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1日11:50 华尔街见闻

  PMI创两年新高,“四座大山”重压债市

  本文作者邓海清,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陈曦,“海清FICC”大资管频道研究员。来源于海清FICC频道。

  中国10月官方制造业PMI 51.2,创逾两年来最高,预期50.3,前值50.4;中国10月官方非制造业PMI 54,前值53.7,为2016年最高值。中国10月财新制造业PMI51.2,创逾两年来最高,预期50.1,前值50.1。海清FICC频道点评如 下:

  官方制造业PMI、非制造业PMI、财新制造业PMI均明显回升,再度验证了我们提出的“中国经济L型拐点已过”、“偏执看空中国经济必犯大错”。其中,制造业PMI创2014年8月以来最高值,财新PMI同样创2014年8月以来最高值,2016年以来两者均呈现明显的趋势性上行,非制造业PMI为2016年以来最高值,表明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共同回暖,共同支撑中国经济L型下半场。

图1 2016年以来,三大PMI指数均趋势性回升

  10月是房地产调控后的第一个月,但经济却不下反上,与市场主流预期相悖。市 场主流预计,随着中国新一轮房地产调控的出台,中国经济将重回下行趋势,但10月PMI表明这一推断是错误的。10月PMI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创 2014年10月以来最高值,并未受到房地产调控的影响;与房地产也最为相关的建筑业PMI高达61.8,尽管较上月微幅回落0.1,但仍然处于历史最高 区间。

图2 房地产调控后首月,建筑业PMI维持历史高位

  经济可能进入主动补库存阶段,但绝对库存水平仍低,补库存仍有很大空间。从 库存和生产数据来看,10月原材料库存为2015年9月以来最高值,产成品库存为2015年11月以来最高值,结合生产明显回暖可以初步判断,中国经济进 入了主动补库存阶段。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原材料库存仅为48.1,产成品库存仅为46.9,距离高库存仍有相当长的距离,补库存空间巨大,将长期拉动经济 回暖。需要注意的是,供给侧改革的“去库存”指的是去房地产库存,不能与工业企业库存混为一谈。

图3 库存回升+生产回升,主动补库存开始,但库存水平仍低

  预计10月固定资产投资将进一步回暖。2016 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出现了“开门红”,但二季度开始投资明显下滑,成为拖累中国经济的重要原因。8月份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累计同比企稳回升,8-9月 投资当月同比均超过2季度,是中国经济企稳的重要标志。海清FICC频道预计,10月投资将进一步回暖,主要因为盈利改善驱动制造业投资和升级,基数的不 断下降也是利好因素。

图4 8-9月固定资产投资见顶,预计投资将进一步回暖

  中小企业成为PMI回升主力,经济结构进一步合理。10 月PMI分企业来看,大企业PMI下滑0.1至52.5,但为2014年7月以来第二高点;中型企业PMI大幅回升1.7至49.9,为2015年8月以 来最高值;小型企业大幅回升2.2至48.3,为5个月以来最高值。此轮经济回暖一直体现为大企业回暖,但从10月数据看,中小企业出现明显改善,经济结 构进一步合理,经济回暖的可持续性增强。

图5 大企业PMI维持高位,中小企业PMI回暖是一大亮点

  10月PPI将大幅回升,通胀压力重现。一 方面,PMI原材料购进价格与PPI正相关,10月PMI购进价格大幅回升至2011年以来最高点,预示PPI将大幅回升;另一方面,9月底至10月,大 宗商品价格飙升,并未充分体现在9月PPI中,10月PPI大幅回升不可避免。PPI的大幅回升可能会传导至CPI,带来通胀的系统性回升,防范通胀压力 不可低估。

图6 PPI大幅回升不可避免,通胀压力重现

  “稳健的货币政策”不等于“不变的货币政策”,为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央行必须做出边际改变。2016 年以来,经济企稳回升,企业盈利改善,通胀压力上升,金融系统风险累积,国际央行货币政策边际收紧,为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央行需要适应和匹配中 国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我们认为货币政策中“稳增长”权重下降,“防风险”权重上升,资金面波动加大将成为新常态,监管趋严是大势所趋。

  海清FICC频道长期看好基本面驱动的中国股市长期“健康牛”,央行流动性边际收紧最多增加股市波动。从 2013年6月的和9月的经验来看,流动性的扰动可能会导致股市的短期波动,但不会改变股市的趋势。我们看好此轮中国股市“健康牛”的主要原因是经济L型 下半场,企业盈利改善,这与2014-2015年过度依赖货币政策的水牛有根本不同。流动性的变化确实可能导致股市的短期波动,但不会改变股市长期“健康 牛”的大趋势。

  “四座大山”重压债市:经济企稳回升,通胀明显上行,金融系统风险持续累积,央行流动性拐点已现,根据“修正的泰勒法则”和“太阳系理论”,所有因素全面利空债市。目 前“资产荒”已经成为债市多头的唯一信仰,但如果央行流动性拐点出现,资金面波动性加大,则目前债市的加杠杆、期限错配模式将无以为继,资产端收益率将随 着资金端利率上行而上行。回顾2013年,资金面和央行是债券市场大调整的关键,目前债市的核心矛盾与当时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投资者应当防范债市陷阱,盲 目加杠杆、期限错配蕴含巨大的风险。

责任编辑:李思阳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必须发展为人民服务的经济

如果我们的整个增长更多回到以人为本、注重人民的幸福体验的出发点,那么就应该更关注绿色发展的问题,改善民生的问题,上学、就医的问题。如果不把民生的保障问题解决好,GDP增长再快,人民的幸福感也提不上去。

房地产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在未来一个阶段,住宅仍然是中国长期发展的重点,但是会转移到三四五线城市,因为这些城市的人均GDP大部分都还远没有达到8000美金,发展空间还是很大。房地产行业实际上还处在盛夏,将来的路还很长,我们的好日子也才刚刚开始。

沃尔玛买入京东背后有何隐情

沃尔玛看重的是久攻不下的中国市场,京东那边厢则在专心应付猫狗大战。京东希望通过与沃尔玛的合作与阿里一决高下,三年内结束商超之战,沃尔玛则希望通过与京东的合作延伸在中国市场的触角。

如果房地产市场没有炒作

如果房地产没有炒作,市场会出现什么结果?资金一定会流到银行或者股市里、或者民众更敢于创业,银行和资本市场资金增加,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更充足,市场也就更活跃,民众投资企业的意愿一定会倍增,对企业和就业都是有好处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