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储粮大火烧出诸多疑问:到底烧了多少粮食

2013年06月05日 23:09  华夏时报 

    追问:中储粮大火仅仅是导线短路吗

  中储粮大火背后的制度之病 粮食“黑洞”

  本报记者 葛爱峰 刘佳雯 大庆、郑州报道

  “河南粮仓窝案影响还未消除,黑龙江林甸却又一把大火,把中储粮再次推到了火山口。”多年从事粮食管理工作的陈刚(化名)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5月31日,位于黑龙江大庆的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下称“中储粮”)林甸直属库发生火灾事故,过火粮囤和货位共80个,粮食约5万吨。在此4天前,中央第一巡视组进驻中储粮,这一“巧合”,引发了公众各种猜测和质疑;同时,外界对于中储粮公布火灾损失也报以不信任。

  从来都不会空穴来风。作为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储粮却在本系统的内部管理上问题不断。继备受全国关注的中储粮河南分公司腐败窝案后,今年5月份,一份来自国家审计署的审计报告,再次将中储粮的管理乱象公之于众。最新的质疑是,有报道认为中储粮用储备粮做商业经营,助粮价恶性上涨。

  黑龙江林甸这场不期而遇的大火,不仅彻底烧出了中国最大的国家粮食储备公司在粮食管理中的“漏洞”,更是让诟病已久的国家粮食储备管理制度难逃口诛笔伐。

  东北粮仓大火

  在通往大庆市林甸县的G10高速公路旁,沿途撒满细碎的粮食,这里已然成为鸟类的天堂,很多野鸟在路边享用着“盛宴”。然而,公路上穿梭的挂有“救灾运输车”临时牌子的拖挂式大货车,又让这里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本报记者6月4日在大庆市林甸县看到,从高速收费站开始,“救灾运输车”就排起了长队,车队绵延约四公里,一直排到发生火灾的中储粮林甸直属库。直属库门口,几位保安人员正在现场指挥车辆出入。

  “我们是从周边被紧急调来的,从火灾的第二天就开始排队运粮。”正在中储粮林甸直属库门口排队的司机表示,火灾发生后,他们从凌晨五点多就开始拉粮,通常要到晚上七点钟左右才会结束,运粮工作非常紧张。

  6月4日上午,记者看到,在粮库大院内,近一半过火的粮食已经被运往外地,而所剩余的近一半等待清理运输的粮食中,还有4堆起火的约1000吨的粮食已经被烧成了黑炭。

  “这些粮食被送到一些工厂,来作为酒糟和饲料加工。”中储粮林甸直属库工作人员尽管否认媒体之前所预计的损失,但空气里弥漫着粮食烧焦的气味,让人窒息。

  记者经过统计,粗略算了一笔账:从6月1日到6月5日,如果每天运输车辆从凌晨5点工作到晚上7点,每天工作14个小时,每20分钟有20辆10吨位的货车拉粮,到现在差不多拉运了4万余吨过火粮食。

  这场火灾的具体损失数额,媒体曾报道为过亿元或近亿元,后来中储粮林甸直属库相关负责人表示损失约8000万元人民币,中储粮6月4日通报最新的火灾直接损失共约307.9万元。本报记者粗略估算,按照目前市场价格,黑龙江当地玉米价格约为2200元/吨,而用于制造饲料、酒糟等用途的“杂废粮”无论以多少价格处理,直接损失也令人震惊。

  到底烧了多少粮食?

  一把大火烧出了诸多疑问:粮库里到底有多少粮食?有没有虚报瞒报?

  在黑龙江当地,比较大规模的粮库,存储规模在10万吨左右,中储粮林甸直属库则属于中等规模粮库。

  中储粮林甸直属库有78个储粮囤,日常存储库存在3万吨到4万吨,最大存储量为7.6万吨。问题是,从报道数据看,在火灾发生时,该库实际储存各类政策性粮食高达14.7万吨。

  “如果在粮食已经储存满仓,没有仓库可用的情况下,随后收购来的粮食,只能在院子里堆放。”一位粮库负责安全生产的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黑龙江从6月开始就已进入雨季,即便不发生这场火灾,露天存放也是不合理的,不仅粮食容易发霉,而且老鼠啃咬也会很严重。对于露天储粮的问题,中储粮总公司在《关于黑龙江中储粮林甸直属库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中解释:在制定临时收储政策时允许在部分仓容不足地区建设露天储粮设施,现有露天储粮均经过有关部门批复同意。

  “收粮旺季,一个在粮食主产地的粮库,每天满负荷运转,最多收粮1000吨。”一位专业人士对这种不理智囤粮行为产生疑问,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林甸直属库在满仓7.6万吨的情况下,每天24小时加紧收粮入库,要再收满到14.7万吨粮食,需要70天。这也说明该库从今年3月份开始,就已经超仓容收粮。

  据本报记者了解,2013年2月,农民的粮食收储情况并不乐观,没有粮贩和中间商愿意收购,中储粮的收购压力的确很大,为了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会加大收购量。

