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能源紧缺背景下的山西煤炭(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31日 15:16  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能源紧缺背景下的山西煤炭(3)
图:霍州煤电集团的采煤工作面。本报记者 任灵杰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名与实

  ●煤炭企业真是富得流油吗?

  ●从一吨煤的旅程,看看煤炭价格是怎么上涨的。

  ●研究中国煤炭离不开山西煤炭,读懂了山西煤炭,就读懂了全国煤炭。

  ●山西现在煤炭价格的适度上涨是弥补过去多年来的生产生活欠账,是对多年来不合理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的适度矫正。

  许多山西人有这样的体会:

  在外地出差去打的,听说你是山西的,那位的哥(或者的姐)便开始用复杂的眼光看你,然后的谈话内容大抵是以煤炭开始到煤炭结束。当然少不了“一夜暴富”之类的神话。

  眼下对山西的关注,恐怕就不单单是煤老板的传奇故事了。近日来自国家电网公司的消息说,“综合考虑电煤、气候等各种因素,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内今年夏季最大电力缺口将超过1000万千瓦,山西、山东、浙江、福建、四川、湖南、江西等电网电力供应将较为紧张。”

  “电煤紧张—机组停运—拉闸限电—空调不转”这个再简单不过的逻辑,正为每个中国人耳熟能详。

  山西煤炭举足轻重。山西煤炭争议千万。山西煤炭是一本很难读懂的书。

  能源有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之说。前者比如煤,后者比如电。在中国,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70%。权威预测,在未来20年中,中国的这种能源结构不会有很大改变。此外,中国电力对煤炭的依存度也在70%以上。由于中国石油对海外的依存度高达40%以上,而且受到地缘政治和战争灾难等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煤炭在中国能源格局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有评论认为,煤炭是中国能源安全的基石。这话当不为过。

  研究中国煤炭不能离开山西煤炭,储量和产量都占全国的1/4,出省外调量占全国的70%。这是一个沉甸甸的分量。换句话说,读懂了山西煤炭就读懂了中国煤炭。

  事实上,在中国能源安全的大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关注山西。

  2006年4月19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山西为中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省份。那个试点方案,被媒体称为解决中国煤炭困局的“一揽子方案”。

  从2007年中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在山西试点,到2008年初的雪灾期间,全国对山西煤炭的关注程度,足见山西煤炭在中国的特殊地位。

  全国煤炭硬缺口的70%要靠山西保障。

  山西真像外界渲染的那样,“遍地煤老板,富比科威特”吗?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也不难。我们不妨从一吨煤的旅程,看煤炭是怎么 “涨价”的——

  2008年6月的某一天。同煤集团某矿井。工人在数百米深处劳作。一吨煤的制造成本是292元。煤运到井上,加上传统财务的工资、电力、折旧等12项费用以后,再加可持续发展基金、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煤矿转产发展基金、地面塌陷补偿费等“煤炭新政”政策性费用后,一吨煤价格成了346元。

  几天以后,这批电煤专列从大同驶出。货物终点站:浙江省北仑发电厂。这列电煤的旅行计划是这样安排的:先乘火车到秦皇岛码头,然后乘船到达浙江某码头,最后运往用户单位。这批货物的离矿价(专业术语叫“车板价”)是346元/吨,过大秦线到秦皇岛码头,铁路专线费用90元/吨,码头价(专业术语叫“平仓价”)成了436元/吨;从秦皇岛船渡到该发电厂专业码头,合同内海运费为90元/吨,价格成了526元/吨。那么,北仑发电厂能以526元拿这批煤吗?不行!因为浙江所有大电厂的燃煤均由浙江某公司负责签订合同,组织供应。作为中间经营单位,其费用当然是煤炭价格的组成部分。这个环节的费用及赢利取决于煤炭的供需形势,现在的费用在50元/吨左右。那么,这批合同内电煤最终的用户价为576元/吨。

  以上是说的正常情况(或者说“理论数据”)。在当前货源和运力都很紧张的情况下,实际到户价格可能比这个还要高。

  那么,山西挣了多少钱呢?因为煤炭的质量、用途和计划内外合同千差万别。我们只能说个平均大概。

  记者手头有省煤炭工业局提供的一份《煤炭产品及成本构成费用表》。以2008年5月份为例,全省原煤平均制造成本是237.77元/吨,加各种费用以后,是287.35元/吨,平均售价是334.7元/吨,吨煤赢利46.72元。再往前推两年,2007年吨煤平均赢利25.25元,2006年是18.22元。最惨的是1999年到2000年,吨煤亏损2.9元。说起过去那段历史,西山煤电集团的一位老工人潸然泪下:“那时真叫可怜啊,每个月发百十块生活费,家里连盐都买不起,单位组织大伙去修路割麦子挣钱……”

  那时,大同矿务局的口号是“人人二百三,集体渡难关”。

  即便是现在,煤矿工人的收入依然偏低。2007年山西省国有重点煤矿工人的年收入也就是3万出头的样子。

  是啊,多年来的安全欠账、生态欠账是应该弥补的时候了。多年来的煤炭成本只是维持简单再生产,一直没有把矿工安全、健康和煤矿开采对当地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环境的破坏等因素纳入成本核算。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势必要将这些外部成本“内部化”,即让煤炭企业承担一部分社会成本。而且,在中央那个“一揽子方案”中,矫正多年来一直被扭曲的煤炭成本,也是其中的应有之意。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