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副主任谈混合所有制:国资30%能控股就不搞40%

2014年03月09日 10:29  解放日报 

  发展混合所有制,将尽可能做到 “一企一策”

  将采用三种方式引入民间资本,即运用产权市场、股票市场,以及吸引股权投资基金和其他战略投资者

  民企担心被吞没,国有产权也有类似担心,必须要加强国资和民资的产权保护

  全国政协委员、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在接受采访时说,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出要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不仅有利于国资国企改革,也有利于拓宽民间资本的发展空间,让民间资本和国有资本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有利于民间资本和国有资本的深度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共同发展。

  黄淑和说,下一步将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重头戏”来抓。首先要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据称,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的顶层方案现在正紧锣密鼓设计中,该方案不久将报送改革领导小组,会注重统一考虑、统一平衡。

  发展混合所有制,将尽可能做到“一企一策”,尽可能降低国有股权的比重。黄淑和说,“我们注意到,民企也想进来,但又担心国企股权比例过高,久而久之自己就被吞掉了。所以尽可能降低国企股权比例,30%能相对控股的,就不去搞40%。”至于具体比例,黄淑和说,要具体按照行业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分量、国家要不要控制作为判断基准,另一个考虑因素是完善治理结构和机制需要多个战略投资者。

  他说,发展混合所有制的着力点中心要放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治理结构上。“现在民营企业最厉害的是机制灵活,国有企业最大弊端就是机制不活。所以要更多地引入战略投资机构,在现代企业制度上要多下功夫,建立一套完全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运行机制。”

  黄淑和还提出,将采用三种市场化的方式引入民间资本,即运用产权市场、股票市场,以及吸引股权投资基金和其他战略投资者。

  “发展混合所有制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国资和民资的产权保护。”他提醒,民企担心被吞没,国有产权也有类似担心。他说,发展混合所有制,态度上要坚决;但行动和措施上要考虑缜密,一步一个脚印,以免重蹈上世纪90年代的国资流失的覆辙,对全社会、对老百姓都不好交代。(解放日报北京3月8日电/特派记者 张骏)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直播:马航称未收到客机失事证据 专题
  • 体育3人进处子球恒大3-0 巴塔拉首球国安1-0
  • 娱乐张柏芝曝陈冠希另类癖好 揭拍艳照因由
  • 财经人社部副部长:政府可以对养老给出承诺
  • 科技3.8女王节策划:来自IT女高管的回答
  • 博客姚学斌:盘点波音777客机事故史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调查:过半女大学生通过网络学“性”
  • 张化桥:银行资本金不足?奇怪!
  • 李晓鹏:驳许家印房价谬论 税太低
  • 凯恩斯:要像选美女一样选股票
  • 易秋霖:总理为何不说遏制房价高涨
  • 袁岳:我的东邻西舍 增强归属感
  • 余丰慧:中国企业债务超美警示风险
  • 狼啸极行:本周资金流向及热点追踪
  • 谢百三:注册制短期利空股市
  • 一和家家:两桶油飙升原本无恶意
  • 钮文新:中国需要怎样的汇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