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9日13:00 界面

  汪涛:消费仍是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

  界面新闻 界面宏观

2017年7月,四川成都某商场一角。图片来源:视觉中国2017年7月,四川成都某商场一角。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日前预计,未来两年,中国消费增速应会继续超过投资和经济增速,预计年均实际增速可能超过7%、名义增速超过9%。到2020年,消费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占比将比现在上升2-3个百分点。

  10月18日,汪涛在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发表文章称,从2010年起,消费在中国GDP的占比稳步上行。2016年,消费与GDP之比接近54%,较2010年增加了6个百分点,扣除政府消费后,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接近40%。在此期间,投资占整体经济的比重缩减了3.7个百分点,净出口则降低了1.5个百分点。

  她说,中国消费增速会继续超过投资和GDP增速的判断主要是基于以下三大趋势,一是房产销售及相关活动放缓,二是工业和企业利润增长周期性温和放缓,三是鼓励消费的相关政策可能延续。

  此外,中长期人口结构的有利转变将给消费带来结构性支撑。汪涛说,目前中国适龄劳动人口正在下滑,到2050年可能减少25%至7亿人,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口会取出储蓄用于消费。另外,二胎政策也可能提高出生率、并最终推动抚养比重回上升趋势。不过考虑到人口结构的转变非常漫长,对消费支出的提振效果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会显现出来。

  尽管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但消费保持了较快增长,强于市场上大多数人的预期。2007年以来,中国实际消费年均增速达到10%。

  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二大且增长最快的消费市场。汪涛指出,以现价计算,中国消费市场规模在过去十年间已翻两番,2016年达6万亿美元,对应年均复合增长率15.4%,为同期美国和韩国增速的3倍以上。中国在全球消费市场所占份额也从10年前的4%翻番至11%。

  “中国整体消费增长无疑是稳健的。”汪涛说,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会将必需消费品支出更多转向个人护理品、高端电器和奢侈品消费,以及交通、通信、娱乐、旅游、金融和其他服务。

  十九大报告提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在此前的36年里,有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汪涛表示,随着日益富有的人口逐渐老龄化,医疗、养老、保险和娱乐服务方面的居民支出增速也会超过整体消费。公共社会保障网络扩大和私人部门退休金计划的发展也可以起到补充作用。年轻消费者的行为变化、消费形式的持续转变以及消费信贷的发展和技术的日益演变等其他趋势也是决定未来中国消费走向的重要因素。

  她建议,增加医疗或养老金支出,将更多社会福利转移至低收入居民;减少中国所得税体系的累退性;提高居民对企业利润和政府收入的分配,实现财富和资源向居民集中。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十九大报告提到的一项重要工作。“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报告强调,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责任编辑:陈楚潺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