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建南车联合体成墨西哥高铁项目唯一竞标者

2014年10月20日 02:05  第一财经日报 微博 收藏本文     

    【推荐阅读】

  中国高铁出海布局6大市场 仅1市场需开发(名单)

  中国高铁走出去四大难点:国内成本优势海外难复制

  陈姗姗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包括中国铁建中国南车在内的联合体,成为墨西哥正在规划的高铁项目的唯一竞标者。据外媒报道,项目金额约为43亿美元。

  上述财团竞标的,是墨西哥城至克雷塔罗州中心城市的铁路建设项目,墨西哥政府希望这项工程能在今年12月开工,2017年运营。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19日从中国南车方面获悉,上述高铁项目8月15日正式发标,标书使用西班牙文,投标截止日期为10月15日,墨西哥交通部计划于11月3日正式公布招标结果。如果最终中标,也意味着中国时速300公里的高速列车首次出口国外。

  中墨联合体成唯一竞标者

  大约十多年前,墨西哥的铁路客运几乎完全消失,只剩下少数的旅游线路,而此次招标要修建的这条高速铁路,是墨西哥总统培尼亚决定重新发展国家铁路客运计划的一部分。

  这条计划修建的高速铁路全长210公里,将连接首都墨西哥城和克雷塔罗州的中心城市。项目的招标要求是,2014年12月份能够正式开工,2017年投入运营。铁路建成之后,墨西哥方面希望能够达到300公里的最高时速,每天运送2.3万名乘客。

  不过,由于墨西哥政府要求的竞标和建造时间都很紧,很多国外公司在写信要求延迟投标时间被拒后,最终放弃了竞标计划,其中包括日本三菱、法国阿尔斯通、加拿大庞巴迪以及德国西门子公司等。

  最终,由8家公司组成的财团,成为了墨西哥高铁项目的唯一竞标者。根据记者了解到的情况,8家公司中有4家中国企业,包括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建国际公司、中铁建墨西哥公司、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另外四家则是墨西哥当地公司。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建国际公司、中铁建墨西哥公司均是中国铁建旗下企业,主要负责铁路建设,中国南车则是铁路车辆生产商。目前,包括中国南车、中国北车(601299.SH)在内的高铁车辆生产商,尚未将一辆高铁出口国外。而中国在海外唯一参与实施的高铁项目,今年7月才刚刚在土耳其通车,这一项目自2003年8月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得以启动,至今历时整整11年,由中国铁建总承包建设,高铁车辆仍由国外企业提供。

  高铁“走出去”提速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而在李克强就任中国国务院总理之后,更是多次扮演了“高铁推销员”的角色。

  就在几天前,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国交通运输部、俄罗斯铁路公司以及俄罗斯交通部共同签署了一份合作备忘录,推进构建北京至莫斯科的欧亚高速运输走廊,优先实施莫斯科至喀山高铁项目。这一高铁项目预计在明后年招标,中国北车的高寒动车也将是强有力的竞争者。

  李克强总理在不同的场合,对中国高铁的优势都进行过不同的阐述,主要是技术先进,性价比高,以及运营经验丰富。

  一位铁路行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比如墨西哥高铁项目所要求的时速300公里的高铁车辆,已经在中国复杂的地质、地理和气候条件下运营多时,而由于人力成本、材料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中国的高铁建设成本不超过其他国家的2/3,而且建设周期也快,这在竞标中也将是不小的优势。

  而随着我国高铁“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相关高铁产业链也将受益。记者咨询多位业内人士了解到,在这其中,中国铁建等高铁线路建设方,可能获得的收益更大,因为在整个高铁项目中,基建部分预计占总投资的80%,而车辆占15%左右。

文章关键词: 高铁走出去墨西哥高铁中墨联合体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十八届四中全会今召开 或涉重大人事调整
  • 体育国安压哨点杀2-1仍落后6分 毅腾提前降级
  • 娱乐张柏芝被曝搭新欢陈冠希牵线 经纪人否认
  • 财经北大前校长:转基因争议阻碍产品造福于民
  • 科技上海禁打车软件显示乘客目的地
  • 博客红烛:曹操儿子曹丕是好皇帝还是暴君?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毕业生制6米卷简历亮瞎了 国考最热职位
  • 杨红旭:货币面不支持房价强势上涨
  • 徐斌:全球通缩通胀变化或在一瞬间
  • 易宪容:央行救市难扭转楼市下行趋势
  • 傅蔚冈:公积金制度升级还是卸载?
  • 水皮:A股有的是故事 而且是大故事
  • 洪榕:退市制度公布给A股带来的机会
  • 冉学东:央行是否出售了美元资产?
  • 钮文新:1000亿美元外储哪去了?
  • 陈思进:为何美国物价比中国低那么多
  • 黄凡:沪港通投资的机会与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