  “我们一般老百姓的粮食,送不进林甸粮库,大都是中间粮贩有关系才能送入。”当地农民告诉本报记者,去年的玉米,粮贩从农户手里收购价格约为每斤0.8元,转手卖给粮库,就会有巨额的差价瞬间流进粮贩的手中。

  不得不说的秘密

  黑龙江中储粮林甸直属库火灾明火虽已扑灭,但在与黑龙江相隔千里的“天下粮仓”河南,粮食“暗火”依旧存在。许多问题直指国家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如果连摆在那里跑不掉的粮库里有多少粮食都弄不清楚,其他的问题就多如牛毛了。

  国家频繁抛储以求平抑粮价,是以保证市场供应、维护粮价基本稳定为目的;然而,隐藏其中的“拍卖潜规则”,一度让国家调控手段之一的粮食竞拍陷入尴尬。

  5月29日上午,记者在河南省粮食交易物流市场交易大厅内看到,前来参加“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交易会”的企业代表显得意外轻松,原因是在“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交易会”前,已经目标明确且“心里有底”。

  “一是你要和所拍批次粮食的粮库领导已商议好,二是这批小麦质量还可以,这两个条件都要符合,一条不符合,千万不要拍。”面粉加工企业代表向本报记者表示,如果竞拍者对所拍批次的粮食情况不了解,大多会遭遇出库难等各种难题。

  与国内小麦需求火热相比,小麦拍卖市场的成交率却非常低。值得关注的是,本报去年12月曾以《河南地方粮库隐患》为题,报道了河南叶县地方粮库小麦以次充好、弄虚作假等问题。该报道刊出后,叶县地方粮库的小麦被国家大批量挂牌拍卖,但至今仍有大量小麦无人应拍。

  这样的市场小麦拍卖,衡量小麦价格的国家等级标准,已被粮食真实质量和出库难易程度所代替,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参与交易的企业积极性。

  值得注意的是,参加竞拍的面粉加工企业代表们,并非全部是面粉加工企业代表,有些则是打着面粉企业幌子的粮食中间贸易商。“这些中间贸易商,借面粉厂手续,拍下小麦后,在市场上还会转手倒卖。”陈刚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谁在纵容“潜规则”?

  无论是中储粮还是地方国有粮库,对国家资金的极大依赖决定了体制中的弊病,再加上监管的缺失,成为腐败案件屡屡频发的典型领域,而粮食“黑洞”甚至资金“黑洞”时刻威胁着国家的粮食安全。

  要知道,一把大火就能火烧连营,早已不再是一个或者两个粮库的问题了。早在2006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就指出,国内部分粮库是空的。

  今年5月份,国家审计署的审计报告指出,中储粮系统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执行国家政策、重大经济决策事项、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而地方粮库“亏库”、“质价不符”、“转圈粮”、“账实不符”等痼疾则还在发酵中。

  “一些地方粮库的现状很难保证国家粮食的安全,粮食霉烂、偷卖粮食现象很多,甚至有的粮库把托市粮抵押给银行进行贷款,存在很多安全隐患。”陈刚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有的地方粮库曾偷卖粮食,为了隐瞒问题,粮库内上面铺的是小麦,而下面则是麦麸。

  正因为部分粮库有各种问题,在面对出库问题上,向对方索要一笔甚至数笔费用,每吨费用少则几十元,多则三四百元,甚至还有可能会发生小麦被“浇水”,甚至被“搅拌大沙”的情况。

  从维护农民利益到农民“卖粮难”,从粮食管理、拍卖粮食到“出库难”,从“平抑粮价”到被指责“垄断市场”,众多的难题依然困扰着这个中国最大的国家粮食储备公司。

  “有很大一部分还是体制的问题,有时我们也感觉自己在小马拉大车。”面对这些乱象,一位中储粮内部人士表示很无奈。当记者追问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时,他坦承“连我们也不知道”。

  针对中储粮火灾,一位粮食专家表示:“中储粮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彻查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消除粮食安全隐患,方能灾后重建走出困境。”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加纳拘捕124名涉嫌非法采金中国公民
  • 体育NBA-印城神塔拒恭喜热火 总决赛展望
  • 娱乐韩国小姐冠军旧照曝光被疑整容(图)
  • 财经中方拟三措施反制欧盟 空客订单或是王牌
  • 科技史玉柱营销心得:坚决不降价促销
  • 博客蒋方舟:农村人到城里谋生的原始动力
  • 读书继任公安局长不择手段争上位:前门
  • 教育北大卖猪肉校友:高考拼爹 最新大学排行
  • 育儿刘烨催促吴彦祖履行承诺早定娃娃亲(图)
  • 叶檀:中美都靠房地产
  • 倪金节:中欧光伏案尚未走入死胡同
  • 郑风田:比中储粮大火还可怕的是什么
  • 姚树洁:为何中国大学还不如不上
  • 朱大鸣:抢房再现暗示楼市度过寒冬期
  • 太友:粮库火灾为何刑拘五名工人
  • 杨涛:地方国企运营亟需制度创新
  • 罗天昊:粮食连续九年增收值得怀疑
  • 徐斌:强美元时代的中国通缩周期
  • 陶冬:联储退出 中国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