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央财政超收仅百亿很罕见 过头税痼疾仍难解

2014年01月27日 14:32  《财经》杂志 微博

  【推荐阅读】国税总局局长强调不收过头税:不愿被唾沫淹死

  过头税痼疾

  过头税的比例应该是下降了,但绝对数可能增加了。过头税已经成为税收治理的难点

  2014年的日历翻过近一个月,财政部公布了2013年的中国财政收入情况。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总收入129143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中央财政收入60174亿元,同比增长7.1%。

  按照财政部的说法,2013年各级财政部门大力支持税务、海关部门依法征收,全国财政收入预算顺利完成,特别是中央财政扭转了年初收入增速大幅下滑的局面,完成全年收入预算并略有超收。据了解,2013年中央公共财政收入预算数为60060亿元,也就是说,实际上最终仅超收114亿元。中央财政超收仅百亿元,这在近年来已属罕见。

  不过,完成全年预算已然 “来之不易”。在2013年很长一段时间里,财政收入增长都是乏力的。从多个月份的情况看,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增长增幅都低于上年,中央收入更是罕见地多次出现下降。其中,3月同比下降5.2%,4月同比下降2.2%。

  有鉴于此,去年6月27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作2012年中央决算报告时表示,2013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增长乏力,国内经济运行仍存在不少问题和潜在风险,特别是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仍比较困难。根据1月-4月中央财政收入情况测算,要实现年初预算确定的中央财政收入目标,今年后几个月收入平均增幅需达到11.3%。初步分析,制约后几个月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仍然较多,因此完成全年中央财政收入预算压力很大。

  而后财政部每月公布财政收支情况时也多次称,中央财政完成全年收入预算任务艰巨。从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来看也是如此,2013年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46.6%,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中央财政收入下降是受“营改增”改革、消费税增速放缓、进口环节税收下降等因素影响。

  不过,到2013年9月时,楼继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央财政收入近两个月增幅已有所回升,后几个月中央财政收入累计增幅将会逐步提高,所以不能说完不成全年预算。总体来看,今后一段时间财政收入可能转入中速增长。

  2013年财政收入任务之所以能够完成,有后期经济活力逐步恢复、税务部门正常加强征管的原因,但也有业内人士担心,其中也不排除有个别地区收了企业的过头税。而关于对企业征收过头税,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多年来也曾三令五申发出禁令。经济增长缓慢,企业活力不足的情况下,企业需要的是减轻负担轻装上阵,对其征收过头税无疑是雪上加霜。

  寅吃卯粮

  过头税,是指税收征管部门为完成税收任务而过度地向纳税人征税的做法。过头税问题在税务部门由来已久,最突出的情况发生在1998年。

  1997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受其影响中国经济增长也出现下滑,当年完成全年税收任务就已经有些吃力,共完成收入8200多亿元。到1998年,当年所定税收任务要求比上一年增收500亿元,危机影响下完成这一任务更加困难。而到了当年10月中旬,全年税收任务提前完成,很快又追加了500亿元任务。也就是说,在余下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全国税务机关还要加征500亿元税收。

  一位参与过1998年税收征管的地方税务官员对《财经》记者表示,当时税务部门千方百计“做工作”力求完成任务,可以说是“踏遍千山万水,历尽千难万险,走进千家万户,道尽千言万语”,甚至提出了“四铁”精神,即“铁面无私、铁石心肠、铁的纪律、铁的手腕”,用“挤柠檬”的办法收税。身为地方税务机关的领导,这位官员还曾亲自带企业负责人找银行谈“贷款交税”事宜。

  据记者了解,不仅如此,当年一些税务干部为完成税收任务甚至“集资交税”,税款不够就先自掏腰包。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税收收入增长也突飞猛进,其中不少年份增速都在20%以上。税务机关 “日子好过”,纳税人被征过头税的几率下降,但2009年以来,随着财政收入进入低增长时期,此类消息又频频见诸报端。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2012年下半年河北省多个县出现征收过头税现象,甚至有税务所负责人对企业称,“中日就钓鱼岛会有一战”,希望企业“多交税支援国家”。

  无独有偶,一位财税专家日前对《财经》记者转述浙江省一家民营企业的遭遇。该企业负责人说,2013年8月税务部门给该企业指出“两条路”,一是按照8%的税率交营业税,而营业税法定税率只有5%;二是仍旧按照5%交营业税,但税务部门要进入企业进行稽查,而且要稽查多年来的纳税情况,一旦发现企业有偷漏税行为就要进行重罚。该企业迫于无奈,最后只好压缩雇员降低经营成本,按照8%的税率交纳了税款。

