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改革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

2013年03月18日 06:39  东方早报 

  既然担任了公职

  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

  反腐

  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对这三条,中央政府要带头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我们注意到最近一段时期,一些地方接连曝光腐败案件,想问一下总理,新一届政府将会采取哪些具体措施,让人民对反腐败更有信心?

  李克强:腐败和我们政府的性质水火不容,中国政府反对腐败的决心和意志是坚定不移的,这里我也想表个态。

  为政清廉应该先从自己做起,己正,才能正人,这是古训,也是真理。自古有所谓“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我们愿意接受全社会、接受媒体的监督。

  我们还要建立和完善不能贪、不敢贪的反腐机制,让腐败行为、腐败分子依法受到严惩,绝不手软。更重要的是,要让权力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运行,使人民能够更为充分和有效地进行监督,这也是让权力涂上防腐剂,只能为公,不能私用。

  我们还要用简朴的政府来取信于民,造福人民,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前一段我收到财政报告,1-2月份,中央财政收入增幅只有1.6%,可以推想,未来财政收入再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不大可能了,但是民生支出是刚性的,不能减,只能增,那就需要削减政府的开支。

  这里我们约法三章,本届政府任期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对这三条,中央政府要带头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

  中美关系

  黑客攻击问题,中国本身就是主要的受害者,中方反对黑客攻击行为。刚才你说的话怎么有种“有罪推定”的感觉?我想还是少一些没有根据的指责,多做一些维护网络安全的实事。

  美联社记者:中国提出与美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中方希望美国做些什么?包括所谓美国战略重心转向亚洲。另外中国是否会停止对美国的黑客攻击?因为这一问题已引起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关注。

  李克强:你自己给自己当翻译应该拿双份工资。

  你提的问题使我想起前两天,我看到美国媒体的报道,美方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叫做不同大国之间的冲突并不是必然定律,我欣赏这个观点。

  我也想起上世纪80年代到美国访问,正值美国大选,两党人士我都有接触,他们都跟我说:你放心,无论谁当选,对华合作和一个中国的政策立场不会改变。

  虽然中美关系几十年来历经风风雨雨,但是一直向前走,为什么?这说明中美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势。

  新一届中国政府会和过去一样,高度重视中美关系,因为这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我们愿与奥巴马政府共同去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你问到怎么构建,这使我又想起到中央政府工作后,我经常会见美国的政治家,他们和我谈话时很坦率地说,我们是为美国利益而来。我跟他们说,我是为中国利益工作。既然大家都讲利益,那好,利益就有共同点、汇合点。

  可以回想一下,30多年前,中美贸易额不过10亿美元,去年已经达到近5000亿美元。我们会继续推进互利共赢合作。我想未来中美在贸易、投资方面的机会、空间比过去30年会更大,会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当然,我不否认中美之间有分歧,但只要我们相互尊重对方的重大关切,管控好分歧,就可以使共同利益超越分歧。中美各自创造的独特的文明、文化也可以互学互鉴,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夯实中美关系的社会基础。

  说到亚太地区,这可以说是中美利益交汇最密集的地区,中美都表示要维护地区的稳定,促进繁荣。我希望言行一致,从亚太地区做起、做好,来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这也有利于亚太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你说到的黑客攻击问题,这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本身就是主要的被黑客攻击的受害者,中方不仅不支持,而且反对黑客攻击行为。刚才你说的话我怎么有种“有罪推定”的感觉啊?我想还是少一些没有根据的指责,多做一些维护网络安全的实事。

  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改革

  改革进入了深水区,的确是因为它要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蹚,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

  中央电视台记者:您多次讲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现在中国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深水区的改革相当困难,可能会触及到一些利益群体,甚至可能形成对改革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怎么通过改革来释放红利?对下一步推进改革您有什么样的考虑?着力点主要在哪些方面?

  李克强:我之所以说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是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在完善过程中,靠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还有巨大的潜力,让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还有巨大的空间。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我们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如果说到重点,那就是围绕我前面讲的三项任务,去推进能够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

  推动经济转型要注意发挥财政、金融、价格改革的杠杆作用,推动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财政预算制度改革,这可以使人民更有效地监督财政收支、优化支出结构,更多向民生倾斜。在金融领域,要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而且要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我们还要用开放来带动转型,重点是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当然,中国的贸易,包括商品的贸易,未来几年都会继续增长,这对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对于中国企业也是在公平竞争当中提升企业层级的好机会。

  改善民生离不开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我们应当敢于直面城乡、区域这两个最大的差距。特别是直面有八亿多农民和五亿市民之间的涉及人口最多的城乡差距,采取措施,逐步使其缩小。还要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逐步提高统筹的层次,使医疗、养老保险的异地报销、异地接续能够逐渐实现,这也有利于劳动力的流动。

