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6次刊文谈“钱荒”:开闸放水无异于饮鸩止渴

2013年06月29日 09:3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人民日报刊文】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提振经济不会靠砸钱(6月22日)

                    人民日报:银行市场钱荒7月望缓解 短期不利股市(6月24日)

                    人民日报:证监会央行都不是奶妈 救市是害了股市(6月25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所谓钱荒不会引发金融危机(6月26日)

                    人民日报:向以钱炒钱的资金游戏开刀(6月27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不会大开闸门救“钱荒”(6月29日)

  资金短缺引发恐慌 盲目救市难以治本

  中国不会大开闸门救“钱荒”(热点聚焦)

  本报记者 周小苑

  继6月26日央行发布维护货币市场稳定的公告后,央行行长周小川28日针对当前金融市场的“钱荒”问题再次表示,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着力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适时适度地进行预调微调,一方面要引导金融机构保持合理的信贷投放,另一方面也将综合运用各种工具和手段,适时调整市场的流动性,保持市场的总体稳定。对此,专家认为,“钱荒”所表现出来的流动性紧缺是资金在金融体系自身循环的表象,因此央行不会大开闸门放水式地简单救市,而应该逐步推进金融市场的改革,引导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上。  “钱荒”不是钱少而是没有用好

  6月以来,“钱荒”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中最热门的关键词。尤其是在20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再次全线暴涨,创下惊人的13.44%的历史新高,这使得原本最不缺钱的银行居然出现了借不到钱的情况,一时间“钱荒”开始在金融市场蔓延。

  为什么金融市场会闹“钱荒”?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微博]看来,把此次“钱荒”定义为“金融恐慌”更为恰当,其根本原因是当前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走入了极端的困境,实体经济出现冰火两重天的罕见格局。一方面,民营经济体找不到投资方向,投资无门,转而把大量的现金投资于金融体系和理财产品,导致了金融体系信用盲目扩张;而另一方面,十八大前后新上任的地方官员却干劲冲天,对项目融资表现出火一般的热情,他们所依赖的融资渠道主要是正规的金融中介机构,包括银行、信托、债券市场等。

  “于是,在当前冰火两重天的境地下,包括银行贷款在内的社会融资总额迅速上涨。”李稻葵表示,但是这种正规渠道的融资并不是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主体,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是GDP增长的最大拉动力量,所以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即社会融资总额不断创下增长幅度和总量纪录,而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却持续下滑。这对矛盾的最后结果就是银行打光了子弹,资金开始告急。因为宏观经济在减速,大量企业利润在下降,这又反过来使得相关企业难以偿还以前的贷款。这种情况下,银行等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必须要用新贷款覆盖已经到期、不能偿还的旧贷款,掩盖几年前不良贷款的漏洞。而这就是当前金融恐慌的深层次原因。

  开闸放水无异于饮鸩止渴

  面对“钱荒”,银行等金融机构一直期待央行会像以往一样要钱给钱,解救他们于危难之中。但这一次,央行袖手旁观的态度让他们大跌眼镜。

  “央行之所以不愿意这么做,是不希望给商业银行以央行会兜底所有问题的预期。” 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小蕾认为,央行有能力解决个别机构的问题,但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不能是简单的给钱。如果央行开始宽松,所有的银行都会去效仿,这样就会把风险越做越大,到最后钱被商业银行赚了,问题却留给央行来兜底。因此,央行不能支持金融机构大搞表外业务,也不能容忍资金空转不去支持实体经济。

  “开闸放水救市只能是饮鸩止渴。” 李稻葵表示,如果央行放水救市,给银行注入流动性,这种策略当然是立竿见影,但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能短期内缓解金融机构资金不足的压力和金融市场的恐慌,经济增长仍无法保障。而金融机构拿了新钱也只能继续填补不良贷款的漏洞。由于不治本,新的一轮金融恐慌迟早会到来,而且会以更大的力度爆发。

  货币政策不会大放大收

  从过去市场一缺钱就放水,到现在收紧钱袋不松口,金融市场对央行态度的转变显然还没有完全适应。然而在专家看来,“钱荒”事件并不意味央行货币政策从大放转向大收,央行也一再表态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员巴曙松[微博]表示,银行间市场利率大幅波动,并不意味着宏观政策基调的趋势性转向。从目前趋势看,宏观金融政策操作,开始从应对短期经济金融频繁波动的脉冲式政策操作中逐步淡出,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并没有变化,只是不再因为短期的经济回落,而盲目匆忙扩张货币,也不会因短期市场波动而大幅收缩。

  “降息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在未来流动性变化的情况下,央行会增加他的灵活性、针对性,适时适度预调和微调。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雷政富获刑13年 赵红霞获缓刑
  • 体育熊朝忠卫冕拳王金腰带 成中国拳坛第1人
  • 娱乐女主播遭公司高层玩弄感情怒辞职
  • 财经周小川:多工具调节流动性保持市场稳定
  • 科技比特币疯狂:“挖矿机”成为大生意
  • 博客柴会群:南京饿死女童的最后一百天
  • 读书悟空揭开西游世界终极秘密:齐天传
  • 教育大学期末试卷考避孕套用法(图) 状元
  • 育儿女童被藏獒咬断气管身亡母亲目睹惨状
  • 刘步尘:中国彩电全面超越日本了吗
  • 黄小鹏:三张图解释此次钱荒
  • 谢百三:钱荒这场恶梦过去了吗
  • 倪金节:地方财政收支告急怎么办
  • 赵伟:中国改革红利是如何耗竭的
  • 姚树洁:国人为啥犯有移民焦躁症
  • 叶檀:6月钱荒三大启示
  • 张捷:本次流动性危机是金融战争
  • 郭世邦:盘活存量可能只是美好愿望
  • 童大焕:房价会不会像股市一泻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