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系统部署农村改革:构建粮食安全战略

2014年01月20日 07:17  东方早报 

  《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昨发布

  相比往年相对单一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站在了俯瞰全局的高度。

  1月20日,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2014年一号文件全文约10000字,共分8个部分33条,内容涵盖: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善乡村治理机制。

  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一年聚焦“三农”问题。往年的一号文件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水利改革、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支撑。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称,2014年一号文件重点在于农村农业的全面深化改革,与2013年以来中央一系列会议是相辅相成的。一号文件的两大主题,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贯彻了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产业研究室主任张元红亦称,农村局部改革单独推进已比较困难,需要全面系统地推进各方面改革。

  抓紧构建粮食安全战略

  不出意外,粮食安全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占据首要位置。

  文件要求,要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文件称,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综合考虑国内资源环境条件、粮食供求格局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张元红指出,在新形势下,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城镇化率提高、资源面临进一步压力的情况下,完全依靠国内市场解决粮食问题不太实际。

  他认为,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内涵和定位已逐渐清晰,比如,一号文件已明确提出,合理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农业资源。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认为,一号文件提出的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强化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都是粮食安全战略的重点内涵。

  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大力度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粮食安全责任与分工,主销区也要确立粮食面积底线、保证一定的口粮自给率。同时,健全“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激励机制,完善生猪市场价格调控体系,抓好牛羊肉生产供应。

  郑风田说,随着资本下乡,土地流转日益普遍,土地非农化现象严重,国内粮食种植出现向不适宜粮食生产的区域转移,越发达的地区弃粮的现象越严重。一号文件强调米袋子和菜篮子制度,是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

  根据文件要求,2014年,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探索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继续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以及玉米、油菜籽、食糖临时收储政策。而大豆和棉花并不在列。

  一号文件公布前,市场就曾预测,大豆和棉花的临时收储政策或将取消。张元红解释,大豆和棉花的种植区域较集中,涉及的人口较少,取消临时收储政策最成熟。

  明确中国农业现代化特色道路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了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道路的内涵。

  文件提出,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这就是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据宋洪远介绍,这是中央第一次在文件中用文件的语言对这一内涵的概括。

  郑风田表示,今年的一号文件中,涉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比重有所加大。

  文件指出,要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开展农业资源休养生息试点,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室主任朱立志对新华社说,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路径方面要着重以科技创新提高水、农药、化肥等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在发展目标上既要考虑可持续发展,还要考虑稳定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调可持续发展不能侵害农民利益。在发展步骤上要坚持稳中求进,科学规划。如先保护污染严重的地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然后推广开来,有序推进。

  一号文件指出,从2014年开始,继续在陡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重要水源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开展华北地下水超采漏斗区综合治理、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湿试点。通过财政奖补、结构调整等综合措施,保证修复区农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降低。

  张元红指出,对整个国家来说,农村的生态环境是比较特殊的,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环境应该相互促进,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整体,不能自顾自的,城市污染不能往农村转移。

  一系列法律法规需修改

  关于农村改革,今年的一号文件提出,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农村经济社会活力;鼓励探索创新,在明确底线的前提下,支持地方先行先试,尊重农民群众实践创造;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允许采取差异性、过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要城乡统筹联动,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分享现代化成果。

  宋洪远指出,深化农村改革,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地方的探索创新,但总体前提是坚持底线。所谓底线,即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变,家庭承包制是基础,土地所有权是集体所有,承包权归农户所有,“农民可以非农化,但农地不能非农化”。

  在深化农村土地改革上,文件提出,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党国英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一号文件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的重大问题归根到底都涉及农村土地。如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涉及农业支持政策核心的提高补贴精准性问题,必须从农村承包地确地确权确股着手。

  郑风田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定调农村土地改革后,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需要修改。

  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主任孙英辉对新华社称,文件多次提出推动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当务之急,包括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等。承包经营权分离、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等涉及产权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应坚持顶层设计、长远立法与试点结合,可以确保改革红利最大释放并用之于农。

  录入编辑:王卉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代表呼吁公务员加薪:企业增长非常大
  • 体育NBA-杨29分湖人连胜 英超切尔西3-1曼联
  • 娱乐郎朗再登春晚 李敏镐庾澄庆黄渤等献唱
  • 财经2013年GDP超56.9万亿元增速为7.7%
  • 科技传运营商杀入基金电商推类余额宝产品
  • 博客谁在妖魔化当代日本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中国大妈海外寻子:妈不逼你结婚(图)
  • 郑风田:1号文件端牢中国人的饭碗
  • 刘石:制度效率才是第一生产力
  • 易宪容:中国股市乱象的根源在哪
  • 姚树洁:新年中央一号文件三大要点
  • 海啸希望:中国究竟是钱荒还是钱多
  • 叶檀:中国持有大量美债没啥可指责的
  • 雷思海:中国增持美债的战略账
  • 姚树洁:萨科齐50步笑奥兰德100步
  • 陶冬:股票初现分歧 澳元再积疲弱
  • 杨再平:2013年中国银行业十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