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广东对GDP增速短期回落要有容忍度

2013年03月05日 15:21  南方都市报 微博

  南都讯 特派记者徐艳 娜迪娅 王殿学 孙天明 实习生李明达张伟窦菲涛发自北京“广东眼光要放长远,对GDP增速的短期回落要有容忍度。”作为经济转型排头兵,广东的表现被相关省部级官员与经济领域学者看在眼里。昨日的政协小组会议上,四位全国政协委员———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和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李稻葵[微博]都为广东出谋划策。    

  “腾笼换鸟是对的”

  “我很赞成广东的口号‘腾笼换鸟’”,“腾笼换鸟是对的”,李毅中与林毅夫不约而同对广东的腾笼换鸟表示赞同。

  李毅中认为,发展工业发展重化工的时期已经过去了,现在就是制造业的中低端向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但他立即强调,中低端本身不是一个贬义词,制造业也要技术和市场,但由于各种原因,劳动力、土地、市场、环境、资源不能承受了,而中西部还需要。论及广东,李毅中说,粤西北还需要中低端制造业,其他地区腾出来资源和环境去发展高端产业;此外,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一是当地的管理水平、科技水平,另一个是农民工的技术能力和素质。

  对于广东的“腾笼换鸟”政策,李毅中出谋划策说:“换什么鸟?换的是高端制造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生产型服务业,这样总的来看,可以减轻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也可以发挥东部地区技术水平、劳动者素质比较高的优势。”

  林毅夫则建言,广东在全国范围内是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地区,经济要继续发展,关键在于产业升级、产业的质量。要走向微笑曲线的两端,把比较低附加价值的生产环节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或者转移到海外,同时要升级到新的产业。

  不能再搞项目经济

  李稻葵表示,广东眼光要放长远,对G D P增速的短期回落要有容忍度。李毅中认为,尽管近年广东出现劳动力紧缺,但依然有劳动力优势,集中体现在素质,“这一点对照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我们还是有优势的。”

  对于广东城镇化问题,迟福林与李稻葵的看法相似。李稻葵提醒说,广东要走经济转型的道路,不能再搞项目经济,而是要搞城市经济。两人都认为,广东有两三千万农民工,应该使这些有一定工作年限的农民工尽快市民化,把他们当成自己人,把他们的养老、子女的教育问题解决好。城市自身的发展能带来内需,能带来产业升级,还为继续吸纳各方面人才打下了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迟福林提醒广东防止“伪城镇化”,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应更加重视相应的制度改革,比如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基本公共服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温家宝:过去5年遏制了房价过快上涨势头
  • 体育NBA-热火15连胜 中国赛确定湖人VS勇士
  • 娱乐已故宋汶霏已婚孩子一岁 拍戏养家瞒病
  • 财经南京购房登记大涨7倍 离婚率是平时两倍
  • 科技张朝阳精神危机:什么都有 居然这么痛苦
  • 博客两会代表委员博客 实拍:姚明像座山(图)
  • 读书新浪历史好书榜上线:<邓小平时代>居首
  • 教育女大学生薪资榜出炉:本科学建筑最挣钱
  • 育儿人大代表:取消强制查环查孕制度
  • 张茉楠:中国特色货币供给机制面临大改革
  • 郑风田:奶粉代购被掐困局如何破解
  • 杨涛:哪些因素影响地方融资平台债务
  • 郭士英:新型城镇化的资源与要点分析
  • 张五常:交易费用与市场分离
  • 黄凡:为何楼市调控总成空调
  • 陈杰:房地产交易环节税的国际比较
  • 金岩石:开征房产税会导致房价下降吗
  • 刘远举:从大逃港到奶粉限带令
  • 杨涛:地方投资冲动的背后有何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