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29日10:57 中国网

  官民不等价,奥迪如何启迪未来?

  近日,有消费者反映,奥迪汽车销售官民不等价,涉嫌价格歧视。记者暗访发现,奥迪4S店确实存在针对不同官员、不同职业等目标人群进行不等价销售的情况。销售人员坦言,这种特殊的营销方式目的是为了维系奥迪品牌的官车形象。

  此时此刻,奥迪官方最该做的,就是打开电视,认认真真的看完央视的3·15晚会。耐克公司五年前搞双重标准,如今不知悔改故又技重施,玩起了虚假宣传,这下倒好,不仅消费者较真了,耐克还借着央视3·15晚会“火”了一把。奥迪面临的现状与耐克如出一辙,一个搞中外双重标准,虚假宣传;另一个则不等价销售,涉嫌价格歧视。大牌公司陷入诚信危机,声誉不仅受损,还引发了众怒,奥迪这下彻底尴尬了。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奥迪的不等价销售,其背后小算盘可谓打的精妙。一来,针对特定群体给予优惠,有助于让这部分消费者产生“虚假满足”,认为自己是享有一定“特权”的消费者,从而激发其购买欲望。二来,奥迪也能借助这种差异化的营销模式,重新拾起自身的品牌定位,提高品牌档次。三来,由此引发的舆论话题,正好帮着奥迪做了一次免费的宣传,进一步扩大了奥迪的知名度。只不过,奥迪此次营销有一致命错误,那就是把公务员当成了“特殊群体”,并给予了特权。2%的折扣力度不小,但对公务员而言,奥迪此举却是在给这个群体抹黑。

  说公务员是社会精英恐怕没错,但给予其购车的“特权”就难免让人诟病。当下的社会生态,聚焦在公务员群体上的目光和评论与日增多,身为公职人员,承担着为人民服务的使命,这就意味着公务员群体是要和普通民众站在一起的,若只给予公务员购车的“特权”,显然是在割裂官民之间的感情,势必招致民众反感。并且,在一轮又一轮的学习教育之下,清正、廉洁的政治生态已然成形,不顾大局、不假思索的营销,最终只会恶心自己。

  而“维系奥迪品牌官车形象”的说辞更是不堪一击。一者,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已久,全国各地党政机关改进作风、厉行节约的脚步从未停止。而奥迪作为传统意义上的“豪车”,售价并不低,这显然有违中央精神。二者,中央13年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公务用车应当选用国产汽车,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这就意味着,作为合资车的奥迪并不符合政府采购的条件,“维系官车”形象是空谈。

  奥迪应当明白,为官造车,不如为民造车。“豪车”不是为公职人员服务的,奥迪也不该盯着“官车”做文章。给予公务员购车优惠,看似事小,实则却是在挑动整个社会的神经,既不可能达到目的,更会让自身“启迪未来”的核心理念蒙污。

责任编辑:胡青山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