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3日12:50 财经杂志公众号

  “政府需要提供保障性住房和共有产权房资源,解决低收入群体和大学生、硕士、博士等毕业生群体的住房问题。同时,市场化房屋无需限购”,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11月10日在“第十二届中国地产金融年会”上表示。

  房地产市场的三大基本需求面

  许善达认为,房地产市场的第一大需求面是低收入居民基本居住条件的保障和改善。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城镇还有1.6-1.7亿人口仍然住在不具备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里,人均居住面积不足8平方米。这部分居民的居住条件必须要保障。第二大需求面是普通中间阶层的住房需求。这些大学毕业、3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的需求比低收入人群的要求要高一点。这部分也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第三大需求面就是收入增长后改善住房的需求,这类人就是希望能住上更好的房子。

  在区分三种不同需求的同时,许善达认为我国财政提供的公共服务存在错配的现象。相比之下,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分配到的资源较多,好的医疗、文化和教育资源都集中在这些城市。因此,公共服务水平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差距。正是这种差距,形成大城市的人口聚集效应。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人口会从最基层向上流动,汇集到大城市,而不是星罗棋布在各个地区。

  政府需解决知识分子住房问题

  近年来,政府加快了保障房的建设与供应。据住建部的数据,2015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计划新开工740万套,基本建成480万套。截至当年12月底,已开工783万套,基本建成772万套,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许善达称,政府在着力解决低收入群体基本住房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大学毕业生等知识分子的住房问题。

  在他看来,中国经济转型主要是提高经济技术含量,鼓励创新,其中需要培养大量知识分子。在一、二线城市,知识分子群体靠现有工资水平难以支撑购房。不仅如此,房价的过快上涨会使企业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过高的成本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困难。目前像深圳一些企业因不堪高房价的困扰,已有一些搬迁至东莞。

  “所以,解决这类群体住房问题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要想实现经济转型,就需要解决这类群体的住房需求”,许善达分析,这不能完全靠市场,因为他们的工资水平和我国的房价水平是不匹配的。政府应提供资源解决低收入群体基本住房需求,以及提高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等知识群体的劳动力成本和居住条件。

  而对于解决知识群体的住房问题,许善达认为上海等城市试点的共有产权住房制度是很好的创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类群体的住房问题。他同时表示,这两类群体的住房需求应该成为政府重点考虑的领域,并在财政资源的分配上重点支持。

  “限购市场化的住宅没有意义”

  许善达认为,“限购市场化的住宅没有意义。这类高档房的房价与老百姓关系不大,谁有钱谁去买,政府还能多收税。政府可以多收税,用这部分钱去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房等问题。”他认为,市场化房价高恰恰是经济发展好的标志,“我们国家如果出十个纽约、十个伦敦、十个东京、十个巴黎这样的高房价城市,我们国家经济就上去了。”

  而对于近期的热点——对高档房征收房产税的问题,许善达认为目前征收保有税的方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他建议,在销售环节进行征税。因为销售环节多收税,征收成本比较低,征纳关系也容易处理,而且征收率也会比较高。比如可以让地方政府以消费税的名义来征收,各地可以依据市场需求的不同,灵活调整税率。

  “政府调控房价的出发点是有道理的,但政府如果把行政调控作为主要的手段,可能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许善达提出,我国的房地产政策不能简单复制其他国家,应该让政策适应国家的经济格局,这样既可以推动房地产发展,又能解决居民的住房需求,同时,政府可以解决财政分配、征收、支出的问题。

责任编辑:周宇航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