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出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上海人来说,在炎热的夏天,吃上一块装在蓝色纸盒中、带着浓浓奶香味的雪白的“光明牌”冰砖,可以说是童年时代最幸福的事情了。
江泽民提议取名“光明”牌
“光明牌”冷饮诞生于1950年,是由益民食品一厂(全名为华东工业部益民工业公司食品第一厂,1953年6月起更名上海益民食品一厂)创立的。益民食品一厂的前身是创建于1913年的美商海宁洋行,最初是一家蛋品加工厂,1932年工厂从美国引进冷饮生产设备,并建起一座四层楼高的钢筋水泥结构的冷饮生产车间,开始生产各种口味的棒冰、冰淇淋、冰砖等冷饮产品,其中尤以“美女”牌最受上海市民欢迎。益民食品一厂想要生产冷饮,首先就遇到了牌子问题。虽然工厂就是从海宁洋行发展而来的,生产冷饮的设备就是过去用来生产“美女”牌的,但总不能重复别人的牌子再叫“美女”牌吧。
这时,担任益民食品一厂副厂长的江泽民提出,新中国成立了,中国的冷饮也要有自己的民族品牌。经他提议,冷饮取名为“光明”,寓意“天亮了,解放了,光明照亮中国”。商标的中间是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周围光芒四射,如旭日喷薄腾空,似朝阳跃然出海。那年5月初,赶在天热之前,“光明”牌棒冰正式问世。
“光明”牌打败“美女”牌
“光明”牌冷饮虽然生产出来了,但怎样让上海的普通市民了解“光明”牌,喜爱“光明”牌呢,江泽民提出,要把“美女”牌比下去,不仅要在口感上超过它,而且在宣传上要有大手笔。
除了在电台广播和报纸上刊登广告,他们还把一辆美国生产的旧汽车改装成宣传车,车头装饰上“光明问世”四个大字和火炬形的商标,装上麦克风。宣传车从厂里出发,经过其美路(四平路)、迪斯威路(溧阳路),过嘉兴路桥到吴淞路,一直到外滩,由外滩再到维多亚路(延安东路),然后再回来。车上,一位漂亮的女工站在中间,手捧光明牌宣传品,向沿途市民宣传“光明”牌,车上的麦克风中不断广播:“国营工厂是人民的工厂,请食用自己工厂的产品”。
同时,厂里一边在街头开设光明牌冷饮供应点,一边做了许多木制冷饮箱,发给有困难的职工家属,给予薄利补助,开展推销,后来又扩大到贫困市民,组成了一支颇具规模的流动销售大军。那些流动销售员头戴遮阳大草帽,背着木箱,木牌一敲,拉着长腔“光—明—牌—棒冰”,走街串巷地叫卖。
就这样,“光明”牌棒冰很快就赢得了市场,当年销售量一举超过洋货“美女”牌,成为家喻户晓的民族品牌。为此,厂里受到了华东工业部时任领导汪道涵的赞扬。当时益民食品一厂共建立了10多条冰淇淋生产线、5条雪糕生产线,成为新中国第一家能够以工业化方式大规模生产冷饮的企业。
“光明”牌不但开创了中国冷饮民族品牌的先河,还开创了一个“光明”食品工业的新时代。从冷饮开始,“光明”牌逐步扩展到罐头、代乳粉、奶粉、糖果、巧克力、饮料等,成为国内第一家具有较大生产规模的综合性食品工业企业。如今在食品领域中使用的“光明”商标,几乎都是从当年的“光明”牌衍生发展而来的。
经典产品唤起“怀旧记忆”
和其他民族老品牌一样,“光明”牌的发展也不可避免曾历经波折。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洋品牌大举进入、国内新兴品牌夹击,曾连续几十年在国内冷饮市场占有率第一、在上海本地市场长期占据龙头地位的“光明”牌冷饮渐落下风。
为了振兴民族品牌,1997年12月,以“光明”为企业商号的光明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提出“高举光明火炬,再创世纪辉煌”。1999年9月,在新中国迎来五十华诞之际,新的上海益民食品一厂有限公司成立了,企业拥有30条冷饮生产线,年生产量可占上海冷饮平均消费量的50%,成为中国最大的冷饮生产企业之一。
企业重视产品的创新,更重视经典的传承,用心维护那些历经几十年考验的经典产品,把它们作为“光明”冷饮的主打产品。盐水棒冰“咸咸、脆脆、纯纯”的经典味道一如既往;赤豆棒冰和绿豆棒冰,每颗豆都经过反复筛选,都是整颗的大红袍精选赤豆或精选明绿豆,下半截棒冰则混合了浓郁的豆浆,口感更佳,但每支价格依然为1元,真正做到了“社会在变,城市在变,流行在变……,但上海的经典味道和产品品质不会变”。
上海食品工业的象征
如今,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光明”牌已经历了60多年的风风雨雨。2006年8月,益民食品一厂(集团)公司等共同组建的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这是一家拥有“从田头到餐桌”完整的食品产业链,拥有大白兔、冠生园、梅林、正广和、一只鼎等一批著名商标的现代都市产业集团,标志着“光明”已经从最初的一个冷饮商标一跃发展成为上海食品工业的象征。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