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鑫钢铁现状:工厂已全面停产 多家企业有意重组

2014年03月25日 03:10  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本文     

  海鑫钢铁危机调查:工厂已全面停产 多家企业有意重组

  况娟

  没有设备运转的轰鸣声,没有高炉排放的白烟,偶尔有几个穿蓝色工作服的员工骑着电动车或自行车从工厂内驶过。与外界沸沸扬扬的“破产”、“倒闭”传闻相比,海鑫钢铁厂区内显得格外的空旷与安静。

  3月19日,最后一座仍在生产的5号高炉停了,至此,山西海鑫钢铁集团(以下简称“海鑫钢铁”)的6座高炉已经全部停产。不仅如此,海鑫厂区内的电厂和煤气厂也均已停工。

  3月22日海鑫钢铁的多位员工证实,海鑫钢铁确实已经全面停产,厂内只有辅助设施还在正常运行。但海鑫能源管控处的一位中层告诉记者:“现在是停产不停工,最快四月中旬可以恢复正常生产。”

  作为山西最大民营钢铁企业,海鑫钢铁的全面停产让业内感到恐慌。“银行抽贷30亿元”、“债务缺口超100亿”的传言四起,对于海鑫集团的债务规模,当地银监局与统计局称已和海鑫集团签订保密协议,目前尚不能公开。

  “海鑫集团现在还没到资产整合、核算的一个程度。但是停产后,政府已经介入,毕竟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近万人的就业。” 海鑫钢铁所在的运城市闻喜县政府人士说。

  值得注意的是,当地政府在得知海鑫钢铁高炉全停后很着急的另一个方面在于,今年前两个月海鑫的进口数停留在“0”。

  “去年海鑫完成6亿元的进口,主要是铁矿石,占到全市的1/3,海鑫今年要是完成不了任务,全市的任务肯定完不成,估计全省的任务都够呛。”上述政府人士略显急促地说。

  与钢铁业内的恐慌和当地政府的着急截然相反的是,另一些人却从中看到了机会。在3月22日前后的几天内,已有数家企业登门造访海鑫集团总部,以求重组、收购或者托管海鑫钢铁。

  目前已知有意与海鑫集团合作的就包括河北敬业集团和德龙控股公司,联系不上“掌门人”李兆会的他们,转而将合作意向告知当地政府。正处于企业、银行与政府多方博弈局面中的海鑫钢铁未来出路似乎和李兆会的行踪一样神秘。

  海鑫钢厂现状

  3月22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海鑫总部看到,偌大厂房内一堆设备停止了运转,负责运输的两辆火车停在铁轨上,宽阔而干净的道路上有时一个小时都看不到人影。

  “正常上班的话,24小时都会有人,该上料的上料,该生产的生产,整个厂区的机器都会开着的,全是杂音,吵得根本听不见人说话。”海鑫钢铁员工刘良军介绍。

  刘良军已经在海鑫钢铁待了13年,很少遇到钢厂全部歇工的事,除了那次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海鑫钢铁停产半年。

  “现在海鑫不生产了,6个高炉全部停了,据说是要停1个月左右。最大的6号高炉去年12月份就停了。已经近一个星期没有进原料了,现在矿石原料也没有。”海鑫钢铁原料厂调度室的工作人员补充道:“现在是焖炉,即便熄火也没问题,补充进料后一点火马上就开工了。”

  尽管海鑫钢铁已经陆续关停了高炉,进入了全面停产状态,但是厂内员工仍然正常上班。海鑫钢铁另一位员工一边打扫一边说道:“放假不放人,现在是原地待命,打扫卫生,看护设备。”

  海鑫能源管控处一位中层说,恢复生产期现在定为一个月左右,最快海鑫钢铁将在四月中旬复工。

  与外界关注债务问题不同的是,刘良军和同事们更关注裁员及薪酬方面的问题。

  刘良军2001年进入海鑫,见证了“李海仓时代”下的海鑫钢铁。他感慨道,相比2001年,现在员工减少了三分之一,2010年曾经有过一次大裁员,随后两年人数并未有太大变化,目前差不多8000人。

  喧嚣四起的“破产”风声并未给海鑫钢厂的员工带来太多的不安。“我们挺乐观的,这么大厂肯定不会就这么倒闭了,现在虽然没活干,但领导说工资照发。”不止一个员工证实,海鑫钢铁并没有裁员。

  然而,有知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尽管海鑫钢铁职工人数并未有太大变化,但是近两年海鑫钢铁的人员流动性增大。该人士透露,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海鑫钢铁管理人员工资达到七千至一万元的水平,而普通员工的人均工资仅为2000元左右,近年也并未有大的加薪举措,并且近三年工资保持延发三个月的状态。

  抽贷与博弈

  海鑫钢铁何以陷入窘境?是钢铁市场下行还是债务压力导致停产?

