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中国6月CPI数据处于温和区

2013年07月10日 09:03  环球时报 

  中国6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7%,升幅高于经济学家预计的2.5%,也高于5月份的2.1%。欧美媒体认为,这一数据仍处于较为温和的区域内,预计政府短期不会采取刺激措施,而会将重点继续放在调结构上。

  CPI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比较基数较低和新鲜水果价格大幅上涨。美国《华尔街日报》称,未来数月中国物价还可能上升,但仍将维持在较温和水平。荷兰国际集团经济学家称,通胀不是中国经济主要问题,经济增长才构成最大不确定性。他表示,如果经济增长维持当前趋势,最新的价格数据不太可能导致任何政策调整。预计在全球经济低迷导致出口疲软和国内需求不振的影响下,中国二季度GDP可能继续放缓,增速为7.5%。报道说,中国政府仍有空间通过实施刺激政策来提振增长,但还不愿动用大规模政府支出这一政策工具。

  摩根大通经济学家朱海斌在发给《环球时报》记者的报告中称,当前通胀环境较为温和,政府有更多空间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煤炭、汽油和电力的市场化定价可能有助于减少污染,并有助于遏制能源密集型行业的产能过剩。路透社称,当前中国经济依旧底部徘徊,但鉴于中国政府对经济增速的容忍度提高且更关注结构调整,货币政策不会贸然放松。不过,如果二季度经济明显差于预期,政府可能出台一些稳增长的措施,但主要还是通过财政、产业等政策来调整过剩产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淘汰落后产能将是重点。

  路透社尤其关注6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跌2.7%。报道称,中国PPI自去年3月跌入负值以来,已连续16个月同比下跌。PPI的持续低迷正是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的表现。但市场普遍预期中国政府依然会把重点放在调整经济结构上。报道说,近期,中国对影子银行的监管进一步升级,国务院和央行相继强调金融资源配置要“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传递出调结构的决心。

  9日亚洲股市普遍反弹,美国CNBC财经网站认为这是华尔街企业数据抵消了中国CPI数据的负面影响。日经指数上涨2.6%,韩国股市和上证指数也稳中有升。德意志证券旗下国际新闻网9日重点报道了即将开始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并指出美国官员对中国央行控制信贷表示赞赏。该官员说,中国今年在正常银行体系外出现了迅速增长的信贷规模,伴随一定程度的风险。“央行发出的信号是:银行必须在放贷上更加谨慎和负责。我认为这是走向更有效、更加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的一部分。”(环球时报记者:管克江)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李小琳:最大遗憾是只有一个孩子(图)
  • 体育斯杯-男篮惨败阿根廷获亚军 44分创新低
  • 娱乐李天一案新律师发声明详述案情
  • 财经多地卖地收入井喷 土地成地方政府摇钱树
  • 科技新iPad mini将大调整:或取消边框
  • 博客遇难女孩邻居:身边人对王琳佳的怀念
  • 读书彭德怀问毛泽东可知中南海"选妃"
  • 教育研究生招考血统论:老师称外校生素养差
  • 育儿姐弟疑捉迷藏躲进木箱窒息身亡(图)
  • 叶檀:如何第二次拯救银行
  • 曹彤:人民币单边升值或将逆转
  • 西向东:降房价要开征房地产税遗产税
  • 安邦智库:人民币国际化正进入新阶段
  • 李光斗:为什么中国人富有却不幸福
  • 商寅泉:两个条件引爆楼市泡沫
  • 叶檀:基金之神在中国认赔出局
  • 金岩石:华为接班换马模式不可取
  • 连平:银行业七招用好增量盘活存量
  • 尹中立:中国楼市即将进入下跌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