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7月6日新媒体专电(记者 王研)云南省安宁市龙洞采石场的工人们没想到过,有一天,这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采石场,会成为关注的焦点——事情缘于他们施工时,挖出了一个内有钟乳石的溶洞。数天后,关于“洞内石头遭疯狂开采贩卖”的消息,迅速被多家媒体和网络报道,并引起各界热议。
真相到底如何?开采贩卖溶洞内的石头是否违反规定?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溶洞面积不大 钟乳石晶莹剔透
3日,记者来到了位于安宁市白土村的龙洞采石场。整个采石场就是一座呈半环形的石头山,记者在这里只看到了两辆挖机和三四名工人,由于不少地方都堆着石头,根本看不出溶洞在哪里。据了解,1日媒体报道此事后,相关部门即对溶洞进行了封闭。
为了了解溶洞内钟乳石的损坏情况,在两名采石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入了洞内。溶洞不大,最外面的一个洞有一些触手可及的钟乳石,经过一个异常狭窄和低矮的通道,就到了一个高度能够让人站立的洞。洞内既有石笋、钟乳石,也有卷曲石,大都呈纯白色;里面有几个小小的水潭,钟乳石上落下的水不时地滴在潭中,整个溶洞显得晶莹剔透。
记者估计,前后走了约四五分钟、经过了四五十米的距离,洞里最高的地方3米左右,矮的地方不到1米,总面积数百平方米。在洞里,能看见地上有一些断落的石柱石笋,上面有一些钟乳石明显被切割过,只剩下了小半截,地上一些粗壮的石柱也是同样的遭遇。
安宁市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介绍,根据判断,其中有部分钟乳石是自行脱落的,有些已经在地上“生根”。
是否盗采有待界定
安宁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徐春华说,目前初步判断这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洞,在山体里一直呈全封闭状态,初步排除了有人类活动居住的痕迹。这个洞在石灰石岩层中,洞体里的石笋、钟乳石结构还是属于石灰石。安宁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科付科长说,没有见过新开溶洞的人会觉得很新鲜,但溶洞一旦打开,时间长了钟乳石等就会氧化、风化、发黄、发黑,石头花也没法保护。“如果要保持原状,只有完全封闭起来。”
采石场管理人员刘先生说,6月28日采石场在开采过程中发现了这个溶洞,当时就停止了开采,但没有封存。6月30日几名采石场的工人进到溶洞里,拉了电线,用电锯锯了一些钟乳石拉出来。“有的人是看着石头好看,想放在家里当摆设。”带着记者进入溶洞的一名工人对记者说:“我们不知道有什么规定,没有人说不能采,就有人采了带回家。”他还说,这些工人多为周边村子的村民。
徐春华介绍,6月30日国土资源局得到了消息后马上赶到现场,看到里面有四五个人正在采钟乳石,有的带着电锯,也有的带着小锯子。“我们立即制止了他们的行为,让他们撤出洞去,然后封堵洞口。”徐春华说,通道太狭窄,所以大的设备也带不进去,同样,就算切下了大的钟乳石,也运不出来。
记者从安宁市公安局采访了解到,6月30日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后也赶到了现场,当时没有看到有大规模哄抢、盗采的情况,约有5人在溶洞里,都是采石场工作人员。警方透露,这是一个私人采石场,各方面手续齐全。目前国土部门已经对此事进行初查,“盗采行为是有法律界定的。待调查后如果确系盗采,可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专家判定溶洞开发利用价值不大 法律法规仍需完善
徐春华介绍,这个采石场的手续齐全,按照国家行政许可准许其开采石灰石。如果开采过程中采出其他矿种,如金、铁等,则需重新申报,经过批准后才能开采。徐春华说,如果认定这个溶洞确实有地质、科研等方面的价值,矿产资源属于国有,政府可以按照规定进行规划和保护,待时机成熟再开发利用。如果不具有价值,采石场便可以自行处置。
付科长有着近30年的国土从业经验。他说,安宁市的溶洞很多,比这个溶洞大的也不少,有的已经发现了但至今没有对外开放:“不是每个溶洞都能开发或利用,要看溶洞的开发利用难度和价值。”从这个溶洞看,至少不具有旅游开发价值,因为其面积较小,且氧气明显不充分:“如果有二三十个人进去,肯定会缺氧。”
7月4日,安宁市国土资源局、安宁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分别邀请了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云南省地质环境研究院、昆明市文体广电旅游局等部门及有关专家进行实地调查。
经初步调查,专家认为该溶洞为云南较为普遍的石灰石溶洞,约200平方米,洞内有部分钟乳石、卷曲石、石花等,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由于规模小,开发利用价值不大。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继续对溶洞洞口实施封堵,并加强日常巡查检查,防止无关人员入洞。
记者还了解到,在矿产资源等开发过程中,挖掘出文物、地质遗迹等有专门的法规进行规范,但对于其他类似情况,如发现了以后向谁报告,报告、勘察、认定的程序都缺乏相关的法律规范。“是否向主管部门汇报,很多时候只能靠当事人自己的判断。”徐春华说。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