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能源的喧哗与躁动(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0日 15:36  《商务周刊》杂志

  壁垒不高的一窝蜂式资本涌入造成的一大后果便是低水平恶性竞争。联想投资在考察风电变流器行业之后发现,国内现在号称能做变流器的有10—15家,但真正可以挂机试验的不超过8家,能够批量出货的“一家都没看到”;叶片商中真正出货量能超过100套的只有5家;风机能做到批量出货并在现场能转起来达到额定功率的“有10家就不错了”。

  刘新宾说:“整个风电行业有80多家整机厂商,2009年上半年实现装机的仅有18家。叶片商有50多家,真正实现批量供货的也只有十来家,很多家都面临着被淘汰或整合。”

  “拿来主义”留下的隐忧

  “拿来主义”的技术引进路线让中国风电实现“井喷式”起步,但也造成了技术上的消化不良。很多企业买了一纸产权,但对于技术根本不理解,也无法进行改进。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在一次会议上公开说:“中国企业很多是有产权无技术,有产权无知识。”

  风电机组看上去很简单,只是一个有着70米高塔筒、40米长叶片的“高架风车”,实际上却异常精密复杂。比如叶片,其工序并不复杂:把树脂灌进由玻璃、纤维和布制成的复合材料中,然后固化成型。但它既要捕获风,又要受力小(须承受70米/秒的风况),实现低噪音,还需经受20年以上的风吹日晒雨淋,其工艺的技术难度“不亚于制造大型飞机的机翼”。 王俊峰认为,风电的技术门槛甚至比光伏发电还要高一些,因为它涉及到基础件生产,比如,制造风机轴承不光靠机械加工,还包括金属材料的标号、热处理程度、加工工艺等壁垒,激光加工工艺调试得当,废品率可降低至10%,否则可能达到50%。目前风机中的电控系统和主轴、齿轮箱轴承等关键部件,我国企业还需要依赖进口。

  风电的基础科研涉及空气动力学、结构动力学、气动弹性力学、气动声学、复合材料学等,甚至需要进行风洞试验。近年来,国际风机技术路线由“定桨距”到“变桨变速”(随风况变化而调整桨距、迎风角等)的发展,使得本来就技术落后的中国企业更加难以追赶国际先进水平,这也是很多风电企业干脆放弃研发、专攻制造的原因之一。

  但技术积累的过程毕竟难以绕过。虽然“拿来主义”节约了时间,但中国企业需要支付的学费可能一分不会少。业内人士告诉《商务周刊》,国内风电企业目前的产品质量还不稳定,如风机齿轮箱漏油、系统无法控制变桨变流甚至危险的机组共振等问题时有发生。

  “风电喊得响,真正落到实处,其实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王俊峰告诉《商务周刊》,一些风机零部件厂商做的叶片是运往高寒地区的,但因为缺乏经验,为省成本没加入碳纤维,导致叶片容易“扫机”事故(高风速下叶子弯曲击打、刮蹭塔筒)甚至折断。还有的企业生产的齿轮箱漏油,一次吊装就把本都赔进去了。他因此认为:“我看中国风机制造真正的有效产能并不多,甚至可能还略显紧张。”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副所长李俊峰也向《商务周刊》指出,我国在新能源装备制造技术领域相当落后,“新能源涉及空气动力学、材料学的东西,我们全国有几个搞涂料涂层研究的,有几个搞风机桨叶翼型研究的?我们没有国家团队,也没有服务性的研究机构。美国有联合技术机构,美国能源部下面有十几个实验室,台湾、新加坡都有中央工业技术研究院,而我们的中国工程院是发证书的地方,我们的研发机构都依附于大企业,比如核工业研究院依附于核电集团,电力科学院依附于国家电网公司,不为别的公司服务。这是中国极其坏的一种惯例。”他说,“基础研发必须由国家来做,而不是企业。”

  “拿来主义”的另一个遗留问题是,中国的风况、气候和地质条件与欧洲完全不同,欧洲是海洋性季风气候,中国是内陆型季风气候,两者的风速、风频以及空气干湿度都不一样,需要设备商根据实地采集的风况测量数据进行设备和系统的改进,但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企业不仅难以做到技术改进,甚至连测风的数据质量都难以保证。

