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不愿接收养老护理行业亟待发展
近日,一则关于3300万失能老人面临无养老院接收的报道引发关注,有研究数据显示,未来三年我国失能老人将达4000万人,但由于护理难度大、护理需求高、专业护理人员极度匮乏,目前的养老机构无法接收这些老人。
□现状
三年后失能老人近4000万
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数据显示,2010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预计到2015年,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
随着独生子女一代的父母进入老年,靠独生子女解决失能老人护理问题将越来越难。
□问题
1.近半收养机构禁收失能老人
据《2009年民政事业统计报告》显示,我国4万家养老机构中,其中收养的失能老年人规模约在24万至35万之间,近半养老机构不收失能老人。
不能接收的原因之一在于专业人员不足,按每3名老人需要1个护理员推算,大体需要养老护理人员1100万人左右,但全国现有养老护理员仅30多万人。此外,由于失能老人容易发生意外,养老机构担心出现赔偿纠纷,由此影响声誉。
2.护理费用高昂难承受
我国尚未建立护理保险制度,政府对失能老人缺乏专项补贴,现在补贴主要集中在高龄老人和“三无”以及低收入家庭失能老人群体,对全体失能老人的政策尚有缺失。
目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水平超过1500元/月,但护理机构的月照护费用普遍在2000元以上,普通老人难以企及。
□应对
发展养老护理行业
面对养老窘境,中国公益研究院老年福利研究中心提出五点建议。
>>建议1
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从国家政策层面看,立法规定护理保险应成为长期照护服务的基本筹资模式。在这方面,我国需要加快探索建立这一制度,将其纳入强制性的社会保险范围,规定缴费达到退休年龄即可享受护理服务等福利,形成基础制度保障。
>>建议2
政府和商业保险机构合作
政府应建立老年人长期照料护理分级分类补贴制度,逐步扩大补贴范围及消除收入审查门槛。同时建立老年人意外保险也可规避风险。由于老年人意外伤害的高发性,该制度带有一定福利性质,需要政府和商业保险机构达成共识与合作。
>>建议3
增强社区日间照料能力
中国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因此,增强社区日间照料网点建设对解决失能老人护理服务尤为重要。
>>建议4
学校培养护理专业人才
目前全国有22所高等院校(包括民办高校)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但每年招收的规模仅在500-800人之间。当前从事护理的人员队伍不足,专业化素质偏低,需要就业扶持制度。
>>建议5
政府扶持养老机构
一方面,通过补贴政策鼓励机构收治失能老人,提高机构接收能力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建立相关制度扶助养老机构规避风险。
■链接
失能老人即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按国际标准,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为“重度失能”。 本报记者侯雪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