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承认娃欧商场运营有问题 拟分拆上市

2013年03月07日 09:41  南方都市报 微博
  南都制图:宋小伟 南都制图:宋小伟

  面对饮料行业的日趋薄利,身为董事长的宗庆后一直试图以多元化为娃哈哈寻找新的支点。然而,三个月前,娃哈哈向零售行业进军的第一步——— 在杭州高调开业的第一家欧洲精品商场娃欧却出师不利,春节销售旺季出现“空城”景象。

  “娃欧商场运营方面确实存在问题。同行认可我的思路,但商场管理和运营做得不够,所以我会同几家内行企业一起来做。”宗庆后在上周末的媒体发布会上反思后透露,未来该集团对零售业重新布局,重点转向三四线中档商场与城市综合体。不过零售业分析人士认为,现在切入这两种商业模式,时间节点选择得不好。

  5年100家商场扩张速度不变

  去年初,娃哈哈成立商业股份公司。该公司以在中国具市场潜力的城市开设大型购物中心、连锁大卖场、品牌折扣店等为己任。按照最初的计划,宗庆后对零售业的初期投资为10亿,三年内逐步增资到100亿。

  同时,娃哈哈希望通过两种方式介入百货运营,一是在主要城市开设娃哈哈欧洲精品商场,吸引欧洲厂商直接进驻开设专卖店或柜台;二是由娃哈哈作为中国品牌总代,招揽全国范围内加盟商在各个城市设立加盟店。今年,娃欧计划开设5~10家商场,3~5年内开出100家商场。

  尽管前景“丰满”,但在现实中,娃欧的“外行”惨遭质疑。“娃欧的高端定位与商场的规划设计存在很大差距。”考察过该商场的一位零售业“毒舌”向南都记者表示,其节日装饰“很有城乡结合部的水平”。此外,一个3.5万平方米体量的商场,仅服装、箱包和手表等品类,业态过于单一,很难招揽人气。“现在单一的百货公司都在想方设法增加餐饮、影院等多元化业态吸引客流,娃欧却一头扎进‘死路’。”

  由于娃欧的出师不利,宗庆后在日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公司仍将保持5年100家商场的扩张速度,但不局限于精品商场,并将在三、四线城市布局一大批中档商场。娃哈哈未来要建的是城市综合体,并非单一百货。由于资金需求大、投资周期长,旗下商业公司会考虑分拆上市。

  二、三线城市开百货时间点欠佳

  不过,在业内看来,娃哈哈的零售战略还不成熟。“我个人认为,娃欧的空城现象是宗庆后对商业这一块的了解和之前设想过分简单。”第一零售网CEO丁利国表示,娃欧试图打造成买手制的商场,这在国内还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做得到。因为如果自营,一方面要具备丰富的品牌资源、丰富的供应商;另一方面则要有专业的、强大的自营管理队伍,但显然娃哈哈都不具备。

  至于要将一些国内不知名的品牌引入中国,丁利国认为,代理商最关键的不是仅投资开设一个旗舰店,而是要营销品牌。“一个不知名的品牌要变成一个相对比较知名的品牌其投入相当巨大,我觉得宗庆后对这一方面的估计不足。”

  “从娃哈哈现在的转向来看,他们之前的规划设想实施不顺利。不过,现在去二、三线城市开一般的百货和综合体,时间节点不好。”丁利国表示,现在是传统百货商场走向没落的时候,百货业都在探索转型;同时,二、三线城市当地的本土百货已有相对雄厚的实力了,娃哈哈缺乏竞争优势。

  而随着万达、保利、龙湖、万科等地产巨头的涉足,城市综合体的竞争更为激烈,商业地产的泡沫已经出现。同样,综合体也需要非常强大的商业运营团队,但目前整个行业都面临人才匮乏的问题,娃哈哈在人才储备方面更是资源稀缺。虽然商业公司分拆上市最终被宗庆后列入考虑范畴,但实际操作并不容易。何况眼下这么多资金、人力集中在综合体和百货业态,要最终有所建树,仍然将走过极漫长的一条道路。“无论是百货还是综合体,都需要时间培育。但娃欧运营3个月集团经营战略就转向,也反映出在快消领域称王的娃哈哈还缺乏零售业运营经验。”上述零售业“毒舌”如此评价。

  南都记者 田爱丽 实习生 谢婷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案件正在侦查阶段
  • 体育科比42分湖人25分逆转 书豪12+3火箭负
  • 娱乐张柏芝张国荣珍贵合影忆逝水年华(图)
  • 财经国税总局:继续提高个税起征点没可能
  • 科技欧盟对微软处以7.31亿美元罚款
  • 博客两会代表委员博客 温家宝十年影像记忆
  • 读书民国五大美女间谍悲剧人生(组图)
  • 教育被妖魔化的女博士:学得好不如嫁得好?
  • 育儿英国一父亲吻婴儿致其感染疱疹夭折(图)
  • 朱恒鹏:以药养医局面为何难以改变
  • 杨涛:中国经济的长期挑战在哪里
  • 陶冬:日本首相安倍的三道板斧
  • 石建勋:如何让城镇化推动新四化
  • 成思危:什么是智慧能源
  • 王小广:楼市到了采取全国统一限购的时候
  • 第一穷人:中美地产泡沫略有不同
  • 姚树洁:你信住建部长因高房价而白头吗
  • 徐斌:今年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或较大
  • 朱大鸣:房地产十年调控的经验与教训