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李药业被爆潜规则医生多年 行贿额高达8亿

2013年09月14日 09:35  中国广播网 

  央广网北京9月14日消息(记者韦雪)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药品回扣被称作医药行业的“潜规则”,尽管很多人们谈论它,但很少有人能真正摸到他的尾巴。最近,一家名为甘李药业的药企,被医药代表举报行贿,资料从回扣金额表单到内部会议记录,“潜规则”被摆到了“明面儿”上。

  更令人唏嘘的是,甘李药业并非一个“没有故事的小企业”。他是胰岛素行业的国内老大,其出产的药品,甚至被业内人士认为最接近胰岛素的国际水平。

  甘李药业的一位医药代表向媒体举报,甘李药业至少从2008年就开始了商业贿赂工作,其行贿的主要对象是各大医院内分泌科的医生。甘李药业内部制定了详细的回扣规则。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卓铭:他就直接找到我们报社,因为他说这个事情也比较特殊、比较敏感嘛。

  这位医药代表透露,甘李药业的行贿方式分为项目费、AP费(实际开药回扣),以及市场费三部分。他向王卓铭出示了涉及上述三种费用的甘李公司的内部表单。

  王卓铭:有几个材料,一个材料是在江西今年四月份的新接收病人名单,大概有九百多个新接收病人,这个表里面包括病人的各种信息都有,后头就单列了给的回扣金额,他们还有一个表是湖北的,一共大概有十来个医药代表的一个总表,是今年三月份的,那个表里面写的是他们这一个月的各种费用支出,包括三项,一是新发展病人的费用,一个是累积的具体回扣,还有一个是市场费用,这三个部分,每个都有列出来。

  除此之外,这位医药代表还提供了某省办事处内部会议视频、与行贿对象的谈话录音等举报材料。

  王卓铭:他给了我一个光盘,光盘里面是内部会议的信息,教他们怎么去跟医生谈回扣、价格,怎么去跟医生拉拢关系,另外他们还有一个是年会资料,年会资料讲的都是一些大面上的销售情况,不是上市公司所以外面不知道他的销售情况。

  王卓铭说,这位爆料的医药代表粗略估计,甘李药业从2008年至今总的行贿额可能高达8亿元,其中仅2012年就接近3亿。

  王卓铭:他所说的数据不见得是特别特别准确,但是至少这个区域市场是可以核实的,而且它因为有回扣价格基本上都是内部是明码标价的,所以从过去可能到现在都是这么一个销售情况,所以他是这么推算出来说这几年有八个亿的行贿额。

  据了解,胰岛素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且一般终身使用,国内胰岛素市场以第二代的重组人胰岛素为主,第三代的胰岛素类似物尚属于市场起步阶段。甘李药业是国内目前唯一能够生产第三代胰岛素的企业,也正因为如此,甘李药业一直被奉为民族制药业的骄傲。

  第三方医药专业门户和行业研究机构生物谷创始人张发宝:因为我们国内国产的胰岛素生产起来跟国外差距比较大,甘李应该是我们知道的唯一的一家接近欧美的企业。

  胰岛素利润空间很大,甘李行贿起来游刃有余。王卓铭在报道中认为,甘李药业采用行贿手段进行药品推广,可能是为了上市营造业绩。

  王卓铭:一般的上任何版上市的要求就是连续三年盈利,这个是最起码的,抛开这个条件不提,还有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三年盈利必须一年比一年高,上市前一般都需要做业绩。所以他一般会压销售,给销售人员加压。在这种情况下,销售等于今年比去年要增加百分之二十,所以这个阶段最容易出现这种大规模的行贿行为。

  针对这位医药代表的指控,甘李药业的一位工作人员则表示,目前正在对事件进行调查。

  工作人员:因为现在没有调查出结果来,所以现在没有人能问。

  由于调查结果还没有最终公布,甘李药业受贿事实是否被认定,以及具体受贿金额,目前还不能下定论。但从外企葛兰素史克到国企甘李药业越来越多的药业回扣黑幕,受贿的手段与细节正在浮出水面。

  黑幕的揭开,仅仅是扫黑的第一步。面对市场受贿,只有回归市场,在法定条框下用市场行为去推广产品,药品企业才能最终走上正轨。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记者陈宝成涉嫌非法拘禁罪被批捕
  • 体育中超-埃尔克森绝杀 恒大2-1胜10人申花
  • 娱乐王菲称夫妻缘尽离婚 李亚鹏:女儿归我
  • 财经上海自贸区获批催涨区内房价:一夜涨10%
  • 科技运营商iPhone价格战疑云:或不给高补贴
  • 博客王菲与李亚鹏高调离婚的三大猜测
  • 读书战地实拍:残酷真实的越南战争(组图)
  • 教育三成人曾暗恋过老师七成人接受师生恋
  • 曹凤岐:中国新股发行审核制度演进
  • 张捷:定价权眼光看通胀与印钞
  • 谢作诗:从农民工就业看潜在增长率
  • 徐洪才:从李克强讲话看金改路线图
  • 胡文娟:被抛弃的房价收入比
  • 黄凡:创业板是否已到曲终人散时
  • 章玉贵:中国经济奇迹第二季
  • 谢百三:北上广深房价为何涨个不停
  • 苏鑫:开发商情绪指数成楼市主角
  • 杨涛:从银行房贷紧张看地产金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