,我国电改今年再度迎来高潮,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电力经济研究咨询中心主任曾鸣昨日接受中新网视频访谈时表示,外部环境和条件及“5号文”本身的争议是电改近年来受阻的两大原因,经过10余年的实践,供需双方直接对接的直购电模式是目前比较受认可的电改最佳突破口。
电改12后再遇高潮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从上世纪80年纪初便已启动,2002年,国务院颁布了被业内称为“5号文”的电力市场化改革方案。但12年过去了,电改却“雷声大、雨点小”,进展缓慢,是什么阻碍了电改的推进呢?
昨日,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电力经济研究咨询中心主任曾鸣接受中新网视频访谈时表示,外部的环境和条件及“5号文”本身的争议是电改受阻的两大原因。
曾鸣称,在拟定“5号文”和“5号文”刚出台的那段时间里,我们对未来的一些外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预期和后面实际发生的有比较大的偏差,外部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么电力体制改革就受到一些影响,有些目标不能按期完成。
其次,当时“5号文”对电力体制改革的方案,在整个社会上并没有达到完全的共识,有些问题可能还没有经过深入的论证,本来就有一些争议。
去年,相关层面终于开始不断释放出要加快电改的信号, 3月份,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2012 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此后,电改再次进入高潮。
今年4月18日召开的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上,最高层定调电力体制改革方向,具体表述为“推动供求双方直接交易,提供更加经济、优质的电力保障,让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6月1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提出,研究中国能源安全战略,要推动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四方面的“革命”。而在能源体制革命的安排当中,电力体制改革被重点提及。
直购电模式被称电改最佳突破口
我国经过十年电力改革的实践,直购电模式逐渐成为业内趋同观点,曾鸣则认为这种供需双方直接对接的模式是目前电改最佳突破口。
曾鸣介绍说,国际上电力市场模式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模式多种多样,总结起来大概有三种模式:一种是把交易,甚至连电力调度,都独立于电网的一种模式;一些国家则采用的是不但交易和调度独立出去,另外输电和配电网也是分开的。厂网分开的模式是普遍的模式,但是同时也有一些,交易、调度、数配组合的模式,有的是它们两者分开了,另外两者没分开,或者有一个分开的,另外三个合在一起,也有很多国家是这样的模式。
曾鸣表示,我们国家经过这十来年,特别是“5号文”以来十几年的实践,大家比较认可的,或者比较趋同一致的观点,还是认为供需双方直接对接,就是叫做双边合约模式,而调度机构还是在目前和可预见的将来还是放在电网里面,另外输电和配电,普遍认为各自都有自然垄断属性,因此在现阶段也不宜分开。所以中国目前比较认可的最佳突破口还是直购电模式。
不过业内对直购电模式也有一定担忧,《证券日报》6月5日援引一位不愿意具名的电力行业分析师表示,直购电模式仍存在一定的局限。如果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签订好合同后,电网却不进行输配电服务,将导致直购电搁浅。
专家:电改风险应供需双方共担
直购电模式其实并不是个新鲜事物,事实上,从2002年电力市场化改革以来,直购电就开始在一些地方试点,大用户直购电甚至在一些地方试行了十几年,但却难以大范围推开,有媒体称,电企的不热衷则在此中起了重要作用。
据《华夏时报》6月16日报道,五大发电集团一高官称,“五大发电集团对直购电确实都不怎么热心,因为电价是下降的,比给电网的还低,所以直购电目前对发电企业是无利可图的”。
曾鸣则表示,市场是波动的,有降有升,风险是自然的,如果搞市场,供需双方均要承担风险。
曾鸣说,现在五大发电集团相当一部分的管理者也谈到了,担心放开之后电价下降,但是市场是波动的,有降有升,风险是自然的,如果搞市场,供需双方均要承担风险,这是必须的。
“如果说现在电改的相关各方,都抱着一种搞市场对我有好处就搞,没好处就不搞,这就不是在做市场,事实上也不可能做成这样的市场”曾鸣说。(中新网能源频道)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