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深情三鞠躬 告别十年总理生涯

2013年03月06日 07:50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3月6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在昨天上午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刚刚结束,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长时间的掌声过后,温家宝转身向大会主席团一鞠躬,掌声再次响起。随后,温家宝转身面向全体代表,三鞠躬,会场掌声经久不息。至此,温家宝以一个三鞠躬,象征性告别了自己十年总理生涯。从2003年当选国务院总理,2008年连任。在十年的任期中,这位温和的老人,总能以他谦和的微笑抚慰民心。他亲民爱民,对于老百姓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他犹如"负轭老马",呕心沥血,殚精竭虑。

  温家宝:我深知人民的期待,我绝不辜负人民的期望,一定要以人民给我的信心、勇气和力量,忠实的履行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不负重望。

  这是2003年温家宝刚刚就任国家总理之后在记者招待会上是讲话。事实上,他也在始终如一地践行承诺。十年间,温总理从未与家人度过一个完整的春节。全国2500多个县(区),他跑遍了1800多个。他的十年,紧紧与中国最底层连接在一起。720米深的矿井下,他与工人们唠家常、吃年夜饭;他进低保户家的厨房里,看有没有饺子;他冒着风雪,看望滞留在火车站不能回家过年的群众;他亲赴地震灾区现场,查看受灾情况,组织救灾。他对待老百姓如春风。而为群众解决困难,他雷厉风行。对于不断上涨的房价,他坚决调控,一调就是十年,信念坚定。面对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温总理用一句"信心比金子更重要!"的讲话,为全球市场恢复信心,体现了一个大国总理应有的担当。他这样说自己:

  温家宝:大家普遍认为我是一个温和的人,但同时我又是一个有信念、有主见、敢负责的人。

  十年间,他也留下了未了的心愿。在政治领域,温家宝呼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在经济领域,他关心民生保障,老百姓的房子票子,还有中国经济的未来。曾有记者问他,如何评价自己过去这些年的工作。温家宝说,他还有许多工作没有做完,许多事情没有办好。他在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过的话,也许是对他总理生涯最好的总结。

  温家宝:我真诚希望,我连同我这一生给人民做的有益的事情,人们都把它忘记,并随着我日后长眠地下而湮没无闻。

  在昨天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温家宝做了他任职总理十年来的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下面我们一起来重温温家宝总理几年来在政府报告中那些难忘的报告语录。

  温家宝: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是2007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所做的阐述,以人为本,感人至深。2008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

  温家宝: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让人民更有效的监督政府。

  2009年是国民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批重点建设项目迅速上马,温家宝表示每一分钱都来自人民,所有工程都要质量第一。

  温家宝:我们的每一分钱都来自于人民,必须对人民负责,所有工程建设都要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财富。

  我们的每一分钱都来自人民,必须对人民负责,所有工程建设都要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财富。总理的讲话语重心长、重温此话犹在耳盼、值得警醒。2010年幸福、尊严、公正、和谐四个关键词首次写进了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

  温家宝: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则是重中之重,温家宝特别强调。

  温家宝:我们要用行动昭示,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温家宝:过去5年遏制了房价过快上涨势头
  • 体育欧冠-曼联争议红牌 C罗破门皇马2-1晋级
  • 娱乐已故宋汶霏已婚孩子一岁 拍戏养家瞒病
  • 财经南京购房登记大涨7倍 离婚率是平时两倍
  • 科技搜狗竞争新招:输入法截流搜索引擎
  • 博客两会代表委员博客 成龙首次发言说了什么
  • 读书新浪历史好书榜上线:<邓小平时代>居首
  • 教育2013世界大学声誉排名:清华北大进前50
  • 育儿人大代表:取消强制查环查孕制度
  • 罗天昊:央企应由全国瓜分
  • 刘泳华:国五条逼人离婚为哪般
  • 姚树洁:不能低估温家宝总理的贡献
  • 赖伟民:政府工作报告的三大重点
  • 刘杉:新政府需要放弃旧套路
  • 辜胜阻:治大城市病要反思过度集中城镇化
  • 张茉楠:中国特色货币供给机制面临大改革
  • 郑风田:奶粉代购被掐困局如何破解
  • 杨涛:哪些因素影响地方融资平台债务
  • 郭士英:新型城镇化的资源与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