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1日21:33 新浪综合

  文/慕容随风

  又是一年双十一,在这个被冠名为“光棍节”的节日,单身汪们在求脱单,剁手党们在疯狂扫货,不知道多少购物狂为“马爸爸”创造了天量的交易额,仅仅到下午三 点,2016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交易额912亿,无线交易占比83%,超越去年全天交易额。在马云开心大笑的时候,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双 十一下午6点,万众瞩目的超级网红:格力董小姐被罢官了。

图/来自网络图/来自网络

  根据媒体的报道,11月11日,格力电器相关人士向凤凰财经记者表示董明珠已不再在格力集团任职,今后仅为格力电器的董事长兼总裁和法定代表人的消息属 实。格力集团董事长属于市属干部,格力电器是股份公司属纯企业,该人士表示,董明珠被免任是因为国企改革规定其不能同时担任集团和格力电器公司董事长。

  在这个全民疯狂的购物节,在这个中国电商的盛会上,董小姐被黯然免职,虽然只是企业的行为,但是与前几天格力股东大会的那场闹剧一同考量,不由得让人感觉到 些许的落寞,而这个背后则更加显示出中国实体企业的问题,在双十一近乎疯狂的购物数据面前,我们看看实体经济的数据,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数据显 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累计同比下降3.2%,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回落了3.8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零售额同比下降1.1%,相 比上年回落了3.7个百分点。这冷热不均的市场大背景,配合起董小姐被免的小时代,不由得让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实体企业的未来到底在哪里?

图/来自网络图/来自网络

  网络与实体的冰火两重天

  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以来,让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国实体企业似乎进入了一种很微妙的状态,一方面,国际经济不景气,无论是美国、欧洲等老牌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新兴 经济体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增长放缓,经济发展乏力的情况,而放到国内企业身上就是国际的订单减少了,靠国际市场想吃饱真难。另一方面,是国内互联网经济的 迅速崛起,以阿里、腾讯、小米、乐视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不仅在互联网上呼风唤雨,更是尽显互联网企业的跨界风范,小米的全产业生态链建设几乎已经布局了所 有的智能家居,乐视的疯狂烧钱扩张也是掀起了一股互联网狂潮。两者合一的结果就是实体企业的真正腹背受敌。

  看出口,外国不景气,中国制造卖不出去了;看生产,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用工荒到处都是;看市场,互联网公司跨界打击,近乎用不是一个维度的打击方式,把实体企业打的喘不过气来。互联网与实体经济冰火两重天的态势,让所有的实体企业感受到了无穷的煎熬。

图/来自网络图/来自网络

  怎 么办?也许答案却是统一的,这就是“转型”,但是转到哪里去?没有人知道,这个时候作为实体企业主要的代表:格力集团,董小姐用自己的网红属性扛起了实体 经济自代言的大旗,格力除了做白色家电企业的翘楚之外,也毅然走上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做手机,造汽车,这些与白色家电几乎完全不相关的产业可谓是一种近 乎赌博式的尝试,时至今日,格力的手机不知道哪里有的卖,格力的汽车也还没有正式上市,但是董小姐的路恐怕没那么好走了。

  问题是:路在何方?

  从众多的试水案例来看,尤其是格力的试水案例来看,中国的实体企业的思维方式都是差不多的,基本上方向也就是两个,一个是触网,一个是多元。

  第一个是触网。说 到触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以阿里巴巴、腾讯、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最近是风头无两,双十一办的是一年比一年红火,微信的小时代基本上可以说已经连接了 所有人,小米虽然手机卖得一般,但是智能生态的确做得让人眼馋。于是实体公司纷纷转型,他们的方法也很简单:搭便车,反正你做的好,创新虽然难,但是照抄 还是容易的,你做手机那我也做手机,格力的手机就是这样做出来的,然后就是O2O,光做线上那么难,但是做线下实体企业还是有渠道的嘛,新名词更是不 断,O2O之后是平台战略,是物联网,是全渠道,一个个新名词不断。但是,实体企业没发现,互联网从线上打线下是居高临下,而你从线下到线上可是要用洲际 弹道导弹的,但是又有几个企业能做出这样的具有战略级的超级产品的呢?很可惜几乎都没有。

图/来自网络。图/来自网络。

  第二个是多元。既 然触网没那么容易触,那我多元化会不会容易点呢?其实也不容易,最近什么东西火?特斯拉的新能源汽车,孟山都的生物科技,这些黑科技最火。于是,又是一堆 企业借多元化之名来做这些黑科技产品,但是好做吗?真的不容易,特斯拉是有名,但是中国到现在没做出第二个特斯拉来,光伏、风能是红火,但是产能过剩的大 环境下基本上是做一个死一个。至于不务正业做什么新内容创业,做比特币的更是大有人在,但是传统企业基因真的没有这些,贸然做这些,最终的结果就是铩羽而 归。

图/来自网络。图/来自网络。

  看到这样的成绩单,即使是再好的老师相信也看不下去了吧。转型是没错,但是往哪转真心是个技术活。齐白石先生一直反复强调一个观点: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同样,没有互联网、高新科技基因的传统企业去做互联网、做高新科技实在是强人所难。

  那该怎么办?笔者觉得,有几个点可以考虑:

  一是消费者为王,体验第一。企 业的最为核心的目标是什么?不要和我说盈利,在互联网时代最核心的目标是服务消费者,消费者用的爽了,企业想赚钱不难。传统企业所谓的触网,所谓的多元化 都没有抓住消费者这一核心,你到底能为消费者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只要产品做的好,即使你曾经名不见经传,就像OPPO、VIVO你也一样可以问鼎天下。君 不见,日本的实体企业秒杀了所有电商,就是胜在我的服务比你好,我的体验比你优秀,这就够了。

图/来自网络。图/来自网络。

  二是回归核心,抓住关键环节。作 为实体企业而言,你的主营业务是你这么多年成功的关键,既然互联网时代了,你就要判断你的主营业务到底为什么不好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了,还是大而化一的东西大家没兴趣了,与其去做一些本末倒置的所谓创新产品,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东西,不如把消费者的需求细化,通过不断的创新自身的产品, 优化自己的服务,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做好自己,做到极致,也许会比盲目的多元化更有价值。

图/来自网络。图/来自网络。

  三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对 于传统企业而言,互联网思维到底对不对呢?对的,但是一味的互联网,其结果往往是邯郸学步,学了个四不像回来,对于实体企业而言,互联网的宣传,互联网的 营销,互联网的服务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但是要以我为主,真正的将互联网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互联网为我所用,而不是被互联网绑架。

  在双十一如此红火的今天,以格力为代表的实体企业到底往何处去,希望董小姐们可以好好考虑一下。

  作者:金融研究员、经济观察员,从事互联网金融与产业经济研究多年,兼任《理财》杂志、《金融界》、《和讯》、《LinkedIn》专栏作家,简书签约作者,中信、华章等出版集团特约书评专家,中国经营报、每日经济新闻等十余家财经媒体特约评论员与撰稿人。

  作者微信公众号:江瀚视野观察(jianghanview)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