  2013年12月,央视《焦点访谈》也曝光了河北省河间市征收过头税的现象。当地某乡税务干部要求个体户补缴税款时,在原有税款上多加了5000元,理由是“税收任务重,加了5000”。

  中翰联合(北京)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业务总监王骏对《财经》记者表示,在税收任务有压力的时候,税务部门往往会找一些企业商谈,比如增值税票需要在180天之内认证而后抵扣税款,税务部门就跟企业打招呼,让企业尽量到180天期限的后期再去认证,这样可以推迟抵扣时间,税款可以在税务机关多保留一段时间。另外王骏认为,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在企业没有得到落实,也是一种过头税。

  王骏平时接触到的大部分都是央企或大型国企,遇到过头税问题它们可以依靠谈判能力进行协调,另外它们对税收并不十分敏感,承受能力也强。恰恰是一些规模不大的私企,它们税收承受能力差,对税负更为敏感,如果税务机关拿税收任务去挤压,很可能脱离企业的实际情况,造成过重的税收负担。

  中央财经大学税收教育研究所所长贾绍华介绍,过头税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时间上过头,比如到年底看到任务吃紧,税务机关就要求企业“帮帮忙”,把第二年初的税交上,助税务机关先完成税收任务。更有甚者,企业不仅上交来年的,将来三年五年的都要交出,这都是“寅吃卯粮”、“吃子孙饭”。第二种情况是政策上过头,税务机关将纳税人不应该交的税解释为必须交的税,“在政策上找理由,从胁迫中找正义,在强制中谈自愿”,企业同样需要多交税。

  贾绍华认为,多年来由于国税总局的反复强调和严格考核,以及信息手段的应用,税务部门征收过头税的比例应该是下降的,但从绝对数上讲,有可能是增加的。“过头税已经成为税收治理的一个难点,也是一种顽疾。”他说。

  诱因种种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安体富对《财经》记者分析说,不管是税务机关征税,还是纳税人纳税,都应该遵循税收法定原则,但这一原则在现实中似乎始终难以落实。

  比如在实际征税过程当中,如何处理税收任务和依法征税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个难题。一般而言税务机关都有税收任务或者税收计划,由于国家预算的刚性,税收收入是财政预算收入当中最主要的部分,所以制定年度税收计划也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全年的经济情况有可能发生变化,而税收是经济变化的晴雨表,计划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可能完不成。在这种情况下,按道理就应该修订计划。但实际情况往往是,一旦任务指标和税法之间发生矛盾冲突,任务指标往往比税法还要严格,税务机关为完成硬性任务向企业征收过头税。尤其一些地方税务部门将税收任务和干部考核相挂钩,问题就更大了,极易引发过头税问题。

  安体富认为,征收过头税首先是给企业造成进一步的负担,必然影响其发展壮大,另外由于收入有水分,还可能影响到财政收支全局,形成决策层的错误认识,影响其对经济资源配置当中一些因素的考量。“过头税不是一个小问题,是很大的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倪红日对《财经》记者表示,过头税问题表现出,税务机关与企业之间并非法定关系,而是一种“讨价还价”的关系,它暂时可能可以保税务机关“渡过难关”,但长期来看政府和企业会双输,形成恶性循环。其背后,反映出税收制度、预算体制、央地财政关系体制的不完善。

  首先是税法制度的不完善。目前中国只有三个税种是通过人大立法后进行征收,其余税种仅为国务院条令或部门暂行条令,很多税收制度的规定存在缺陷。正是由于税制本身不完善,依法征税就变得无“法”可依,对征纳双方存在过多的软约束,实际操作过程中产生很多“变通的办法”,易形成过头税。

  另外从预算制度来看,倪红日分析指出,中国的财政预算属于年度预算,一般情况下年中不做调整,这也给过头税埋下诱因。比如年中突发经济过热现象,税收增长速度特别快,税务机关唯恐由此增加来年的税收任务基数,就要求企业缓交税款,尽量不做到“应收尽收”,不对来年征税造成太大压力;反之如果经济形势突然下滑,全年预算收入并无弹性,税收征管就会变得紧张,地方又不允许列赤字,有时就靠挤压纳税人获取更多税款以完成任务。

  财政部陕西省专员办此前曾撰文表示,税务机关屡征过头税的症结所在主要是,地方政府和税务机关无底线保增长;各层级政府之间事权划分不合理,地方政府支出压力过大;中国特色政绩考核推波助澜,经济发展指标是官员升迁的重要指标,而经济发展指标的核心指标就是GDP和财政收入增长;地方政府和部门利益驱使,征过头税以获取部分经费;部门监督惩处不力;税收计划编制缺乏科学性。

