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改革如何破解土地财政困局

2014年04月14日 17:56  中国经济周刊 微博 收藏本文     

  记者手记

  “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虽然有很多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呼吁遏止土地财政,但这些年来,土地财政却不可避免地越滚越大。记者采访还发现,相比于过去几年,当下中国最小的行政单位——乡镇一级地方政府,对土地的介入程度也越来越深。

  分析人士指出,其实深入分析土地财政的幕后,毫无疑问是政府这只手伸得太长了,直接卷入到经济利益的纠纷之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安徽财经大学教授唐敏建议,一是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明确界定中央和地方事权及其支出责任,使事权和财权大体对等,从而从源头上解决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问题;二是依法规范土地流转收入,通过税收等政策解决土地暴利问题。

  一位业内人士甚至指出,至少未来5年,土地财政难以完全退出。长期要改、短期难动,这是土地利益格局的现实局面。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表示,土地收入将越来越表现出两个突出问题:一、收入不够。在如此庞大的地方债规模下,尤其是旧债偿还期陆续到达时,当前的土地收入远远不能满足偿还的胃口。二、土地出让的收入机制不长效。土地资源毕竟有限,同时城市规划进程也不允许无节制地开发各类土地,这样土地收入终有枯竭的时候。

  上述人士建议,确保财政支出公开透明,削减不合理开支,进一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约法三章,建设节约型政府。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仝志辉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针对这种局面,关键是要平衡政府、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未来应当要改革征地制度,既要保证农民的土地收益,还要保证政府的收益。假如,过去政府从农民手中征地是一亩10万元,转手卖给开发商100万元,政府赚90万元。今后如果实现自由入市,农民一亩地卖100万元,农民可以分享收益,政府可以通过税收等形式获得相应的收益,这就能避免地方政府的消极不作为。

  除了改革征地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都提出,要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有专家指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势必能冲破目前的土地利益格局,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高房价、房产绑架中国经济等局面有望得到缓和。

  但是目前,有些地方尚未迈开改革的步伐,就遇到了来自既得利益的阻力,甚至不乏有人打着保护农民利益的幌子来阻挠改革。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认定了方向的改革,还必须合理有序地推行下去。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中国科考船在冲绳海槽作业遭日舰阻挠
  • 体育桑兰微博确认产子:男婴5斤7两 母子平安
  • 娱乐独家:马伊琍独自现身幼儿园不苟言笑
  • 财经陕北煤田私有化套利百亿 周姓商人牵线
  • 科技手游开发商掀游戏公司上市潮
  • 博客一次被刻意隐瞒的屠城惨案(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北京择校黄牛叫卖幼升小指标 最高31万元
  • 冯矿伟:临近大盘的牛熊分水岭
  • 钮文新:中国的舆论谁主导?
  • 张炎夏:自贸区的N-1PK保税区N+1
  • 易宪容:沪港通的核心及所面临的问题
  • 张庭宾:A股“诱多陷阱”更加幽默
  • 朱大鸣:全世界为何都讨厌中国炒房团
  • 叶檀:马云与史玉柱联手目的是什么?
  • 海啸希望:四万亿刺激究竟刺激了什么
  • 杨剑波:海外适用816事件的法律案例
  • 陶冬:希腊债受欢迎 日本政策惹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