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5日06:20 南方都市报

  霸王集团告赢壹周刊获赔300万港元

  南都讯 记者马建忠 广州本土日化企业霸王集团昨日宣布,《壹周刊》指霸王洗发水含二噁烷可能致癌涉嫌诽谤案23日在香港高院宣判,法院裁定壹周刊败诉,须赔偿300万港元,并承担八成诉讼费用。

  据霸王集团董事长陈启源昨日透露,在《壹周刊》“事件”之前,其洗发水单品曾跻身全国第三。公司将视董事会意见考虑是否继续索赔,并将布局直销和婴童业务以挽回业绩。

  索赔超5.6亿港元

  霸王集团于2009年7月在港交所上市,上市价每股2.38港元,2009年底历史高位每股6.475港元。然而,好景不长。于2010年7月14日出版的《壹周刊》一篇题为《霸王致癌》的调查报道,指霸王洗发水含有可致癌的二噁烷。

  鉴于影响巨大,相关主管部门迅速介入。报道出街三天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官网上通报称,通过抽检样品发现,霸王洗发水样品中二噁烷的含量水平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任何危害,霸王洗发水健康安全。

  虽有权威机构的澄清和证明,但为挽回损失并证明清白,霸王集团状告壹周刊,索偿逾5.6亿港元。此次香港高等法院法官在判词中指,被告严重破坏原告声誉,令原告难以销售宣传其产品,造成长期影响,但法官又认为,赔偿额不能定得太高,否则妨碍言论自由。

  对此,霸王集团董事长陈启源称,迟来的判决为霸王讨回了公道,但从索赔额看仍存在不公,公司是否继续索赔需依照上市公司规程,由董事会做出决定。

  在霸王看来,《壹周刊》“霸王致癌”报道并非简单的失实调查,其后隐藏着一个阴谋。据霸王介绍,《壹周刊》刊出涉案报道后,某洗发水公司开始在香港大登广告,声称自己品牌不含“二噁烷”成分。事后发现,该公司老板正是前述报道中的陈姓消费者,正是他投诉了霸王洗发水。

  失去的6年损失几何?

  财报显示,霸王集团2009年营业额17.56亿元,《壹周刊》报道出炉后,2010年跌至14.75亿元,到2015年已缩水至2.32亿元。霸王集团2009年净利润3.64亿元,致癌风波后,连续亏损六年。

  为了求生存,霸王从2013年开始,调整既有的市场模式,从直营模式(企业直接向大卖场等终端供货)转向经销商模式,以期实现“轻装上阵”。另,为挽救业绩,霸王集团已决意布局直销业务。

  二级市场方面,受利好消息提振,昨日,霸王集团股价高开高走,盘中最高涨逾24%,随后又小幅回落,截至收盘,股票涨幅17.72%。

责任编辑:李思阳

相关阅读

房地产开发商的房价操控术

中国当今排名前十的房地产开发商,无一不是周期游戏的高手。在经济低迷和宏观调控时期,他们大胆从政府手中低价吸纳土地,形成财务上的高杠杆性,而在经济复苏及货币宽松时期,则快速出售,积累现金,等待下一轮紧缩周期的到来。

学徒制能帮中国完成产业升级吗

德国近一半的高中生从16岁起就被分流到职业教育领域,有40%的德国年轻人成为学徒。如果能被戴姆勒,博世或是宝马这样的企业选中所学徒,可以成为一件毕生值得骄傲的事情。

台湾还配列入亚洲四小龙吗?

中国台湾经济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排名在亚洲四小龙中垫底,引以为傲的电子产业发展前景危机重重。当年诺基亚被苹果手机击败,导致芬兰经济大退步的悲剧,难道又要在台湾重演么?

银行如何面对员工离职潮

应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与本行发展相匹配的薪酬增长机制,以业绩论英雄,凭数字说话,多劳多得,增强薪酬水平的市场竞争力。推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市场化激励模式,以市场化的薪酬吸引人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