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星集团资金链断裂 36家金融机构存逾70亿信贷敞口

  来源:鲁网财经

  据鲁网财经报道,继山东长星集团有限公司破产重整后,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另一家大型企业也走在濒临破产的边缘。齐星集团有限公司日前因资金链断裂,大量银行贷款到期无法偿还,当地正组织金融机构成立债权人委员会来统一处理债权事宜。

  知情人士告诉鲁网财经,3月27日,邹平县等有关部门组织召开了齐星集团债权人会议,集中商讨齐星集团金融机构贷款逾期问题,并商讨成立齐星集团银行业债委会。

  记者获取的一份名为《齐星集团有限公司银行业债委会合作公约》(下称合作公约)显示,为防范借贷双方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而可能诱发的授信风险,加强银企之间、银行之间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提升对授信客户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债权人委员会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公约,作为开展授信银行债委会的自律和约束文件。

  记者看到,拟组建的债委会有36家单位组成,除了25家银行,还有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公司、信托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和小额贷款公司,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在合作公约涉及的这36家银行业债委会成员里,记者统计发现,齐星集团信贷敞口数额巨大,合计高达71.5691亿元。

  鲁网财经获悉,巨大的信贷敞口,不仅齐星集团自身已经无力偿还,为齐星集团贷款担保的部分单位也因此遭遇账户查封、冻结等情况,甚至有担保企业被卷入诉讼程序。

  随着资金链的断裂,齐星集团多个项目因资金短缺而停产。3月15日,齐星集团下属公司邹平铝业有限公司下发停产通告称,因集团公司目前总的流动资产不足以支撑所有下属公司全部运行,现要求公司被迫暂停铝业生产半年。而铝业正是齐星集团的主要业务之一。

  分析人士认为,债委会的出现,也旨在防止银行业机构出现抽贷、冻结、执行相关资产情况,保证齐星集团顺利进行资产重组。

  对此,债委会合作公约第九条也明确要求:在齐星集团重组方案作出前,各成员行不得擅自退出或减少本行的授信份额,在重组方案作出后,未经债委会同意,各成员银行不得擅自退出、减少和降低利率。

  然而,鲁网财经拿到的合作公约,本次债委会成员单位尚未签字,意味着并未生效,可能仍有较大的变数。

责任编辑:陈永乐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