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出厨房 入殿堂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7日 16:20 《小康》杂志
郑州:出厨房 入殿堂 “再造一个新郑州” ,就在列子歌颂愚公的地方,郑州人萌发了一个平地起新城的梦想。 向东,继续向东 2007年12月9日,中国大饭店多功能厅,坐在一群中国杰出的企业家中,作为郑州市副市长、郑东新区负责人的王庆海同样显得神采奕奕、意气风发。 “这是我们国家几千年以来,前所未有的、千载难逢的最大规模的一次加速城市化进程,进行城市扩张的一次难得的机遇。将会极大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带动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也会创造非常灿烂的城市的文化,提升城市的价值,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在郑州市政府官员的眼中,郑东新区的发展和未来俨然成了城市发展进入快车道的“杀手锏”。 历史往往有一些巧合。 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列御寇在郑州东部的圃田著书立说,其《列子•汤问》中讲述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愚公移山”的故事。而今列子生活的那块土地已成了郑东新区的一部分。 河南省拥有大约一亿人口,而作为省会城市的郑州仅有两百万人口,当地政府认为城市规模太小,难以推动河南这个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的经济,更不用说对全国经济产生影响了。就在列子歌颂愚公的地方,郑州人萌发了一个平地起新城的梦想。 “郑州新区的规划的特点就是大手笔、高起点。”王庆海介绍说。 “大手笔,高起点”成为这个“新城”建设的一切基调。经过一次全球范围的“甄选”,郑州市政府聘请了日本知名建筑大师黑川纪章(Kisho Kurokawa)为新城区勾画蓝图。郑东新区面积150平方公里,新城区计划将把郑州的城市规模扩大一倍,增加人口150万。整个计划在1995年即获得了国务院的批准。 如今,开车行驶在郑东新区的CBD商务内环路上,你会惊诧于眼前的景象,与规划杂乱拥挤的郑州老市区相比,你会有恍然来到了浦东新区的感觉。新城CBD中心是一个环型城市,和CBD副中心通过3.7公里的运河形成一个如意的造型。要在如此缺水的中部省份形成绿水绕城的效果,代价可想而知。城市核心区的一座造价近1亿美元的滨河艺术建筑看起来像一窝巨大的鸭蛋,据说创意就取自了河南出土的2500年前至8700年前古代乐器陶埙、管乐器石排箫和中华第一笛“骨笛”的抽象造型。附近还有一个新开的会展中心,外观就像是一把撑开的伞,那里的展厅号称拥有亚洲最大的无柱屋顶。不过这一切的宏伟壮丽都将被正在建的北方第一高楼以少林寺塔为造型的宾馆所超越,其280米的高度几乎是纽约帝国大厦的四分之三。 “再造一个新郑州”成为了城市中的流行语。 “我们只有扩大规模才能有所作为。”对于新区的未来,市长赵建才有着这样的宏伟构想,到2020年,进一步的扩建将使郑州成为一座拥有500万人口、面积达500平方公里的城市,将落后的郑州变成“东方芝加哥”,成为连接繁荣沿海地带和广阔内陆地区之间的枢纽。最终将有60余座商用和居民楼落户中央商务区。中央商务区的辐射地带将汇集郑州未来的工业和服务业:银行金融、保险、物流、高科技制造业以及高等教育,这两大行业也代表着郑州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央商务区周边地带的总投资可能高达350亿美元。 对于河南省──中国最贫穷的省份之一来说,这毫无疑问是一大笔钱。对此,赵建才表示,大多数投资将来自于企业,而不是政府。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将来自于银行贷款。 “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城市化理念。”直接负责郑东新区建设的副市长王庆海说。 “再造一个新郑州”背后的隐忧 “你知道吗,就在这个地方,一个地下车位就能够卖到18万,而且现在有钱也买不到了。”站在郑东新区CBD奥园世贸大厦的底层空地前,一位入住该大厦已有一年的商务人士对记者说,周围施工现场传来的嘈杂声几乎盖过了他的说话声。 短短两年间,这里的土地价格飙升了三倍。印刷精美的市政府宣传材料上赫然写着,郑州是中国正在开工的起重机最扎堆的地区之一。 郑州的大规模改造很具有代表性,中国的许多城市都在进行着类似的工程。上海堪称这股风潮的带头人,“浦东”之后全国各地无数个“小浦东”、“类浦东”拔地而起。目前我们国家正在加快推进城市化的进程,国家的城市化率达到的40%,正是城市化率加快推进的主题,使得每一个大城市、小城市,包括县城都在扩张建新城。事实上,中国的城市已经纷纷膨胀成经济巨头。 “如果把握不好,不尊重规律,也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也将会造成非常大的失误和损失。”在企业家年会上,王庆海的发言中也同时流露出了某种程度的隐忧。 其实,这种大兴土木的做法在中国随处可见。为了促进本地经济发展,中国的地方政府都在默许对建筑业的投资热,而与此同时,中央政府还在试图遏制投资,以防经济增长失控。2007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1.3%,远远超出了政府制定的全年增长8%的目标。 于是有关人士担心,一旦近年持续的投资热冷却下来,中国各地将充斥着可能会闲置数年的工业项目,变成实实在在的财政负担。以至于有些人会发出这样的质疑,地方政府是不是支出无度了? “郑州新建的会展中心号称拥有独立温控的座位,这样‘奢华’的设施与一个中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是有点脱节?”网上一些网友表现出的担心并不是完全“杞人忧天”。 而且,发展飞速的郑东新区并不能屏蔽到郑州整个城市发展软肋存在的现实。 从郑州自身来看,六个县(市)支撑了郑州工业的半壁江山,与中部兄弟城市相比,郑州市区的发育程度还不够高。“这突出表现在郑州在全省经济中的首位度还比较低。”对比中部其他中心城市,河南社科院副院长喻新安对《小康》记者分析,“目前,武汉市的GDP占湖北省的30.8%,长沙占湖南省的20%,西安占陕西省的38.7%。