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华 上海报道
上海自贸区“落地”只在不日之间!
9月25日晚间,上海市政府正式对外宣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将于29日挂牌,同时也将公布首批改革政策细则。
而就在上海自贸区挂牌进入倒计时之际,作为国内金改的重头戏,市场预期的人民币更加自由地兑换、开放利率并放宽对外资的限制、辖区内银行存贷比比例的放开以及存款准备金率的取消,都成为国内中外资银行觊觎的“盛宴”。
“自贸区内的分行无论是在金融监管政策,还是开展中间业务上,都将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开放政策,尤其是可以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现在还不能预测整个自贸区未来人民币流通量会达到多少万亿,但是对于银行而言,这已经是一块兵家必争之地。业界猜测试点期间可能有一两家银行获得牌照,但是我们预计可能要远超这一数字。”9月24日,一家国有大行上海分行国际业务部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
重量级分行
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开设银行分支机构,其级别绝对不低于一家银行省分行或境外分行。
据悉,浦发银行在17日首家宣布要在上海自贸区内设分行,并且已经报监管部门批准;9月22日,工商银行对外表示,为支持上海自由贸易区发展,工商银行拟将外高桥保税区支行改为自由贸易区分行,各项手续也正在审批之中。一时之间,已有八家银行向监管机构递交申请。
9月23日,本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国内中外资银行要在上海自贸区内设立分行,首先要先向上海银监局提出申请,由上海银监局统一汇总后上报到银监会,最后能够获批的银行家数,由银监会审批决定。
“在上海自贸区范围内,目前有14家银行18个营业网点,这些现有营业网点级别充其量不过是各家银行上海分行下的支行以及营业部而已。现在上海自贸区上升到国家战略,这些支行网点的业务远远达不到在自贸区开展业务的要求。当初,有银行提出由上海分行主导设立自贸区分行,属于上海分行,但是这一想法直接被监管部门和政府部门驳回,因为自贸区开展的人民币业务复杂程度和开放程度,都远不是一个支行所能胜任的。后来每家银行都开始重视起来,上报的设分行方案都是由总行领导直接挂帅,级别相当于上海分行或境外分行的地位。”9月26日,上海一位银行业资深人士对本报记者如是表示。
随后,本报记者也从浦发银行内部获悉,在设立自贸区分行上,浦发银行内部自上而下成立了相关工作的领导小组,其组长由现任行长朱玉辰亲自担任,而分管的行领导,被确定为副行长冀光恒。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据悉,在四大行中,工商银行拟建的上海自贸区分行级别也隶属于总行,与上海分行平级,暂由浦东支行筹建和托管;工行自贸区分行将独立于工行支付系统,属于境外银行,同工行香港支行或纽约支行性质相同;中行也以总行名义向上海银监局提交申请,拟将自贸区内的洋山、外高桥等支行升格为分行,且中行是第一家将二总部设在上海的国有银行。
争夺多项业务
为何上海自贸区引得如此多的银行蜂拥而入?
对此,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波在9月23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上海自贸区最引人瞩目的是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区内银行除了可以开展区外银行的业务外,根据上海自贸区即将公布的实施细则,还将开展一系列改革试点,比如借贷业务利率市场化试点,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等。与此同时,由于在上海自贸区内实施的是负面清单管理,因此只要辖区内没明确指出不能操作的业务,原则上银行都可以实践。
而在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看来,上海自贸区内银行面临着三大机遇:一是自贸区将进一步扩大海外业务,其次是新业务增长,第三是区内银行有机会打通国内与国际业务之间的通道。
但更让众银行期待的是,自贸区设立的分行将有望不受境内银行存贷比限制以及取消存款准备金率。
9月24日,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首席论坛上表示,上海自贸区内监管设施也应改革,比如取消存款准备金率,取消存贷比的管理。
改革风险犹存
尽管上海自贸区给中国银行业提供了改革和发展的机遇,但是此闸门一开,人民币和外币在此区域内流通,其中潜藏的改革风险到底有多大,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陈波指出,金融业不同于实体经济,既然在上海搞自贸区,那么就很难将区内区外业务完全切断,一旦出现政策洼地和套利空间,监管与风控都是关键。
此前中央力推上海自贸区试点时,就曾遭到金融监管部门的阻力。央行担心在上海自贸区内试点人民币资本项目兑换,可能会减缓既定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银监会也担心利率市场化可能导致存贷款套利空间,外资银行在区内的试点将打破市场准入和业务分类的相关规则等。
星展银行高级经济师梁兆基则表示,上海自贸区当前面临最严峻的挑战,是如何为自贸区划定一个有效的金融边界,自贸区内必须严禁非自贸区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和人民币自由兑换。同时上海自贸区启动不应被视为用以刺激短期经济增长的手段,其建立目的是为了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施行长期的经济可行性战略,自贸区应该是一个能让政府刺激经济,又不完全依赖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好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