  按照国际惯例,风场的可行性研究一般需要两年,但国内风场的可研并不是很认真严肃。据说国内很多风场实际上“连测风塔都没有建”,仅仅选取了一些气象局的数字,“是为了建风电厂而去做可研,而不是为了论证能不能建风电厂”。一些项目中,因为测风数据不准,导致风场建好之后实际的满发时速和当初的预计相差近40%。

  2008年,东方电气、金风等主机厂的毛利润达到10%—20%以上,但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几年风电设备商的赢利是没有经过长期验证的。风机一般要在野外工作20年,设备折旧15年,“现在的设备能否保证20年是个未知数,20年之内会不会赚钱还不一定,万一到第10年的时候出了大问题呢?而且现在国产风机小毛病挺多,一出故障就停机不能发电,也会影响发电厂的收入”。

  风电机组“晒太阳”

  如果说技术能力粗放所留下的隐患可能要10年之后才能显现的话,眼下中国风电产业最大的发展瓶颈则是风电入网难的问题。

  这其中的根源在于,电网公司称风力发电不稳定、不安全,且部分机组的低压穿越技术不过关,因此视风电为非优质电源。在我国也确实发生过风电冲垮局部电网的事故。另一方面,价格杠杆也决定了电网不愿意输送风电。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煤电的上网电价约为每千瓦时0.36元,有的地区比如内蒙古更低,才0.27元,而国家发改委规定的风电四类标杆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51—0.61元。电网公司当然愿意采购更便宜的煤电而不是风电。

  国家电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全国风电装机894万千瓦,这与能源局公布的截至2008年全国风电装机1217万千瓦存在323万千瓦的差距。这与业内估计的目前存在近30%的风电机组空转或闲置的比例相符。据说,一些地方机组已经建了好几年,还没有解决入网问题,并网滞后导致的最大问题是风机的空转,即使实现并网,也面临“出力受限”,如甘肃酒泉已经投运的46万千瓦风电装机最大发电出力只能达到约65%。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节目感叹到:1/3的风电设备在那里“安静地晒着太阳,实在太可惜了”。

  “但那些大型国有电力公司并不在意这些,他们正处于跑马圈地的阶段,要把风场圈占下来,然后在向上级汇报的时候就说风电占到了全年产能的多少。至于发的电是不是能上网、挣钱,这不是他们现在关心的。”林霆认为。

  面对这种局面,国家通过《可再生能源法》规定风电必须无条件上网,《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也做了定量要求。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接入的问题,总理级国家领导都批示了两三次了”。

  但一个现实的困难是,由于风场多建在偏远地区,离电网骨干网有一定的物理距离,深入风电场的输电网建设需要挤占电网公司本来就有限的建设资金,因此它们并无建风电接入网的积极性。

  在政府的强制推动下,目前东北、华东和西北的电网接入已经或有方案逐步解决,唯独内蒙古由于电力消费能力不足,电力需要大量外送,而风电的外送会挤占火电的外送能力。也许只有等规划中的国家智能电网建成,才能解决“风电不稳冲击电网”的技术问题,国家的强力推动也才会切实有效。

  “一头在外”付出的学费

  2004年底,里昂证券发表题为《火热的太阳能》的报告。王俊峰回忆说,这份报告在投资行业简直就是“指路明灯”,投资家的灵敏嗅觉立即嗅到了光伏行业的钱景。“我们希望没有发射升空一个热气球,但是这个行业确实在咝咝发热,尽管它正在升空,但它一点都不像泡沫。这是一个坚实可靠的投资目标。”里昂证券事后称。

  随后欧洲主要发达国家为履行《京都议定书》的减排义务,加快新能源特别是太阳能的应用,导致2006—2008年上半年光伏终端市场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将多晶硅国内现货市场价格从2005年的25美元/公斤推高至2008年中的450美元/公斤。

  在这一轮狂飙之中,中国的各路创业者和20余家风险投资商在8—15个月的时间里斥巨资建厂房、买设备、组装生产线、聘请洋工程师,并真的实现了硅晶片、电池及模组的量产。江西赛维LDK和多家风险投资商更是联手创下了成立22个月便登陆纳斯达克的“奇迹”。短短两年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拥有全球最大的硅晶片生产商、出货量第二大的电池组件制造商等。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