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曾达千亿,如今却关店止损

  “鞋王”百丽为何沦落到“卖身”境地?

  “凡是女人路过的地方,都要有百丽”,这是百丽国际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盛百椒曾放出的豪言。然而,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这一豪言很有可能难以变成现实。最近这几天,关于百丽将被“贱卖”的消息传得满天飞,这给百丽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旗下拥有众多品牌的百丽有中国“鞋王”之称,但最近几年却走上了下坡路,从曾经不到两天就能开一家新店,沦落到不得不靠关店止损、甚至“卖身”的地步。在业内人士看来,百丽之所以陷入今日之困境,有消费者消费习惯改变、零售业环境整体不振的影响,更与百丽自身设计创新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关系密切。

  ◆◇传言

  百丽传将被鼎晖投资收购

  日前,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称,中国最大的女鞋零售商百丽或被鼎晖投资以5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一旦交易达成,这将是规模最大的港股消费类企业的收购案例。

  百丽拥有高端女鞋品牌最核心的渠道资源,曾以占据中高端女鞋市场46%的份额,连续12年位荣登中国女鞋销售榜首位。截至2016年末,百丽在中国共设20630间零售店铺,其中13145间为鞋类店铺,7485间为运动和服饰店铺。

  百丽旗下的品牌众多,包括Belle、Staccato、Tata、Teenmix、Senda等都是百丽的自有品牌。此外,Bata、CAT、Clarks等都是其代理的鞋类品牌。在大部分的女性鞋柜中,至少就有一双来自于百丽,曾有业内人士笑言:“即使你不喜欢这家,在商场兜转了一圈的另一家,很大可能性也是百丽的产品。”

  这样一家鞋类“巨无霸”企业将要被贱卖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对此,百丽的内部人士向媒体表示,“公司并没有发布会以57亿美元卖出的公告”。不过,在将被收购的消息传出后,百丽国际发布停牌公告,让市场猜测纷纷。

  据了解,此次传出想要收购百丽的鼎晖资本,成立于2002年,截至2016年12月,管理的资金规模达1200亿元人民币,前身是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的直接投资部。此前鼎晖资本投资过一嗨租车、南孚电池、迪信通等。2013年,鼎晖与百丽国际合作收购了日服装零售商巴罗克。该服集团旗下拥有多个潮流服饰品牌,包括Moussy、AzulbyMoussy、Sly、RodeoCrowns、Shelter等。

  ◆◇背后

  尝试转型但收效甚微

  百丽被传将被鼎晖投资收购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最近几年,百丽的业绩确实越来越差。

  数据显示,2010年到2012年期间,百丽门店每年净增量都在1500家-2000家;2013年,百丽的开店速度开始放缓,到了2014年,百丽的“疯狂开店”戛然而止。拐点出现在2015年。据财报显示,2015财年百丽的净利润出现首次下滑,跌幅超过了38%,令外界震惊。同时,2015-2016财年,百丽的关店数量达到366家,从原来“两天开一家新店”变成了“两天关一家门店”,处境艰难。

  百丽国际于2007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市值一度超过千亿港元并成为“鞋王”。据估算,目前百丽的市值约为444亿港元(约合393亿元人民币),和其巅峰时期近1500亿港元(约合1328亿元人民币)的市值相比,腰斩都不止。

  而此前不久,百丽国际发布2016年业绩盈利警告,正式宣告集团上市10年首次录得连续利润下滑。根据百丽国际财报显示,去年6-8月,集团在内地关闭了276家门店,相当于平均每天关店3家。

  对于2016-2017财年利润继续大跌,百丽集团将其归咎于鞋类业务持续疲弱,导致相关业务商誉减值,预期同时其他无形资产减值;另外,鞋类业绩表现疲软、毛利润及营业利润均同比下滑。

  有业内人士将百丽的创业史分成了几个重要的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名牌名品+商场渠道的模式,在国内零售业攻城掠地;第二阶段,通过并购切入运动零售业务,打造零售品牌滔博体育;第三阶段,收购电商平台,布局线上零售;第四阶段,深化打造零售品牌,将商场集合店业态进一步升级为百丽MAP。与诸多竞争对手相比,百丽虽然拥有令人艳羡的品牌集合,垂直领域电商平台做得也颇具规模,但是这些都无法阻挡百丽走向亏损的脚步。

  事实上,最近几年百丽一直在试图转型。在2016年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盛百椒发布了转型初步计划。包括调整定价,打破以往“高标价、低折扣”的策略,标更实在的价格,改变线下消费者等打折再消费的习惯;对线下鞋类店铺做减法,把过去部分亏损店铺清理存货的部分放到线上渠道来做。然而,百丽的转型却收效甚微。

  ◆◇症结

  品牌老化且创新能力弱

  在业内人士看来,“鞋王”百丽之所以陷入困境,和目前鞋履市场竞争激烈,百货行业衰落有关,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内功”不足,对市场的反应和创新意识都有所欠缺,无法满足消费升级下的国内市场需求。

  “百丽早期发展着力点在于简单粗暴的渠道扩张,产品无法完成迭代更新的定位,品牌定位也已经跟不上消费人群的消费升级需求。”和君咨询合伙人丁昀认为,百丽曾经风光一时,目前遭遇的困境是国内鞋企、服饰企业经历爆发式增长后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优他国际品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杨大筠对媒体指出,百丽虽然有很多品牌,但是无论从年龄层、风格来看都没有太大的分别,众多的品牌没有形成区隔,一部分消费者就会流失,去消费小众或者更加个性化的品牌。

  事实上,随着百丽品牌老化,创新能力、设计能力变弱,年轻的女性消费者对百丽的品牌偏向不再明显,甚至产生排斥。百丽这几年价格越卖越贵,甚至超过很多国外品牌的价格,质量和款式却有所退步。对于消费者来说,国外快时尚的兴起,新兴品牌的流行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百丽的鞋子设计已经过时了,显得有点土。”广州的刘女士对记者表示,百丽的鞋子质量好,这一点不可否认,但就是设计“不给力”,“我现在都是买一些小众品牌,设计很新颖。”

  按照过去的经验,很多品牌都在追求市场的最大化,但现在这和消费者日益碎片化和个性化需求的转变产生了矛盾。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认为,现在是个性化经济、粉丝经济,只有企业改变商业模式,顺应消费者新的需求,才能生存下来。

  以被称为“电商界黑马”的“淘品牌”柯玛妮克为例,其产品定位为中高档女鞋,实行“设计+买手制”的经营模式,2012年开始进驻天猫、淘宝、京东、唯品会、当当、一号店等互联网平台,一直以来,其销售表现不俗,2013年、2014年的销量在天猫互联网女鞋品牌中位列第一。

  “现在女鞋行业进入者越来越多,竞争亦愈加激烈。中产群体正在崛起,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更明显,不能满足需求的品牌将被市场淘汰。”林双德对记者表示,柯玛妮克定位为同步全球时尚、高品质的时尚品牌,一直致力于把当季最流行的元素运用到自身产品的设计上。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百丽的成功源于理念超前,衰退则是因为观念滞后。“没有提前进行电商布局,也没有想好应对电商冲击之策,太过于相信渠道为王,让百丽吞下了苦果。”

  而对于百丽的现状,百丽CEO盛百椒在2016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承认,业绩下滑主要由于消费者对鞋品类需求出现很大改变,消费者开始重视性价比、便利及个性化,同时指出电商的出现对集团造成巨大威胁。

  南方日报记者 赵兵辉

责任编辑:陈楚潺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