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3月14日,是铁路历史上特殊的日子,全国人大上午表决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当天下午,中国铁路总公司在铁道部大楼内正式挂牌成立,原铁道部部长盛光祖被正式任命为中国铁路总公司法人代表,成了首任掌门人。至此,铁道部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此时距离公布铁道部改革方案,不过刚刚4天;距离全国人大表决通过铁道部政企分开正式生效不过6个小时。当天晚上,国务院公布了“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函。
中国铁路总公司闪电挂牌之后,还有更多待解的疑惑。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介绍,机构改革之后,有地方政府担心已经批了的铁路项目谁来管谁投资;而这些问题,目前也只能暂且搁置。
边走边改
在审批制度下的中国,完成公司设立登记,签署企业(公司)申请登记委托书,完成集团成员的法人资格证明,收到国务院批复函,不要说6小时,就是一周时间,也可以称之为“火箭般的速度”了。
再往前推几天,这一切都还是秘密。那时,王梦恕对记者说:“铁道部有我很多学生,也有很多朋友,有的是司局级的干部,还有一位副部长,他们都没听说铁道部要撤销。”
转眼都成了事实。在挂牌仪式之前,各地方铁路局主要负责人悉数到京。事实上,通知进京开会不是让来参与商讨的,更多的意义是宣布结果并见证这一时刻。
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新成立的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要有序推进铁路建设,按期完成“十二五”规划建设任务;要继续深化铁路企业改革,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逐步建立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然而,快的结果是,很多问题只能是边走边解决。
尽管在国务院批复函中,同意将原铁道部包含对所属18个铁路局、3个专业运输公司及其他企业的相关资产、负债和人员划入中国铁路总公司;同意历史债务问题没有解决前,国家对公司暂不征收国有资产收益;并明确了中国铁路总公司的任务。但关于这个巨无霸公司,究竟是怎样运作,和原来的铁道部有什么不同,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概念。
“铁路改革无法一蹴而就,现在基本只能先换牌子,具体操作包括职能部门、经营方式和收入分配的转变,更细节的包括招投标、调度权力,这些都涉及到利益,怎样改,能改成什么样,都还不清楚。”一位中国铁道科学院研究员表示。
释放市场化信号
铁道系统政企分开,内容远比形式更重要。
“铁路政企分开以后,应该能够深入研究市场经济规律,更好地适应市场;但改革初期的阵痛不可避免,中长期是利好中国铁路的良性发展。”一位铁路系统人士表示。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考虑到国情,铁路总公司应该会坚持国有控股模式,但不排除持续引入社会投资走向整体上市,因为政企分开有利于铁路投融资机制革新,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进入。
“铁路的负债比例并没有超过警戒线。当然,要处理好这些历史债务,也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对待。”全国人大代表、原铁道部副部长陆东福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一位出席3月14日铁路总公司成立大会的人士透露,盛光祖在会上已经明确,铁路运价将有一定的浮动空间。
“铁路运价会交给市场决定。我们现在希望的是要建立一种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场导向为基础的一种价格形成和调整机制。也就是说,未来的价格可能会在国家的调控下,有涨有跌。我们希望,未来作为企业的运价,能够比较合理地反映运输成本的补偿,能够很好地反映多种交通方式的价格比价关系。”陆东福称。
政企分开后,铁路对于民资的吸引力也会越来越大。
“这些年铁路投融资改革效果并不理想,关键还是两个问题,一是在铁路系统运营方式并不透明的情况下,较难取信于社会资本,难以保障其投资收益权;二是如果要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铁路需要放弃部分决策权和控制权。”中国铁道学会运输委员会秘书长、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纪嘉伦分析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