  税收任务疑云

  税务机关征收过头税,税收任务似乎是众矢之的。国税总局每年确定一个税收任务,各个省还要在其基础上层层加码。

  西部某省一名税务干部对《财经》记者表示,每年初国税总局会给全国各省税务部门下达一个税收计划总数,在此基础上,省里会追加一个数字,“因为如果只按照总局的计划进行分解,就很有可能完不成任务”。

  尽管如此,该省2013年并未完成税收任务,仅完成80%。主要原因是省内重点税源发生重大变化,一家石化公司增加大量储备油所以进项税特别大,纳税比往年少了几十亿元,如此巨大的税款,其他税源“无论如何都补不上”。该税务干部表示,以前该省也有没有完成税收任务的年份,但是极少。

  该税务干部说,从国家层面讲,大量的民生支出都需要财政投入,所以总体下一个税收计划也是应该的,但是在执行计划过程中不应该按照任务的100%进行考核,还要考虑地方的实际情况。国税总局一直强调依法征税不收过头税,地方政府每年都与总局进行博弈。特别是地税部门,它的税收收入归地方所有,干部任免权也归地方,所以收税的“能动性”更强,弹性更大,征收过头税的可能性比国税部门更大。

  他认为,这几年国税总局下达计划也在考虑增加科学性。过去定计划都是采取基数法,在上年完成情况的基础上增加一定比例,这些年也在兼顾因素法,就是考虑到增收因素和减收因素,再进行增减的调整。比如有的地方当年要新增一条石油生产线,那么它的税收计划可以增长30%,是有税源基础的增长。如果没有这样的增收因素,只须定6%或8%即可。另外在年中遭遇重大税源变化时,税收计划也需要调整。

  王骏表示,“人无压力轻飘飘”,税务机关收税也是如此,因此还是要有一个税收指标的约束,问题是把任务作为征税指标,应大体符合实际情况。目前来看信息是严重不对称的,这个问题需要着力解决。另外税收任务也需要建立在一年内合理调整的机制,比如一个季度过后发现经济形势与税收任务相差较大,基层税务机关如何把相关信息迅速传导到国税总局或相关部门,目前的机制不是很灵活。

  倪红日透露,近年来国税总局也在研究如何增强税收任务的科学性,将任务指标和税法规定进行有效衔接,降低税收任务的指令性,增强指导性。

  贾绍华表示,只有税务部门能把指令性的税收计划改成指导性的税收计划,把有任务性的税务稽查,改为执法性税务稽查,过头税问题才可能得到较好地解决。还要特别重视财政的长期均衡问题的研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要考虑建立国家财政的调节基金,实现财政收支的动态平衡,尽可能做到以丰补歉,把税务部门真正从以任务收税的牢笼当中解脱出来。

  他认为,还要重视顶层设计,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财权,理顺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加快构建地方税体系。另外,要高度重视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理解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真正内涵,理解“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的意义。

  2013年中,国税总局局长王军在地方调研时指出,坚决不要收过头税,收过头税“害人害己害长远”。

  此前,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人民日报》撰文表示,目前中国预算审批包括收入、支出和收支平衡三个方面内容,但核心是收支平衡,而不是支出规模与政策,这在客观上容易带来预算执行“顺周期”问题。也就是说,当经济下行时,一些财税部门为了完成收入任务可能收“过头税”,造成经济“雪上加霜”;当经济过热时,财税部门完成收入任务后又容易搞“藏富于民”,该收不收,造成经济“热上加热”。这既不利于依法治税,也会影响政府逆周期调控政策效果。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与此同时,收入预算应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

  【作者:《财经》记者 郑猛 】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习近平穿迷彩服冒雪看望内蒙边防战士
  • 体育NBA-詹姆斯18+7+6热火大胜马刺 视频
  • 娱乐圈内人士证实伊能静与秦昊姐弟恋(图)
  • 财经EMS国际包裹被掉包 打开后只剩包装纸
  • 科技司机乘客利用打车软件漏洞骗补贴
  • 博客马未都:北京“军队大院”生活揭秘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生恋爱近两成为满足生理需要
  • 罗慰年:移民是把双刃剑
  • 叶檀:债务崩盘预言将落空
  • 姚树洁:留守男童自杀透视改革艰巨性
  • 花木兰:政府会兜底工行的理财产品吗
  • JohnRoss:中国须维持长期高投资水平
  • 陶冬:新兴市场浴血 联储掌门易位
  • 刘杉:高房价是财政杠杆
  • 姚树洁:八项规定会影响GDP增长吗?
  • 张炎夏:城镇化会浪费耕地是误区
  • 谢百三:新股改革一要守法二要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