  3月20日,与李兆会曾为民生银行股东的史玉柱[微博]公开发声力挺李兆会,其中提到银行抽贷40亿元,导致其流动性出问题,15%贷款利息,导致

  其负担较重。

  对于海鑫钢铁的贷款数额,闻喜县政府人士表示:“这个贷款数额,不会对海鑫造成致命性伤害,主要在资金流动性上出了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向多位知情人士了解到,今年海鑫钢铁确实遭遇抽贷,当地银监局人士透露:“具体是有一家银行把这个贷款抽了,抽了以后,海鑫没有及时解决贷款,资金无法周转。”

  目前种种迹象将抽贷的银行指向了工商银行。此前曾有报道称,当地工商银行行长曾上门要账,海鑫集团负责人之一、李兆会的妹妹李兆霞无奈之下直接找运城市政府协调。

  而据海鑫集团内部人士透露,海鑫集团的矿石进口主要由青岛港拉过来,最红火时一天36列,如今已经停止进口。“比如原料进口公司的账目是从工行走的,现在工商银行把这个路一截,外面的资金也没法输入。”

  不过银监局人士称,该工商银行并非闻喜本地的支行,可能是运城市或者山西省一级的工商银行。根据该人士掌握的贷款信息显示,“闻喜本地贷款没有违约,闻喜当地银行有七八家,海鑫主要是和工商银行的建行两家存在借贷关系,贷款数额并不多”。问及具体数额,该人士给予回避,只称不超过5亿元。

  上述银监会人士还透露,海鑫集团在当地除了从银行贷款,还没发现它从其它渠道的借款,但不排除海鑫在其他地区存在民间借贷的行为。

  对于海鑫钢厂全面停产的另一种说法也在内部流传。

  “其实也是跟银行谈的一个筹码,反正现在行业不景气,借款利息又那么高,正好要跟工商银行谈判,不如借这个机会稳定稳定。”海鑫集团一位内部人士说:“银行政策收紧,现在就是政府和市场博弈过程,最后不管是利率降低还是贷款比例,都需要博弈。”

  可以让海鑫集团松口气的是,目前已有银行帮助海鑫化解当前的危机。

  日前民生银行方面已表示,海鑫钢铁在该行授信敞口19.5亿元,全部系抵押担保贷款。民生银行正在和相关政府部门及银行同业一道,协商共同化解风险,帮助海鑫渡过难关。

  民生银行与海鑫钢铁关系颇为紧密。上述银监局人士也证实,民生银行是海鑫的主要贷款行,海鑫钢铁在民生银行里贷款最多,而李兆会也是民生银行股东。现在可能要出手相助。一位海鑫钢铁中层也称,民生银行董事长前几天还来海鑫集团总部洽谈。

  多家企业找上门重组

  位于海鑫钢厂对面的海鑫集团总部大厦,近期保卫更加森严,原本的大门只留着一人的空隙。16层的办公大楼内,一眼可看到李海仓的半身铜像。海鑫债务危机一传来,这里也多了一些寻求合作的企业和个人来造访。

  3月21日,海鑫集团总部内,河北敬业集团总经理、副总经理以及集团副总等一行四人前来造访。在联系不上李兆会,又找不到海鑫集团负责人的情况下,河北敬业集团将合作意向向闻喜县政府人士转达。

  河北敬业集团总经理李慧明特意从石家庄赶来,他十分急切地表达想与海鑫集团合作的心意。“重组、入股、托管、全部购买资产都可以。”

  河北敬业集团是一家以钢铁为主业,兼营化工、酒店、房地产、贸易等的大型集团公司。现有员工2万名,总资产154亿元,已形成铁钢材各1000万吨的规模。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452亿元,上缴税金4.4亿元。

  此次急切想要与海鑫集团合作的原因,李慧明解释:“我们对海鑫的优势和装备规模很感兴趣,海鑫现在产能600万吨,河北敬业集团是1000万吨,我们有扩大规模的诉求,正好借此增加三分之二的产能。”

  河北敬业集团总经理李慧明一直反复说明其非常有诚意,“现在我们盈利状况还不错,一年七八个亿,拿出十几个亿来很正常。不论是何种形式的合作,包括买断企业,所有的债权债务都帮海鑫接收都是可以的,我们也有这个能力”。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了解到,不止河北敬业集团有意重组海鑫钢铁。据海鑫钢铁一位中层透露,德龙控股的相关人员于3月20日左右在海鑫钢铁的厂房现场了解情况。

  上述中层称:“德龙控股是谈到一定阶段,必须要现场了解东西,人家过来看,已经很透明了。德龙控股是想托管海鑫钢铁。”

  有意重组海鑫钢铁的企业远不止河北敬业集团和德龙控股,山西钢铁行业人士称:“现在山西省的钢铁重组纹丝不动,阻力太大,之前28家小家伙都是互相收拾,但这条路必须走,就看怎么走,这正好是个契机。之前太钢说要收购海鑫,但阻力太大,一直未有进展。”

  闻喜经贸局一位负责人表示,闻喜县政府也在考虑合作重组事宜,经信局、政府办、公安局几个部门每天都到海鑫值班,进驻企业。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刘良军为化名)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马来西亚宣布MH370在南印度洋坠毁
  • 体育中超-张稀哲破门 国安2-0绿地全胜登榜首
  • 娱乐曝比伯母亲给儿子提供毒品 每月索取5万
  • 财经海鑫钢铁遭工商银行上门讨债 民企欲抄底
  • 科技携程漏洞曝光之后:对话当事白帽黑客
  • 博客山东平度守地农民被烧死的蹊跷之处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留学之殇:男生海外难觅偶女生回国被剩
  • 海宁:中国有多少中产阶层?
  • 刘杉:“双面”央行左右摇摆
  • 商寅泉:楼堂馆所压不住的根子何在
  • 童第轶:创业板一地鸡毛还是浴火重生
  • 金岩石:银行股何以集体“破净”
  • 付学军:“优先股盛宴”刚刚开启
  • 罗天昊:人口危局将重创城镇化战略
  • 叶檀:优先股折射普通股民的可怜
  • 沈建光:中国改革的“解与未解”之惑
  • 麒元:谁能遏止中国的超级地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