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疆建设兵团:建一座新城留给后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5日 23:53 中国经济周刊

  (标题)“建一座新城留给后世”

  在兵团采访的第一天,是从8师石河子市开始的。

  石河子市实行师市合一的特殊体制,即8师的师长也是石河子市的市长。这是一座典型的军垦城市,城市人口95%以上是汉族,基本上都是兵团人。这里普遍的口音是河南话,生活习惯也几乎同内地没有区别。

  随行的兵团同志告诉我们,到石河子才算正式进入兵团的氛围,而参观军垦博物馆才是兵团采访的开始。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这座看似普通的二层小楼同样有着一段辉煌的历史。这栋号称“军垦第一楼”的建筑是兵团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层建筑,也是石河子市的第一个建筑项目。建筑所用的砖料是战士们自制土窑烧制的,所用6000多根圆木是战士们从百十公里外的天山林区扛回来的。

  在历史展厅中,陈列着各种关于兵团的历史文物和资料,大多都是生产工具。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第一代兵团人的生产生活工具可以用远离现代文明来概括:巨大的木质人耕犁要6个战士才能拉动,粗糙的砍土墁比使用他的战士还要高;因为资源匮乏,战士的军服没有衣领和口袋;六十年代,我们已经可以看到铁质的半自动化耕作机器;七十年代,黑白照片里有了一排排拖拉机......

  在当代展厅里,我们已经看不到镰刀、锄头,展示在人们面前的是高规格的钢铁原料、畅销世界的彩棉织物、因体形巨大而不能放入展厅的全自动采棉设备的图片......

  50多年间,兵团人在这片土地上创造的奇迹,随着时光的流转和器具的变迁而迎面走来。

  1950年王震将军“我们就从这里开始,建一座新城留给后世”的壮语,今天已经变成现实。当年风沙肆虐、人烟稀少的乱石沟,如今已经成为一座被联合国授予“人居环境改善良好范例城市”的现代化花园城市。

  73岁的“军垦第一连”第三任连长胡有才老人,虽然早已退休在家,但每天都一身戎装去连队遗址做义务讲解员,用他的话说是“讲解军垦文化,宣传军垦精神”。老人洪亮有力的声音,让记者仿佛也置身于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刚到新疆时,这个地方很荒凉,也没有树,都是红柳,到处是盐碱地。当地老百姓对我们说,这是乌龟不下蛋兔子不拉屎的地方,你们解放军在这儿开荒造田,能打出粮食来么?”

  “当时开荒造田很苦的。那时候用砍土墁刨,人拉犁耕,机械化几乎没有。特别是开荒第一年,我们开了170多亩地种小麦。当时地里碱大,一亩地播了37斤种子,结果只收回来9斤麦子。不行啊。我们就想办法种水稻洗碱。我们把田地打成方格,把玛纳斯河水灌进来,然后用木板搅水,把水打浑,把地打平,再把种子撒进去,水沉淀了,种子发芽了,碱都跟着水进到戈壁深层去了,就这样年复一年把碱洗净了。这样坚持了七八年,后来一亩地就能达到200多斤的产量了,粮食基本可以自给了。”

  “每年四月上旬到五月下旬的播种期,玛纳斯河水是天山雪水,很冷的。站在水里面刺骨的疼啊。特别是碱大,腿被泡得红肿红肿的,皮肤都裂口子,出血,疼痛难忍啊。连队卫生员就给我们发凡士林,往腿上抹,防裂还消毒,然后用布一包,照样下田。那真是稻田里都能看到战士的血水啊!”老人的宽边老花镜后面闪着泪光。

  “说句老实话,我现在很知足。为什么呢?钱这个玩意,有多多花有少少花;它是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带不走。五十年代,我们一个月才五六块钱工资,还吃糠咽菜的,到六十年代的时候,我们一个人一个月才250克轻油,工资才十几块钱,不也过来了么?所以我总想,人呀,要知足。这是第一。第二呢,人不能忘本!”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