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首倡者:民众借反对以房养老抒发怨气

2013年10月09日 00:19  中国经济周刊 微博
孟晓苏(1949年12月—),男,生于苏州,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教授。1992年进入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任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党委书记、中房集团总裁、中房集团理事长;1998年房改课题组组长,保障房建设最早提议人之一。孟晓苏集高级领导干部、企业家和学者等多   孟晓苏(1949年12月—),男,生于苏州,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教授。1992年进入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任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党委书记、中房集团总裁、中房集团理事长;1998年房改课题组组长,保障房建设最早提议人之一。孟晓苏集高级领导干部、企业家和学者等多

  “以房养老”首倡者孟晓苏: 两因素使民众担心“以房养老”变味

  本刊 《独家专访“以房养老”首倡者孟晓苏[微博]:“以房养老”有五大好处》 一文引发热议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 | 北京报道

  当“住房”和“养老”这两个最能触动老百姓神经的词汇碰撞在一起,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就在所难免了。

  日前,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中国经济周刊》第一时间采访了“以房养老”的首倡者——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理事长孟晓苏(详见今年第37期《孟晓苏:“以房养老”有五大好处》)。

  文章刊发后,受到读者和网友强烈关注,引发社会各界一场关于“以房养老”在中国到底是否可行的大讨论,其中争鸣声不断。9月24日,孟晓苏再度接受本刊专访,公开回应民众疑问。

  “以房养老”比“卖房养老”更有保障?

  上海市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本市城乡居民养老意向调查报告》显示, 逾七成受访者赞同“以房养老”。仅有26.9%受访者不赞同“以房养老”,反对原因是:“以房养老易激发家庭矛盾。”

  除上述调查,也有媒体对“以房养老”进行了调查统计,其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约90%的老百姓选择了“NO”。

  同样是调查,数字却大相径庭。对此对立结果,孟晓苏有自己的看法,“其他媒体调查的对象是不是老人很难说,而上海统计局进行的调查,的确针对的是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而且是专业的调查队进行的,更为可信。”

  其实,围绕“以房养老”的所有争议,说白了,就是一个“钱”字。孟晓苏曾根据国外标准的“抵押式以房养老”计算得出:“如果老人以评估价值500万元的房屋参保,每月大约可得到2.6万元;如果老人以评估价值200万元的房屋参保,每月大约可得到1万元。”

  对此,有一位烟台的网友指出,“200万元,目前存3年定期年利率是4.25%,每年可得利息8.5万元。宁愿卖房子养老,至少我还有200万元本金。”

  对此,孟晓苏表示,“卖房养老”在国外也是一种办法。但是有一个前提是,国外养老金本来就很丰富,靠养老金养老根本不成问题,在此情况下,国外老人可以卖房,然后去养老院养老。

  “而在我国,尤其是那些只有一套房的老人,如果卖了房,他住哪里?如果通过保险公司做‘以房养老’产品,至少房子老人是可以一直住下去到临终老去。而且在生命期间,还能得到保险公司的其他保障服务。”

  “以房养老”并非政府行为

  当国家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竟有一些过激言论声称这是政府在“算计老人的最后价值”,是国家在“变相补养老的大窟窿”。

  对此,孟晓苏表示,从本质上讲,“以房养老”是一种金融服务工具,是一种市场行为,是一种自愿的、可选择的、补充的养老方式,并非是由政府主导的社保体系与养老服务的替代品。

  同时“以房养老”也只是一个小众产品,它的推出,只是让老年人多了一种养老方式选择,以便更加从容地安排晚年生活,基本上不会影响政府对老年人保障服务的大局。

  据孟晓苏回忆,他在2003年提出“以房养老”的时候,民众并没有那么大反对声,尤其是2007年中央电视台还专门做了调研,有一部分老人还愿意参与。为什么这些年老百姓的保障水平提高了,反而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对声?

  “有两个因素导致民众意见大。”在孟晓苏看来,老百姓的怨言并非针对“以房养老”,主要因素是民众对养老金缺口和延迟退休政策的担心。

  “突然把延迟退休这个问题摆在了大家面前,很多人认为是政府养老金有缺口,负担不起养老问题了。所以一开展‘以房养老’试点,大家就认为这是政府行为,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另一因素是民众对养老金双轨制有意见,比如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踟蹰不前。“民众对其他政策有意见,就借‘以房养老’这个题材来抒发怨气。”孟晓苏建议,政府部门应尽快采取举措取消双轨制。“当养老双轨制的问题解决了,人们对‘以房养老’也不会有那么大怨言了。”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重庆猥亵女童案被传成拐卖案引发围观
  • 体育傅博表态必双杀印尼 邀里皮为国足支招
  • 娱乐李案主辩律师请辞上诉:履约四月心里痛
  • 财经落马贪官“房”事:高官买房压力也较大
  • 科技苹果公司或10月22日发新款iPad:似mini
  • 博客蒋方舟:写给宫崎骏的一封信
  • 读书慈禧死后传奇:三次入殓遗体仍完整
  • 教育高三另类冲刺标语:不是高富帅滚去学习
  • 罗毅:为什么中国绝不会有金融危机
  • 金岩石:伪大师与商道复兴
  • 赵伟:中国中小企业的两个关键词
  • 叶檀:大收权下的大改革
  • 陈虎:银行停房贷透出的巨大信号
  • 花木兰:以房养老是个重大忽悠
  • 王东京:警惕地方债闯祸
  • 谢作诗:中国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
  • 苏鑫:好声音李琦夺冠是内定吗
  • 龚伟力:美国人为啥不在乎政府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