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九提去杠杆 缩表不意味收紧银根
澎湃新闻记者 陈月石 来源:澎湃新闻
在强调国家金融安全、融监管部门加强监管的背景下,最新出炉的《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成为市场观察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走向的最佳风向标。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称,高度重视防控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有机衔接监管政策出台的时机和节奏,稳定市场预期,把握好去杠杆和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平衡,有序化解处置突出风险点,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在这份报告中,央行还以专栏的形式,对市场高度关注的央行“缩表”、如何看待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强势地位等一一作出回应。
央行“缩表”并不一定意味着收紧银根
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专门以专栏的形式阐述了“如何理解所谓央行‘缩表’”。
央行称,中国央行“缩表”并一定意味着收紧银根,比如在资本流出背景下降准会产生“缩表”效应,但实际上可能是放松银根的,因此不宜简单与国外央行的“缩表”类比。
具体来说,相比发达经济体,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更为复杂,资产方不仅包括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等,更大块头的是外汇占款;负债方除了基础货币(现金、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等),还有大量的政府存款等。
其中,2 月和3 月末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较 1 月末分别下降了 0.3 万亿元和 1.1 万亿元。这一次的所谓“缩表”在外汇占款下降这一大背景不变的情况下,主要与现金投放的季节性变化及财政存款大幅变动有关。
央行同时表示,从目前掌握的数据看,4月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已重新转为“扩表”。
九提“去杠杆”
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去杠杆”出现了多达九次,相较去年四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显增加。
其中,在谈及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时,央行表示,要进一步完善调控模式,强化价格型调节和传导,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畅通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度重视防控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有机衔接监管政策出台的时机和节奏,稳定市场预期,把握好去杠杆和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平衡,有序化解处置突出风险点,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而对于去杠杆的思路,央行表示,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积极稳妥去杠杆,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
不宜将公开市场利率上行与“加息”划上等号
2017 年 2 月 3 日和 3 月 16 日,公开市场 7 天期、14 天期和 28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先后两次上行,幅度均为 10 个基点,同时,央行面向主要银行开展的MLF(中期借贷便利) 操作利率也以相同幅度上行。
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此举反映了2016 年以来,在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下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上行的走势,是在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目标下市场供求推动的结果,不宜将公开市场利率上行与“加息”划上等号。从当前形势看,公开市场利率更富有弹性,客观上也有助于去杠杆、抑泡沫、防风险,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针对近期公开市场操作主要使用逆回购和 MLF,央行称,目的是“削峰填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
央行称,由于外汇流入流出、财政收税和支出、存款准备金交存和退缴、现金投放和回笼、可转债/可交换债冻结资金与解冻、季末监管考核、市场预期变化等长期性、季节性、临时性因素容易引起银行体系流动性大起大落,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和节奏也会随之灵活切换,有时出于 “填谷”的目的会以较大力度持续操作,有时出于“削峰”的目的会持续停做或净回笼流动性,这些都是正常的操作安排。
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在成功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后,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人民币汇率”的表述也发生了变化。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汇率市场化改革方向,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
