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国内财经 > 上海国际金融航运中心路线图敲定 > 正文
什么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文/陆 铭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只要经济进一步向长三角地带集聚发展,那么金融中心、航运中心一定会在上海得到发展
今天来讲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有三个背景值得我们注意。首先,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正在经历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和经济危机。第二个背景是,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试图走出过度依赖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最近的数据显示出来我们的政策非常见效,中国有可能最先走出经济衰退的谷底。第三个背景是,近年来上海服务业在整个经济当中的比重始终是一半左右。如果金融、证券包括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上海服务业在整个经济当中的比重就要掉到50%以下。
所以,无论是上海自身的发展,还是全国的发展,都非常需要发展的动力。而从发展的动力来看,我就想谈三个观点:第一,上海太小了;第二,上海太散了;第三是上海太封闭了。
“两个中心”的建设前提
首先,我们来看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前提。最近,经济的衰退给中国带来一些新的现象,好像上海复苏的速度要比中国内地很多省份更慢。所以,有很多人认为,中国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带来区域间和城乡间差距不断扩大的局面有可能被改变,似乎中国经济将迎来区域间平衡发展的时代。实际上,这是非常严重的误解,今天当我们来谈上海经济发展和全国区域发展的话题,必须要把上海经济放在全国经济大的背景下来看。说得更深远一点,必须要把上海经济的发展放在全球经济的大的视野里边看,才能把上海发展的背景看得清楚。
我们今天谈论整个中国经济要提振内需,不能误解地认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心越来越向中国内地转移,这样的看法是不科学和不客观的。中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度要下降,整个进出口与GDP的比率要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进出口总量下降。中国未来制造业要进一步发展,中国要成为新的全球制造业的中心,这个制造业的中心将会在什么样的地带?毫无疑问是在中国的沿海地带,包括上海,只有这里才可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成为中国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前沿地带。
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一定要以制造业的劳动生产力提高为前提条件。如果说中国未来制造业的发展前沿地带仍然在沿海地带,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这样的地方,那么,服务业的发展也一定是在沿海地带更快。因此,上海服务业的发展一定要依托于长三角都市圈的形成。只要经济进一步向长三角地带集聚发展,那么金融中心、航运中心一定会在上海得到发展。如果长三角地区继续走向市场整合,那么,物流业(特别是城际物流)也一定会得到大发展。
“两个中心”的依赖条件
今天谈到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国经济今天所处的发展阶段为基本背景。大家都认为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高速增长依赖于几个条件,一个就是中国的人口,第二个是中国的资本积累,中国内在储蓄率非常高,同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吸引外资的国家之一。有经济学家预测中国未来二三十年里人口红利要结束了,人口老龄化出现了。吸引外资的增长速度也要下降,于是,中国完全可能进入到一个增长速度为每年6%至8%的时代。中国必须要在下一轮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的动力,而我认为这个动力就是城市化以及城市布局的调整。
最近,我研究了中国不同地理位置的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我的研究发现有三个结论:第一个,距离大港口(比如上海和香港)的距离对一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影响非常大。在2006年时,从上海和香港往内地走,走到距离大港口将近500公里的时候,土地的利用效率将下降50%。我同时也发现,随着时间的推进,地理对于土地效率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基于此,我主张未来应该对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放松建设用地指标的控制。如果这样的话,中国的区域经济再配置就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另外,在距离大港口450公里以内的范围之内,城市面积的扩张有利于城市规模经济的发挥,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而在距离大港口450公里以外的地方,城市扩张带来的是平均土地利用率下降。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是现代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引擎。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经济集聚的过程当中不同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分担基础设施的成本,这给城市发展带来规模经济;第二,规模经济的来源就是“匹配”,不同偏好的消费者、不同需求的生产者,可以在城市的空间集聚过程中找到最适合自己偏好的消费品,或者生产需要的劳动者和生产技术。这是规模扩大的过程当中带来第二种规模经济;第三,规模经济效应对现代服务业特别重要,不同的人之间相互学习可以有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对未来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来说,要充分发挥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学习效应。比如说工业设计,我到很多发达国家考察后感觉到工业设计是未来非常重要的增长空间。在工业的设计环节上,在产品的附加值上中国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举一个例子,在芬兰这样很小的国家,一个花瓶就可以成为一个城市代表性的产品。而在上海,却找不到代表我们上海的具有本地设计的产品。
上海太小了
城市的最佳规模也会随着服务业比重的提高而提高,换句话说,一个城市到底多大最好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服务业比重越高,城市的最佳规模就越大。展望上海的未来,相对于上海未来的城市规模来讲,上海现在人口规模还不够大。上海常住人口规模按照现在的速度每年增长30万以上,未来二三十年以后上海的人口规模达到2500万以上。千万不能盲目限制城市规模的发展,我经常说“放弃规模就是放弃发展”。
上海太散了
我想讲的第二个观点是上海太散了,你从上海市中心往外走,你会发现上海市郊地区人口的密度太低。如果你走到东京的市郊,你会发现,那里的人口密度还是非常高的。密度高带来服务业发展非常重要的条件,因为人和人的距离近了,意味着服务的便利。今天在城市规划时正走向一个误区,人们都希望市郊低密度,但是这会带来两个结果:一方面,服务业集中在市中心,会进一步加剧服务业中心的拥堵;另一方面,一旦形成连成片的低密度社区,这些社区就可能没有活力,特别是到了晚上,连路灯都是暗的。
上海太封闭了
我想讲的第三个观点是上海太封闭了,是指上海未来的发展需要全方位的思想解放。以前,上海依靠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随着“两个中心”建设目标的提出,上海未来发展将越来越多依托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但是,教育、文化、咨询等等,这些行业都是大量用脑的,思想在经济发展当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时,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的优势就小了,因为政府其实并不了解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过程当中什么是主要的。
最后,未来城市的发展还要给低收入者更多开放的生活和就业空间。我们在过去城市发展过程当中过分强调对于城市的管理,而城市的管理从一定意义上是在缩减低收入者生活和就业的空间。前一段时间我刚到东京去过,我到上野公园去看了看,就在那的一家文物保护单位外面,有相当于我们国内的大排挡。我很有感触,如果是在中国城市里,在重要文物保护单位的外面,摆大排挡一定会被城管驱散。这里就体现了中国和发达国家城市发展模式之间的差别,中国太重城市管理,国外更加注重给城市的居民生活和就业的空间。这样的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一城一带”
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一城一带”——陆家嘴金融城和外滩金融聚集带。
外滩金融集聚带在原外滩金融街的基础上向南延伸,初步确定范围为:北起苏州河南岸,南至陆家浜——外马路,东临黄浦江,西到河南中路——人民路——中华路——桑园街所围合的区域,滨河岸线长约4.8公里,总用地面积约2.6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