而郑州仅占河南省的15.6%,相比之下,明显偏低。” 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企业利润、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指标,郑州在全省遥遥领先,但与中部几个省会城市的首位度相比,则各有优长。支撑郑州实力的根基,离不开河南的区位、市场、资源的沃土。 经济首位度低,不仅仅是一个统计上的问题,在区域经济的“博弈”中,如果河南省的中心城市不够强,集聚带动作用不足,那么周边其他“恒星”就将强力吸纳河南的资源、资金,形成发展的“离心化”甚至经济要素的“失血”问题。 另一方面,郑州有能力成为“东方的芝加哥”吗?确实,它坐落在南北和东西铁路主干线的交叉地带,而在中国,铁路是一项主要的财富,因为大部分商品的运输仍依赖于铁路。不过来自其它中部城市的竞争也相当激烈,包括中南部的武汉,还有迅速崛起的江西省省会南昌。2005年3月,武汉铁路局已正式升格为中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武昌火车站的改扩建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再加上汉口火车站,两个大型铁路枢纽站一南一北隔江相望、遥相呼应,中国中部的铁路调动中心大楼也已经在武汉启动建设。与武汉的热火朝天相比,郑州铁路局已经被分拆,郑州、武汉、西安“三家分晋”,其管辖线路营业里程由原来总长度的6600公里缩短到2400公里,而且铁路第五次大提速后,铁道部开通了Z字头的进京直达特快列车,没有一趟列车在郑州始发或停靠,打破了郑州火车站建站百年来,列车进站必停的历史。眼看着列车从郑州站呼啸而过,郑州方面大呼“被边缘化”。 “河南省南部的重要煤炭城市平顶山、主要民工输出地漯河、信阳都划在了武汉铁路局管辖范围内。武汉铁路局除了可以获得平顶山的煤炭运输收入以及漯河、信阳等地的民工客运收入之外,还控制了宁西线、京广线这两条外界向郑州铁路局发送货运空车的主要通道。”一位长期研究中部铁路系统的学者告诉记者,“铁路局的变动不仅使郑州感到失落,连整个河南的经济都会受损。” 由此可见,郑州真正做到“东方的芝加哥”从而推动整个中原的崛起,单凭一个“郑东新区”的一翼发展似乎并不能让人完全信服。 郑汴一体化 不能承受之重 2007年12月7日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传出消息:经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纷纷扰扰的中部新特区之争终于有了结果。三个竞争对手,武汉和长沙同时榜上有名,唯一落榜的就是郑州。 这样一条新闻出现在武汉和长沙等地的各大媒体,而同样参与申报“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郑州媒体的新闻栏目却鲜有报道。同时在在河南著名网络媒体“大河论坛”里,有关第四批特区的帖子几乎占据了论坛全部,其中唱衰之声也隐约其间。 “如今,位于中部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成为新特区,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本来就发展相对式微的郑州,岂不是输在起跑线上了。”网友的担心多集中于此。 这使得社会的焦点再次瞄准郑州,引发人们对郑州在实现中原崛起中的特殊地位、特殊使命、特殊作用进行新的认识,对“郑汴一体化”的未来作出新的思考和运筹。2005年,郑州曾以河南省重点打造的“郑东新区”申报新特区,但遭到一些专家学者的质疑,因为有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的先例试点,这种模式不可能被重复。随后,河南又探索“郑汉特区”(郑州和武汉联合申请特区),但仍未成功,在冲刺第四批新特区时,河南拿出“郑汴一体化”作为筹码。回看历年来郑州“申特”的经历,不难发现郑州也确实在不断探索担负“中原崛起”的路径,然而硬伤的存在,使这种探索的热情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王发曾,河南大学原副校长,他这样表述郑汴一体化的最高境界:“显然,不是为了开封人很方便地到郑州来走亲戚,也不是郑州人很方便地到开封吃小吃。而是为了中原崛起!” 这样的豪言壮语不由得让人质疑, 一个“刚刚起步”的郑汴一体化能否撑起中原崛起重任,它的竞争力究竟有多大? “郑汴两地相隔不过区区30公里,可是肩负着中原崛起历史使命的郑汴一体化的实现还有多远,谁也不能够给出一个确切的时刻表。”学者的感叹代表着很大一部分人的担心。 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项目组负责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分析: 从核心城市来看,郑州无法与武汉相比,武汉“8+1”城市圈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2006年GDP总额占全省61.3%。而湖南的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各相距不超过50公里,在湘江两岸成“品”字形排开。近年来,世界500强企业有32家落户长株潭。 相比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郑汴一体化”显得“弱小、年轻、不够分量”。而近观郑汴双城的实际发展现状,更是让人忧喜参半。开封,由于区位优势的缺失,交通优势丧失、省会西迁、核心资源的外流过去的繁华消失殆尽,以至于成为《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克里斯托夫在《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 一文中“沉寂 ”的代名词。而一体化中经济实力较强的郑州虽然是全省经济、科技、金融、物流中心,但首位度太低,三次产业发展不平衡,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考验。 这样的城市阵容来迎战“中原崛起”的挑战不能不说是一个高难度动作。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