央行称,尽管受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节奏、特朗普政府减税政策以及其他国际政治经济事件等影响,未来美元走势还有不确定性,但国内影响人民币汇率的积极因素有望延续,经济基本面等因素将继续支持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下一阶段,中国将继续坚持汇率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 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有序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有弹性的汇率运行机制,稳妥有序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同时也将进一步优化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对资本流动进行逆周期调节,促进国际收支双向平衡。
下阶段货币政策: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有机衔接监管政策出台的时机和节奏
谈及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央行称,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在流动性管理方面,央行称,保持总量稳定,综合运用价、量工具和宏观审慎政策加强预调微调,调节好货币闸门。既为信贷合理增长提供必要的流动性支持,又防范信贷过快扩张和杠杆率进一步攀升,还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有机衔接监管政策出台的时机和节奏,稳定市场预期,把握好去杠杆和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平衡,为稳增长、调结构、去杠杆、抑泡沫和防风险提供相对平稳的流动性环境。
相关报道:
银监会向市场喊话莫慌 监管政策会把握力度和节奏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李玉敏
导读
肖远企强调,银监会出台政策对潜在的影响进行过充分评估,包括对经济的影响,对市场的影响,对于银行业经营行为的影响。所以在操作范围,包括一些要求的结构方面、力度方面,都有很好的把握。
“我觉得可能是市场对相关政策有一些误解,或者误会,导致紧张。”5月12日,针对近期市场反应较大,认为监管政策密集出台,用力过猛而导致市场调整,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在近期监管重点工作通气会上如是回应。
肖远企也表示,前期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充分考虑了对市场的影响、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影响,做了充分评估。在监管政策的实施上,银监会在坚定不移地按照既定监管思路和方向,开展监管行动的同时,也充分考虑银行业风险实际,科学把握力度和节奏,稳妥有序推进。
肖远企表示,我把前期我们出台的监管政策认真地重温了一遍,指导思想和目的是“开正门,堵旁门”,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所有的监管制度和规定都不是限制业务,只要是依法合规开展的业务,都是受到鼓励和支持的。对于不合规经营,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风险防范和市场稳定的,从监管角度也绝不手软。
其次,肖远企认为,近期银监会出台的7个文件,并没有新的监管规定,特别是没有新的定量指标,都是对现有的制度的系统归类。
兴业银行(15.920, 0.35, 2.25%)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近期银监会密集出台的文件,梳理一下其实可以发现几个明确的特点。基本上是决策层提及的每一方面,都已经形成文件了。其次,比如“三套利”“四违反”都是一些对旧规定的从严重申,很多都带有摸底特征。总体上,会统筹协调,避免叠加,确保整个过程的平稳有序。
肖远企也坦承,监管政策的落实都是有计划地实施,有步骤推进,做好工作步调和时间安排的统筹协调,为各项工作落实时限设置一定间隔,实行错峰推进。
他表示,“我们的工作设定自查、督查和整改等环节,以自查摸清底数,以督查确保真实,以整改促进规范。目前还处于摸清底数的阶段,监管防范风险,维护市场的稳定,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必须对整个银行业经营情况、风险点、风险水平、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进行摸底。”
肖远企还强调,银监会出台政策对潜在的影响进行过充分评估,包括对经济的影响,对市场的影响,对于银行业经营行为的影响。所以在操作范围,包括一些要求的结构方面、力度方面,都有很好的把握。
而且很多政策还合理地安排过渡。在自查督查和规范整改工作之间,监管安排了4至6个月的缓冲期,为银行实现合规达标预留时间。肖远企表示,“监管部门还将根据不同银行的实际情况,灵活确定整改时限要求”。
此外,对银行的业务也进行“新老划断”。对新增业务,严格按照监管标准进行规范;对存量业务,允许其存续到期实现自然消化;对高风险业务,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制定应对预案。
银监会也表示,在政策制定和监管安排方面坚持统筹兼顾原则,既强调对银行业有效监管,也关注监管措施的全局影响,切实防止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有效维护金融业稳定。
鲁政委认为,加强监管的统筹、协调一致,有几层意思。第一层意思,相同的事儿,大家的标准是拉平的,避免了监管套利。第二层意思就是,彼此的政策之间有一个配合协调的问题,要避免监管的空白领域和政策的叠加,确保整个过程的平稳有序。
银监会最近通报的数据显示,理财、同业等业务并未受到政策的太大影响,仍保持增长。比如理财业务,4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理财产品余额为30万亿元,比3月末增加了1.1万亿元,比年初也有所增加。
同业方面,银行业持有的同业存单余额为4.2万亿,比3月末增加将近700亿元,发行的同业存单余额为7.8万亿元,比3月末增加1384亿元。同业投资规模将近3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4万亿元。另外,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中的信托贷款余额7.01万亿元,增速远远高于去年同期。委托贷款余额13.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6300亿元,同比增长将近20%。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责任编辑:刘金磊 SF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