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微博]北京6月20日电(刘茸)近日,阿根廷国家通讯社在一篇报道中称,中国政府又批准了阿根廷三种转基因大豆和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对华出口许可。
记者从农业部了解到,截止到目前,今年获批进口的转基因农作物共包括三种大豆、两种玉米和两种棉花。三种大豆转基因特征分别为抗除草剂、抗虫和抗虫耐除草剂,获批时间为2013年6月6日。两种玉米的特征为耐旱和品质改良,两种棉花的特征为抗除草剂和抗虫。
以上七种作物的用途均为加工原料,分别为孟山都远东有限公司、先正达农作物保护股份公司和巴斯夫农化有限公司进口。其中,孟山都远东有限公司为转基因作物进口大户,2012年至今获批的大部分进口转基因农作物都由其送审。
前述七种转基因农作物的进口有效期自2013年起,截止日期到2016年或2018年不等。
记者在2012年转基因生物审批情况表上看到,去年共有12种转基因农作物通过审批,包括大豆、棉花、玉米、油菜,主要转基因特征为抗虫和抗除草剂。这份审批表已于6月18日在农业部网站上公开。
转基因农作物的进口审批主体为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它为获批通过的农作物发放字头为“农基安证字”的审批编号。
我国已批准八种转基因大豆进口作为加工原料
转基因作物一直是媒体和民众关注的焦点,就上述转基因作物批准进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于发近日通过农业部网站表示,我国对这三个转基因大豆新品种的安全评审非常慎重,从申请到获得证书已历时三年。
彭于发表示,如抗除草剂大豆CV127,是2010年3月向农业部提交申请,组织开展了真实性、食用安全、环境安全的相关验证试验,2012年3月完成试验后,递交了安全证书申请,经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审,农业部于2013年6月13日批准发放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其他转基因作物的情况也类似。
对业内担忧的进口量问题,彭于发解释,大豆进口本身没有配额等贸易措施限制,进口量的高低是市场行为。根据国内的需求量,近年来每年大豆进口都达到5000多万吨,按现有的品种和技术水平来测算,需要4亿多亩的耕地种植,而我国没有这么多的后备耕地资源。
近年来我国进口大豆的数量连年上升,至2012年,进口大豆的总量已达到5838万吨。从1997年至今,我国一共已批准八种转基因大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
中国为转基因农作物种植第六大国
对于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一直存在激烈争议,科技界也未有定论。赞成者认为,经过多年的栽培实践和技术改良,大量的转基因农作物已被证明对人体和对环境都安全无害,反对其推广更多是出于对转基因的不了解和传统农业势力的“妖魔化”。
而反对者则认为,转基因农作物诞生至今时间不长,还不足以证明它对人体和环境无副作用,而大量转基因作物的进口也容易冲击传统农业。
由于转基因作物优势和争议均极其明显,我国目前对境外转基因作物采用保守进口制,即实行审批制下的有限进口,审批的内容包括作物的环境安全性、使用安全性、安全等级以及境外批准状况等。此外,目前对转基因粮食作物的商业化尚未放开,也不允许转基因粮食种子进口后实行商业种植。
根据今年3月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发布的年度报告,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前五名国家分别为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印度,第六位则是中国,国内种植面积约400万公顷,主要为抗虫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