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4日15:18 京华时报

  霸王告壹周刊诽谤胜诉

  索赔5.6亿港元仅获赔300万港元

  公司6年亏损近17亿元

  京华时报讯(记者胡笑红)经历近6年的漫长等待,霸王集团起诉香港壹周刊诽谤案终于有了结果。昨天下午,香港高等法院宣布裁决结果,霸王胜诉。不过因此事而连续6年巨亏的霸王仅获得300万港元的赔偿。

  来自香港媒体的消息称,香港高等法院裁定霸王胜诉,《壹周刊》须支付霸王

  八成诉讼费,并向霸王赔偿300万港元,这远低于霸王当初5.6亿港元的索赔额。

  2010年7月,香港媒体《壹周刊》曾报道霸王拳头产品“霸王”洗发水含有致癌物质二恶烷,尽管霸王发声明称产品安全,随后也有国家药监局对“二恶烷事件”进行澄清还霸王清白,但该报道还是给霸王带来了巨大灾难。

  霸王年报显示,事发的2010年,公司亏损达1.18亿元,而2009年同期,公司的净利润则高达3.64亿元。2011年-2015年,霸王分别亏损5.59亿元、6.18亿元、1.44亿元、1.16亿元、1.11亿元,6年合计亏损额达到近17亿元。2015年,霸王营业额仅仅为2.32亿元,比上年的2.95亿元下滑了21.2%。

  2010年,霸王集团曾向香港高等法院提起诉讼,控告《壹周刊》的《霸王致癌》报道“恶意中伤、诽谤”,并要求赔偿损失5.6亿港元。

  经历漫长6年,如今尽管霸王终于昭雪,但是6年来其市场不断萎缩,不仅连续亏损6年,而且此次裁决仅300万港元的赔偿与其申诉索赔额相差甚远。

  对于此次判决结果,霸王方面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暂时不做任何回应,但公司今天会在广东召开媒体沟通会,公司董事长及总裁会和大家进行沟通。

  ■专家说法

  多重因素致霸王陷困境

  “当年的二恶烷事件只是霸王走向亏损的一个诱因而已”,北京志起未来咨询集团董事长李志起表示,造成霸王亏损加剧还有多重因素。

  “霸王这些年进行多元化尝试,进军凉茶产业,这其实是特别草率的决定”,李志起表示,事实最终也证明其凉茶宣告失败,拖累了企业的发展。

  “另外,这几年大日化行业营销模式也在调整,传统的广告加地面模式也都在改变,多重因素造成霸王雪上加霜”,李志起表示,早在当年,国家药监局第一时间就已澄清真相,因此胜诉对于今天的霸王来说意义实际上是可有可无。

  “其实霸王没必要将此事当做一个包袱”,李志起表示,如何重振旗鼓,扭亏为盈,在霸王来说,必须通过产品、渠道、营销模式的变革调整,寻找到适应当今环境变化的通路,否则很难摆脱亏损的魔咒。

责任编辑:李彦丽

相关阅读

房地产开发商的房价操控术

中国当今排名前十的房地产开发商,无一不是周期游戏的高手。在经济低迷和宏观调控时期,他们大胆从政府手中低价吸纳土地,形成财务上的高杠杆性,而在经济复苏及货币宽松时期,则快速出售,积累现金,等待下一轮紧缩周期的到来。

学徒制能帮中国完成产业升级吗

德国近一半的高中生从16岁起就被分流到职业教育领域,有40%的德国年轻人成为学徒。如果能被戴姆勒,博世或是宝马这样的企业选中所学徒,可以成为一件毕生值得骄傲的事情。

台湾还配列入亚洲四小龙吗?

中国台湾经济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排名在亚洲四小龙中垫底,引以为傲的电子产业发展前景危机重重。当年诺基亚被苹果手机击败,导致芬兰经济大退步的悲剧,难道又要在台湾重演么?

银行如何面对员工离职潮

应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与本行发展相匹配的薪酬增长机制,以业绩论英雄,凭数字说话,多劳多得,增强薪酬水平的市场竞争力。推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市场化激励模式,以市场化的薪酬吸引人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