  要推动促进社会公正的改革,不断地清理有碍社会公正的规则,而且要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同时,推动民营资本顺利有效地进入金融、能源、铁路等领域,还要推进社会领域的相关改革,促进社会的纵向流动。比如说,现在高等院校里农村的学生比例偏少,我们要逐步提高比例,让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孩子更有希望。

  当然,改革既要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协调。我们要推进各个领域的全面改革,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至于你刚才说到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也可以说是攻坚期,的确是因为它要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蹚,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这需要勇气、智慧、韧性。所幸的是,这些可以从我们的人民当中去汲取,使改革迈出坚实的步伐。

  打断骨头连着筋,花好总有月圆时

  两岸关系

  所谓“打断骨头连着筋”,同胞之间、手足之情,没有解不开的结。新一届政府将会履行上届政府所做的承诺,并且要努力寻求合作的新的推动支点。

  台湾联合报记者:近年来,两岸关系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请问您对未来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什么样的规划和愿景?新形势下两岸关系的机遇和挑战在哪里?

  李克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居住在两岸的是骨肉同胞。“同胞”这个词、这个理念在中华文化当中是根深蒂固的,我认为这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根源。所谓“打断骨头连着筋”,同胞之间、手足之情,没有解不开的结。

  我们高兴地看到,这些年两岸关系向着和平发展的方向迈进,两岸合作的成果在不断扩大。我想,只要坚持一个中国,维护同胞之情,两岸关系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巨大。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当前的机遇,而且使未来的机遇不断地扩大。新一届政府将会履行上届政府所做的承诺,并且要努力寻求合作的新的推动支点。在推动大陆进一步开放和发展当中,会更多地考虑台胞的福祉和利益,我们愿意与台湾共享发展的机遇。

  大陆和台湾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两岸要一道把这个家园维护好、建设好,使其花团锦簇。我想,花好总有月圆时。也请你转达我对台湾同胞真诚的问候和祝福。

  新型城镇化不能靠摊大饼,要保障粮食安全

  城镇化

  城镇化不能靠摊大饼,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进。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

  新华社记者:当前社会上有很多关于城镇化的讨论,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自然而然的结果,所以没有必要主动去推进。也有人担心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会有很多农民失去土地,进而形成一个新的阶层,城市贫民阶层。不知道总理怎么看?

  李克强:这又是一个大问题,我尽量用短时间来回答这个问题。你刚才讲到了社会上对城镇化有许多议论,我大都听到了,也很关注。因为中国的城镇化规模之大为人类历史所未有,不仅对中国的发展很重要,而且会影响世界。这些议论、担心,我想都是为使城镇化的路走得更好。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广大农民的普遍愿望,它不仅可以带动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直接作用还是富裕农民、造福人民。我在农村调研的时候,经常和农民们聊天,他们在谈到对未来生活的愿望时,不少人用一句简洁的话来表达,说是“希望过上和城里人一样好的日子”。这在过去对农民来说是奢望。现在中国城镇化的大门给农民打开了,农民可以进城从事二三产业,而留在农村的,通过适度规模经营,也可以增收致富。现在每年有1000多万农民转移到城镇,这是必然的趋势。

  我们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现在大约有2.6亿农民工,使他们中有愿望的人逐步融入城市,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要有就业支撑,有服务保障。而且城镇化也不能靠摊大饼,还是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进。还要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改造1000万户以上各类棚户区,这既是解决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也是降低城镇化的门槛。尤为重要的是,新型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保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

  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会带来经济和社会深刻的变化,需要各项配套改革去推进。在推进过程中,还会遇到并且必须解决各种问题。听说这次两会期间,关于城镇化的建议和提案已经500多件了,还在统计之中,我们将会认真地一一研究,使城镇化能够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李克强谈改革: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 体育NBA-热火22连胜平火箭纪录 视频
  • 娱乐黄晓明招工上万人应聘 做明星身边人不易
  • 财经发改委曾想第三方公布调油价:挨骂压力大
  • 科技阿里或5月将中国雅虎归还美国雅虎
  • 博客张颐武:实现中国梦需要实干精神
  • 读书英姿飒爽:抗战时期的国军女兵(组图)
  • 教育近千学生抢修《爱情与婚姻》课
  • 育儿我国手足口疫苗试验成功保护率达95%
  • 叶檀:没有鬼城并不意味着房价坚挺
  • 罗天昊:中国急需废除各地公路收费
  • 朱文:QWERTY键盘经济学和新贸易理论
  • 第一穷人:国五条细则出后会发生什么
  • 刘远举:以特赦换取财产公示不可行
  • 杨涛:我国面临银发金融时代的挑战
  • 黄凡:地产泡沫终有破裂时
  • 陶冬:日本贸易赤字恶化
  • 潘英丽:房地产没有投资价值
  • 曹凤岐:金融改革亟待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